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视角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创新型人才已经逐渐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基于方法视角,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一方面,在进行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时,高校应当创新选拔机制和考核体系,积极引入能上能下模式,并不是通过一次考核就确定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不适应或是不具有教学优势的教师能够另谋出路。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老教师对于新教师应当采用传帮带的形式,但同时高校应当为年轻教师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和创新平台,使得年轻教师与老教师之间能够实现公平竞争,对科研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另一方面,对于教师个人的发展而言,其不仅仅应当具备扎实的知识结构,还应当能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这样才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争取基金项目,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等方式拓宽自身的科研经费来源,积极参与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另外教师还应当实现学术自由,运用自身的教学优势、教学特色,对人才进行自主培养,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
二、充分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进行充分有效的结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使其具备崇高的理想,以为人民服务为个人终身奋斗目标,能够在集体利益和个人私利之间实现有效协调。基于此,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为了服务于社会与他人,为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性。
我国相关教育部门明确指出当前的教学应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适当减少课堂教学的时间,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创造。一方面,学校应当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开展创新性实验;另一方面,高校在进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充分立足于社会实践,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转模式,从而培养出一线工作人员。
三、开展跨学科整合教学,拓宽学生知识视域
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于课程的设置,通常表现为跨专业人才培养,办学过程中会设置大量的交叉专业。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传统的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教学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材料、能源、通信等等新兴产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校在进行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基于未来竞争的实际需要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特殊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應当积极开展集约核心课程,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学分制教学模式,将文理科进行交叉,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在院校中形成辅修专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通过跨学科培养人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解决社会中的综合性问题,实现文理交融,将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进行改革发展,实现教育的创新突破。
四、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及发展优势,建立健全的教学软硬件设备设施,同时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建立起相关的实验室,并且将实验教学作为重点教育环节。另外,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课题经费应当考虑到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一定的支持使其取得科研成果。在部分发达国家,大多数大学都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部分优秀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当前我国也开设了相关的创新工程,对优秀学生给予一定的项目经费支持,从而促进其创新发展。
五、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自身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在方法视角下的创新教学应当转变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开展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形式,通过课题及问题为基本导向,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留出足够的时间使其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获取,寻找最佳解决方式,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六、注重学生情商培养,建立人才培养激励系统
众所周知,情商已经逐渐成为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高校应当积极开设情商训练的相关讲座,邀请行业专家、优秀的心理学家等等进入院校开展培训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团队协作、意志力培养等相关的训练。同时可以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开设科研素质养成方面的讲座;另一方面,高校应当注重心理导师的存在,尽可能定期选择一些情商较高、心智发展成熟的优秀人才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学生敞开心扉,明确自身的发展优势及缺陷,通过心理导师的疏导,解决其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逐渐实现其身心健康发展。
七、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应当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充分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展跨学科整合教学,拓宽学生知识视域,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情商培养,建立人才培养激励系统。(作者单位: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质量与创新协同视阙下应用人才的工管结合培养路径”(编号:2017SK0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96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