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园欺凌现象成因分析及治理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我国校园欺凌现象频发,严重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危及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不良社会风气、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管理的缺位及青少年个体的不成熟都是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为有效防治校园欺凌,家长要改善教养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学校需加强思想教育、提升综合防治能力;部门协调联动和社会参与、构建多方治理体系等,多管齐下,保障校园安全,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校园欺凌;成因分析;治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3-0038-04
  近年来,我国校园欺凌现象愈演愈烈,备受社会广泛关注。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10个省市5864名中小学生调查显示,3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受到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 [1],这表明了校园欺凌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时,它还具有严重的危害性,甚至能引发暴力违法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开通报,2016年1月至11月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高达1881起[2]。2018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陕西米脂县“4.27故意杀人案”,该案也成为因校园欺凌事件而间接引发的重大刑事案件。校园欺凌不仅对被欺凌者的身心造成直接伤害,也对欺凌者本身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影响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应予以足够重视。
  一、校园欺凌的含义
  “校园欺凌”一词是从英文“School bullying”翻译得来的,也有学者将其翻译为“校园凌霸”。最早将“校园欺凌”纳入研究视野的是挪威学者奥维斯(Dan Olweus)教授,他认为“校园欺凌是一名学生长时间地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消极行为下,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或不适应”[3],该行为具有故意性、反复性和多次性的特点。此后,各国根据各自实际对欺凌进行了界定,如日本文部科学省将校园欺凌定义为“单方面对比自己弱的人,在身体上、心理上施加持续性的攻击,让对方感受到沉重的痛苦”[4],它侧重于受欺凌者的感受,不论欺凌方是否有欺凌的主观企图,只要受欺凌方认为自身受到了欺凌或感受到痛苦就认定欺凌的成立。
  严格来讲,校园欺凌不同于校园暴力。校园暴力主要是通过肢体或借助工具等暴力行为,对对方造成较为严重的身体伤害,具有直接性、外显化的特点;而校园欺凌主要通过身体欺凌、语言欺凌、关系欺凌等形式,不仅造成受欺凌者身体上的伤害,而且带来心理或精神上的伤害,呈现出多元化、隐蔽性的特征。从一定程度来讲,校园欺凌内嵌着校园暴力的因子,而校园暴力可能是校园欺凌行为的升级。
  针对校园欺凌问题,2017年11月22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颁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將中小学生欺凌界定为:“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它首次明确了校园欺凌的四个特征:一是校园欺凌的范围,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二是校园欺凌的核心要素,包括发生的频次、主观上的故意、表现的形式、损害的后果等;三是划清了校园欺凌与学生之间日常打闹嬉戏的区别;四是概括了校园欺凌的结果是造成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通过政府规范性文件对校园欺凌的界定,有助于各地校园欺凌的治理实践。
  然而,从近些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中可以发现,校园欺凌呈现出多样性、常态性、普遍性与隐蔽性等特征,由于各种原因,家长与学校往往难以发现,一些轻微欺凌则更难以被发觉[5]。校园欺凌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因素分析
  校园欺凌现象源自于复杂的现实背景,其产生原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及社会因素等。
  青少年不成熟的个性发展特点是引发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青少年个体心理的不成熟,加之自制力较差、易冲动等性格特点是诱发暴力冲突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这一时期,他们因面临学业、家庭、人际交往等多重挑战,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极易借助对他人实施暴力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青少年个体的某些个性特征容易产生欺凌行为。如有些学生有极强的报复心理,将所遭受的挫折、不满和批评当成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使其成为校园欺凌的发动者;有些学生性格懦弱、逆来顺受,或性格孤僻、内向自卑,极易成为被欺凌者。此外,未成年人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法律维权的意识,导致欺凌现象的反复发生。
  家庭教育的缺失易使青少年产生欺凌行为。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对青少年良好个性和品行养成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一是家庭监护的不足使得子女不良行为增加。在家庭中,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父母离异等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子女缺少足够的家庭教育,而缺乏来自父母的监管、温暖与爱,致使他们成为校园欺凌的欺凌者或被欺凌者的概率大幅增加[6]。二是不当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产生欺凌行为。教养方式是父母在子女抚养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特征,研究表明,父母采用从言语训斥到身体惩罚等强硬、严厉的惩罚方式与学龄前期、学龄期的儿童到青少年男女高水平的攻击性有显著的相关[7]。如果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和攻击性言行,会使青少年形成暴力意识,极易产生欺凌行为。三是落后的教育观念致使孩子形成暴力认同。部分家长尚未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加之自身错误的行为示范,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对孩子形成正确的引导与教育理念,导致在面临冲突或受到伤害时,要么将责任全部推到另一方,要么鼓动孩子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应对冲突,这在潜意识中对孩子的欺凌行为发挥了怂恿作用。
