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3.5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很大的转变,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逐渐走进课堂。但我也发现:数学课堂中许多合作交流仅仅流于形式,表面上看花里花俏,实际上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如何提高小组合作交流的质量、效率,值得研究、商榷。
  一、时机要讲究
  有一位教师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分别安排如下几次讨论:(1)用一个三角形能不能转化、怎样转化为学过的会求面积的图形?(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怎样转化?(3)转化后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与三角形底、高之间有什么关系?(4)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应该是怎样的?……像上面这位教师为了体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在课堂上采用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在目前课堂教学中比较普遍。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有的内容适合于合作交流,有的内容适合于动手实践,或者适合于自主探索、教师引导等。研究表明,数学教学中在满足下列情况之一时,合作交流更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学生个人独立操作时间和条件不充足时;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学生提出解答策略,但彼此间不统一或有争议时;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仅靠个人思考不全面时。
  二、问题设计要合理
  要注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状况:在呈现问题情境后,给学生留下的思考时间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就宣布:“下面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还没来得及深思熟虑,就造成了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被冷落,交流陷入不着边际状态。研究表明:合作交流应该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的基础上,当学生个体在解决某个数学问题不得其解时,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成效。因此,合作交流前应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为后面的合作交流提供了了基础,于是就有话可说,有助于把问题讨论深刻。如教师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时,教师在出示例题后,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在小组里进行交流,由组长记下不同的算法,再到大组或者全班进行交流。
  合作学习的问题要精心设计。在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存在的情况是:一是“多”。即问题过于琐碎,探索空间狭小,思维含量低。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有的教师在出示一组数后,设计如下一系列问题:(1)观察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特征?(2)我们能利用能被2、3整除的数的特征方法去判断吗?(3)把这些数的所有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你能发现了什么?(4)你能总结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吗?……这样的问题环环紧扣,细致而又到位,学生不需要力就能解答。看似热闹的合作,实质上完全是教师在越俎代疱,剥夺了学生深入思考的权利。二是过“细”。即教师设计问题不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过于笼统,学生合作之后仍然糊里糊涂。同样是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有的教师在出示一组数后,直接问学生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学生一时茫然,课堂交流陷入了僵局。因此,问题无论过“多”还是“细”,都不利于学生合作交流。好的问题设计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答案,能让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显示其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最大限度发展。
  三、 合作小组的建立须科学
  首先,小组的人数应根据研究的内容来确定,有时只要2人就合作,如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测量课桌面的面积,这时可以同桌合作使测量更精确些,人多了也没有用。有些合作小组可以4――6人,比如一些思考题的讨论,人多了可以集思广益。所以,合作小组的人数不要固定不变,应根据内容确定,但要使每个成员有明确的合作任务,从而有一定的责任感。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是合作交流产生良好效果的关键。
  其次,成员的搭配一般有“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组内同质、组间异质”“自愿结合”等,这些方式各有利弊:“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之不足,但往往存在优等生作用发挥有余,什么都有说了算,中等生或学困生则依赖性严重,对优等生言听计从。“组内同质、组间异质”通过设计有差异的问题,让优等生有竞争的对象,让其他同学也有发言的机会,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如果问题设计得不科学,容易导致合作任务无法完成,两极分化愈加严重的后果。“自愿结合”建组,学生容易合得来,但时常出现有的学生有好几个合作伙伴、有的学生“光杆司令”的局面。因此,合作小组的确立应体现“优势互补、自主参与”的原则,根据学生数学水平的差异性、思维特点的互补性、性格的亲和性等因素,坚持多种并存,灵活应用。比如分层的组全:全优、全差、中等;优中差搭配的组全;自主选择全作伙伴(课前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调查协调,以免人数过多或过少)等。
  四、 合作交流中教师的正确定位
  课堂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布置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之后,自己要么走到讲台前浏览教案,准备下一个教学环节;要么在学生中间漫无目的地来回走两趟,做做样子。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局外人。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善于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例如课程标准教材第二册“统计”一课时,教师发给每个小组若干个长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统计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各有多少个,在统计中比较谁记得又清楚又方便。指导得好的教师分以下三步进行:(1)先分工谁负责报名称,谁记录;(2)先想想,自己准备怎样记录;(3)记下来后怎样交流、怎样比较、怎样分析。如果不作指导和帮助,课堂容易出现混乱局面。另外,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到小组中,参与学生的活动,观察学生的活动,注意每个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合作交流,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在肯定优生表现的同时,让他们注意合作,帮助其他同学,教师的目光要投向中等生和学困生,鼓励、引导这些学生参与合作与交流,平等地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探索,完善正确的结果。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优势互补的学习形式。教师对合作交流的全过程只有进行精心的设计、组织、指导,才有可能实现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积极的参与、高密度的交往,才能使教学过程成为交流与审美的过程,才能使合作交流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行为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主动地学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1576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