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综合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住院的患者180名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信封双盲分配法数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90名。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康复护理,综合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 护理前,综合组和对照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综合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护理中实施综
  合护理模式后护理效果良好,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神经内科;综合护理;康复;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2..01
  神经内科患者均伴有神经功能障碍,生活无法自理,这对其日常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鉴于此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采取长期康复护理干预非常重要。综合护理是近几年来一种高效护理方式,本研究将综合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护理中,发现其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现将相关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住院的患者180名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信封双盲分配法数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90例),各90名。综合组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55~79岁,平均(60.5±3.6)岁,疾病包括脑梗塞58例、短暂性脑缺血32例;对照组中男62例,女28例,年龄52~78岁,平均(61.0±3.1)岁,疾病包括脑梗塞54例、短暂性脑缺血36例。不同组患者一般资料间符合统计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包括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摆放体位,科学改变体位、有效进行肌肉和关节活动,制定站、立、坐、行和走等活动计划,告知患者活动能力训练方法。综合组在此基础下进行综合性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护理人员制定科学康复计划,避免功能障碍不断加重,及时鼓励和肯定患者功能康復的进步。(2)根据制定的康复练习计划以及围绕康复目的,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充分评估患者性格特点、精神状态以及病情转归,不断完善综合护理方案;(3)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介绍功能康复方法,密切关注患者康复练习效果,指导和鼓励患者间互相学习。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锻炼当患者可基本支配其患肢且能正常起卧时,开始逐步培养患者自主吃饭及自主如厕的日常活动。在指导患者该类日常活动的同时还应该叮嘱其家属对其进行有效的照顾,并常常陪同患者进行康复运动,以尽快帮助患者恢复日常自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积分法,内容项目包括:洗澡、上下楼梯、穿衣、进食、用厕、修饰、平地行走、控制大小便、轮椅转移等,生活能力越强评分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处理,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不同组间患者ADL评分对比。护理前,综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差异不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综合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神经内科疾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形式,多数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生活功能障碍,这对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带来极大影响。对于这类神经内科患者而言,采取积极治疗的同时,康复护理指导是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神经内科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部分患者由于康复疗效缓慢,较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等情绪,对疾病转归带来不利影响。国外学者认为,在特殊情况下,仅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后续需求表现出激励作用。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护理中护理效果良好,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唐 珊,曹 静,闫彩霞,等.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3):368-371.
  本文编辑:赵小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25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