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诗散文化的看法与理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五四以来,中国现当代诗歌逐渐抛弃古典诗歌的格律走向散文化,进行现代转型,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甚至认为散文化使新诗走向了下坡路。本文探究了中国现代诗歌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辨析了新诗散文化的种种争论,从新诗的形式、语言、音节及文体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论述新诗散文化的合理性与不足。
关键词:新诗散文化;新诗的形式;语言;音节;文体
引言
新诗散文化是20世纪第一次新诗革命的重要一步,胡适“作诗如作文”成为当时最有力的标语,新诗散文化的过程是诗人在寻求更为自由的表达方式的过程,新诗在形式、语言、音节等方面都实现了自由发展,逐步抛弃了古代诗歌格律化的传统,走了一条西化的道路。在我看来新诗散文化是正确的,至少在新诗诞生及初步发展时期是利大于弊的,但新诗要实现自由与约束地平衡,新诗才能达到真正的解放与自由。
一、新诗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文学的产生要追溯到原始时期,诗一开始追求格律而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散文化,不拘一格,随后又重新追求格律又逐渐散文化。五四时期,为了突破传统,大批文人向西方学习,于是产生了“五四”白话新诗运动,深受西方自由诗革命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思想内容上,词汇、文体上也产生很大变化。
新诗的的变化首先从词汇开始,文人们发现用旧学表现新事物,词汇远远不够,而且白话远比文言更适合翻译,语言革命随之产生思想的变革,以谭嗣同为代表的“诗学观念”突破了旧诗格式的变化,对格律产生了破坏。新诗散文化真正开始则是由胡适“作诗如作文”理论的提出,他将散文笔法纳入诗歌创作,将旧诗的韵打散,产生了新音韵系统,白话诗音韵开始诞生,并且提倡自然的音节。
在新诗理论的影响下,20年代,自由体新诗初出茅庐,郭沫若的《女神》引领了诗坛。30、40年代自由体新诗席卷诗坛,以卞之琳、戴望舒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提出“用现代的辞藻排列的现代诗形”,打破格律的束缚。七月诗派受艾青、田间的影响,追求散文化的自由诗体。直接受西方后期象征主义、英美现代主义诗潮影响的九叶派诗人,越来越远离传统格律诗学的影响,在散文入诗的道路上,做出了越来越成熟的诗学探索。由此看来,新诗的散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得到了众多诗人的认同。
二、新诗的形式、语言及音节
新诗散文化最核心的要素要属形式上的自由、语言上的通俗、白话化、音节的自然。
(一)新诗的形式
胡适主张“作诗如作文”,不拘长短,不拘平仄,话怎么说就怎么写。《女神》开创了自由诗的形式,郭沫若的创作实是开风气之先,极大地促进了五四思想解放及新诗的普及。
在新文学运动初期,将诗歌形式的问题与人的思想解放联系在一起,为批判封建专制文化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文体自由与思想自由。胡适所倡导的诗体大解放使得文学观念从根本上开始了转变,寻求从形式到内容统一的方式,胡适的《尝试集》、周作人的《小河》的出版,令诗坛焕然一新,中国新诗在精神和形式两方面都实现了革新。
新诗因此迈出了自由的第一步,但如何继续往前走是诗坛十分关心的问题。三四十年代及以后的新诗创作在戴望舒、何其芳、艾青、穆旦等诗人的努力下开出了绚烂的花朵,是新诗散文化的中坚力量。而新时期诸多诗人在寻求新诗形式自由的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粗,从他们的诗作中只看到了形式的散文化,而思想内涵却抛弃了,如果说早期新诗对于突破古典诗歌的束缚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那么新时期的部分新诗则走向了粗俗散漫。
从新诗散文化来看,散文化可以兼具诗的意境、激情与自由的形式,但中国师法西方的诗歌,并不是原文而是翻译来的译文,由于语言的差异,原文的形式、韵律等都有了变化,所以中国诗歌散文化虽然打破了古典诗歌的格律,但也存在弊端,散文化到了一定的程度后,诗的性质就变了,在我看来,诗的形式可以在一定规范内自由,但不能打破诗的意境,那些令读者读起来困难,不能产生刹那间的联想与美感的作品,可以说是形式的破碎,不是真正的诗,中国人应继承中国传统诗歌的精髓写本国的自由诗,而非照葫芦画瓢模仿西方。
(二)语言的通俗化、白话化