  学校管理的缺位是导致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一是忽视学生的品德培养。现如今,部分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在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而对学生个性、品德及价值观的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尽管一些学校已开设相关德育、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等课程,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照本宣科、简单说教等现象,教学内容难于内化于心。二是疏于防范,缺乏有效的惩治措施。在日常工作中,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导致了自身对学生的关心不够,并且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行为,对有问题的学生也缺乏及时管教,而当被欺凌者向教师及学校求助时,他们并不能得到实时保护和救治。即便发生欺凌行为,教师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只能进行批评教育,而缺少相应的惩戒手段。三是应对不力,存在重平息、轻教育的倾向。面对校园欺凌事件,部分学校出于维护自身形象及学校声誉等,选择“能压则压”“能盖则盖”的消极处理方式,特别是一些轻微的欺凌事件,学校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息事宁人为唯一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不良的社会风气助长了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自由主义等消极价值观仍不同程度的客观存在,侵蚀着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给尚未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青少年以极大冲击,容易诱发青少年产生各种不良行为。另一方面,当下各种媒体充斥着大量暴力信息、暴力文化,加之网络的发达、社交软件的盛行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青少年更容易沾染暴力文化,效仿暴力行为,甚至产生网络欺凌行为。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给校园欺凌现象提供了空间。一方面,缺乏防治校园欺凌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法律侧重于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法规约束还较为欠缺。虽然相关部门业已在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文件,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但针对校园欺凌行为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另一方面,惩治效力不足、措施偏轻。目前,针对校园欺凌的惩戒手段,主要以批评教育为主,即便其严重性涉及到刑事犯罪,但由于“在追究施暴者责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顾及施暴者的年龄大小而不敢重判;另一方面,又仅仅根据被欺凌者的物理伤残程度这一结果来判定暴力者的责任。如果物理伤害不大,法律则往往采取教育而非惩罚为主的应对措施”[8],这同性质恶劣、手段残忍的欺凌行为相比,显得惩治力度不足,现有手段难以有效震慑和惩戒欺凌行为的发生。
  三、校园欺凌现象的治理策略
  校园欺凌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校园欺凌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联合家庭、学校、政府以及社会等形成利益共同体,构建防治校园欺凌的综合治理体系。
  家长履行监护职责,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为子女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保障。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家长必须承担起子女教育的主体责任,履行其监护人的职责;家长要以身作则,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为子女成长施以积极影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注重对子女进行必要的德行、规则及普法教育,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加强亲子沟通,摒弃暴力、冷漠的家庭沟通方式,营造充满爱和信任的家庭氛围。
  学校注重思想教育,优化育人环境,提升综合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第一,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等活动,提升防范能力、增强法治意识;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开设通俗易懂的反欺凌课程,教授学生合作、沟通技巧、冲突解决能力。第二,完善预防干预机制。学校应全面掌握学生家庭情况、学生心理健康等信息,建立预防校园欺凌的研判、评估及预警机制;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技能培训,提高全体教职人员识别、应对及防范能力;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规范校园警务室建设,配齐配全相关力量,加强视频监控、图像集成及行为识别等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提高校园安全人防、技防、物防水平;通过在校园内设立24小时求助信箱,确保学生可以随时获得帮助。第三,强化应急处置措施。针对不同程度的欺凌行为,实施必要的教育惩戒,性质恶劣的学生在必要时可转入专门学校(工读学校)就读,对犯有严重欺凌或暴力过错的学生,实施校园欺凌“零容忍”政策,坚决依法惩处,涉嫌违法犯罪的学生,学校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第四,重视心理疏导和治疗。学校应及时对欺凌者进行心理咨询、疏导和矫治,加强对被欺凌者及有可能成为被欺凌者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阴影,恢复自信,融入正常生活。第五,增进家校合作。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家长讲座、家访等形式,向家长介绍校园欺凌的相关信息,为家长提供正确对待校园欺凌的方法指导,形成家校合力。
  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多元治理体系。第一,加强统筹协调。政府应把校园欺凌治理工作列入专项治理工作进行谋划,协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必要时可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教育主管部门应牵头承担校园欺凌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及监督等职责,并将其作为评价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第二,完善法治保障。良法乃善治之前提。立法部门应尽快制定我国反校园暴力法,明确家庭、学校、未成年人等主体的法律责任及义务,加强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法律惩治力度。修订和完善现行《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规,增加有关校园欺凌预防、惩戒、处置等条款,完善工读学校制度与政府收容教养制度等。第三,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宣传部门要做好青少年出版物管理和网络环境监管等工作,坚决查处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经营行为,减少暴力文化的传播,为广大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第四,强化校园周边治安。公安机关要积极参与辖区内的学校安全工作,在校园周边设立警务室和治安流动岗,健全警校联动机制,强化学校周边的综合治理。第五,社会积极参与。电视、电台、报刊等媒体应积极宣传反校园欺凌,增强社会的关注程度,引导公众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坚决反对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处理问题。在公共场所如圖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等,要展出有关反校园欺凌为主题的作品、宣传册等,以提高公众的认知度与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杜园春.近五成初中学生遭受校园欺凌后选择沉默[N].中国青年报,2016-05-27.
  [2]魏哲哲.教育和惩戒一个都不能少[N].人民日报,2016-12-29.
  [3]DAN O.Bullying at School[J].Promotion&Education,1994,(4).
  [4]刘雅梦.日本校园欺凌现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
  [5]刘   建.以规训惩罚治校园欺凌[N].中国教育报,2017-03-22.
  [6]苏春景,徐淑慧,杨虎民.家庭教育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
  [7]吕   勤,陈会昌,王  莉.儿童问题行为及其相关父母教养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
  [8]许锋华,徐   洁,黄道主.论校园欺凌的法制化治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52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