关于新诗语言的问题历来存在着争议,一部分人认为白话语言是新诗革命关键要素,其他人认为白话使得新诗诗意贫乏、散漫粗糙。那么白话是否适合入诗?如何入诗?就成为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首先,胡适认为白话更适合表现现代生活、抒发感情,接近大众并且能够与世界文学接壤,因此白话是新诗产生与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胡适从语言到形式完全抛弃了传统诗歌的艺术法则,大大突破了近代以来“诗界革命”提出的“旧瓶装新酒”的诗歌艺术难题,另立新宗。
其次,白话口语、形式自由有利于人性的解放,五四时期一个大的主题便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从新诗开始,是因为新诗源远流长,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束缚,在我看来新诗的解放正是人之解放的象征。人有思想与行动,诗有思想与形式,两者互相映衬,作为诗之思想的语言打破了白话不能入诗的传统并在形式上实现了自由,那么作诗之人就要解放思想成为一个自由人而后才能作白话诗,所以白话诗是有利于解放思想、解放人性的。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言文一致”的白话文,一方面大量的使用口语,快速打破文言的束缚,另一方面吸取西方的外语词汇语法,与世界文学接轨,白话化、欧化使得新诗突破了古典诗歌的规范而呈现出异于传统的新质,新词汇、新语法的学习吸收,使得语言更加多元,句式复杂多变,突破了古诗封闭的形式,令新诗散文化更加完备并且对于文学革命起着促进作用。
(三)音节的自然
“现代诗歌把非音律的某些非诗歌形式的散文因素融入诗歌,化散文入诗,使诗歌具有内在的诗质与现代的诗意”令新诗如散文般行文涓涓流水,音节自然流畅,富于音乐感,寥寥数语便描绘生动的形象,勾勒动人的场景。在古诗僵硬枯槁的时候,散文化令新诗重新焕发活力,新诗追求将真情自然流露,只需将所思所想自然的表达出来,由心内生发出韵律,叩击出自然的节奏,让“感性的自然流露”成為“新体诗的生命” 新詩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形式的自由、语言的通俗、口语化及音节的自然,都是新诗的散文化的表现,新诗散文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遏制的,也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胡适首倡“诗体大解放”,他不仅要求形式、语言等的变革,他还提出要有新思想,这也是对散文思想深邃特点的借鉴。
三、文体的交融
新诗散文化令一些批评家对文类越界这一现象进行批评,他们认为文类之间应有明确的界限,应严格遵照本文类的特点、规范进行创作,所以他们认为新诗的散文化是不能存在的。
从新诗产生与发展的处境来看,新诗急于突破传统,冲出古典诗歌的藩篱,走一条适合现代化的道路,必然要从语言、形式、音节等方面入手,从诗的“物质”条件上改变,古典诗歌的语言是文言,新诗则用白话;古典诗歌的形式是讲格律的,新诗则是自由的;古典诗歌的音节是以单音节为主,新诗则音节自然,因此新诗在发展过程中,与散文的特征不谋而合,有人说:“文学类型并非一个严密的体系,文学类型的必然逻辑被历史的偶然所替换”。
文体之间是可以交融的,不同文类统归于文学,之间也是有相似点与融合点的,不同文体应该和谐共存,取长补短,而非此消彼长或者截然不同。与此同时,一种文体也应该与时俱进,吸收新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体系,韩愈的诗歌很好的融合了散文的特征,跨越盛唐诗歌的高峰,令诗歌走向散文化,对后来的宋诗产生了很大影响。正是文体的交融与借鉴,后来的小说、戏剧、散文、戏剧等文体在新诗的影响下也逐渐吸收新思想、新方法从而实现“大解放”,并且形成了言文合一的“国语运动”促进了文学的现代化。
结论
新诗在发展初期,理论建设及发展方向都还不成熟,新诗的质量良莠不齐,在发展的过程中,诗人、理论家及评论家都应该在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规范标准。新诗从诞生至今,依然在路上,没有过渡到成熟的自觉阶段,在新诗现代化的过程中,新诗创作不断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心理,更接近现代生活、情感,不仅要求新诗形式自由、语言多元、音节自然,更要加强新诗的概念、内涵、理论等方面的探索,要对新诗的不足有理性的认识,正确引导新诗的创作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泽龙:《新诗散文化的诗学内蕴及其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7,05
[2] 郭沫若:《论诗三札》,《文艺论集》,上海光华书局,1925
[3] 南帆.文学类型:巩固与瓦解[J].中国社会科学,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27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