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散文化小说的特点与应对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散文化小说是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的新样式,是一种独特的跨文体现象。品读散文化小说,是对思想感悟的一种启迪,因而针对散文化小说便要讲究阅读的方法。本文将解读散文化小说的特点及其与命题上的关联,以便解读者更好地应对。
  【关键词】散文化小说;特点;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散文化小说是一种兼具诗意美感与内容深刻性的文体,向来为文学研究者青睐,这类小说的代表人物师陀的《说书人》就被苏教版选录了。近十年来也颇受江苏高考命题者的重视,汪曾祺的《侯银匠》、阿城的《溜索》、师陀的《邮差先生》、沈从文的《会明》这类散文化小说都曾被选入高考卷中。那么这类小说的命题特点如何?解答时又该关注些什么?本文将试图给出一些参考。
  一、认识散文化小说
  (一)散文化小说的概念解读
  散文化小说,是指将小说和散文两体裁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散文化结构的小说,是介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
  这类小说改变了传统小说重叙事的惯例,以抒情为主导,兼及叙事写人,表现出一种情感丰富,意味浓郁,形式灵活的新风格。它在情节上的叙事因素明显淡化,且更接近真实的朴素人生;在结构上,它不再依靠故事情节的曲折性,不再注重矛盾冲突的展开。这种仿佛流水般自然的小说风格,也创造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小说的和谐唯美的艺术天地。
  (二)散文化小说的文体特征
  1.情节层面的非戏剧性
  这类小说,情节不再是构成小说最核心的因素。它在浓重的抒情语言特点下展开叙述,显示出散文化的结构特征,缺少传统小说矛盾冲突的戏剧性,所以又称之为非戏剧性。它没有传统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大多是平常生活的自然呈现,也都润泽在平凡的叙述中。江苏卷2012年选的师陀的《邮差先生》,只是通过一个亲切温和、悠闲自得的老邮差的见闻展现小城安逸、祥和、淳朴的生存状态;2016年选的沈从文的《会明》也不注重情节的编织,只是写了一个普通至极的旧时代军队伙夫——会明,在喂小鸡之后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的故事,并借他的视角讲述那个时代里生命的卑微和普通老百姓对于生活的最基本诉求。这两篇文章都只落脚于展现生活的本色,没有动人心魄的情节。
  2.人物性格层面的淡化
  在传统小说中,作者非常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强调塑造 “典型人物”。而散文化小说却有悖于此,作者刻意淡化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刻画,只去呈现人物的原生状态。也正因为这种特点,2008年江苏卷的命题者针对《侯银匠》这样设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是写侯菊的文字较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3.意境层面的营造
  散文化小说中,意境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及民情民俗、人的生存状态的再现。汪曾祺在谈及现代小说散文化的问题时曾指出:“所谓小说的散文化,那不是直接写人物的部分,不直接写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有时只是一点气氛。”他本人的小说就着力于氛围的渲染,并不十分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心理的描写,从而构成一种特别的情调。2010年江苏卷阿城的《溜索》中就对怒江大峡谷险要高峻的气势给了颇多笔墨,这个特点也体现于当年的命题上: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二、散文化小说阅读的应对方法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小说,都要注重对文本的阅读,都要改变重刷题、轻阅读的不良习惯,散文化小说亦然。阅读时,既要对所给文本进行整体把握,又要对文本局部进行精读。另外,小说这类文本答题有其特殊的规律,很多时候,一道题,常常需要结合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多个要素进行思考,因此在阅读答题时需要读者具有“统合”意识。
  (一)把握特征,认真品读
  考查小说阅读时,命题者通常会在题干中告诉我们选文是一篇小说,但究竟是否为散文化小说,则需要靠读者去判断。这种情况下,小说作者可以作为我们判断的依据,小说具有“散文化”特征的作家有沈从文、师陀、汪曾祺、钟阿城等人,然而最主要的还是应该依据散文化小说的基本特征做出判断。
  阅读时,既要关注散文化小说的“散文”与“小说”的特征,又要认真细致地品读文本,因为小说命题总体上虽然从情节、人物、环境、主旨等基本要素展开,但从来不程式化,它特别讲究命题的具体性和文本的针对性。所以,确认文体固然重要,但更主要的是读懂具体的文本。在具体文本的阅读时,既要做到整体把握,如圈点勾画核心关键语句、划分脉络层次、提炼要点、概括主旨、感知形象及特点等,又要做到对局部文本精读细读,如局部文字的内部层次、关键词语的含义等。因为命题比较灵活,所以应特别注意审题,不仅要审好题目的答题信息范围、角度和答题思路,还要对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进行琢磨、吃透其内在含义。此外还要求做到命题者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如问原因的则不需要答出现象,问概括则不需要答出分析。
  (二)有针对性地答题
  虽说散文化小说在命题上与传统小说没有多大差别,但鉴于散文化小说的特点,命题者大多将考查的重点放在人物形象和主旨意蕴上。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这两个方面。
  人物形象类考题在整体与局部上更突出局部的考查,也即结合文中某处具体描写去考查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以及对情感、心理活动的分析;在直接与间接方面更突出间接考查,即借助其他非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题,如情节作用题、物象题等来考查人物形象。解答这类题型时只需按照正常的人物形象题的思路去答即可。
  主旨意蕴类考题是散文化小说中对能力要求较高的一种类型。因为它要凸显出情调,而情调这个词语往往又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文中通常没有明确的语句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我们在阅读时,既要紧扣住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命运来认知,又要特别注意感受作者在文中对氛围的渲染,如小说中的地域文化、风俗人情、景物描写等。我们要把人物放在这种具有自然感历史感的氛围中去思考。
  此外,还有一些探究题是针对散文化小说的艺术特色设题的,如贾大山《担水的》一文的题目:小说行文舒缓,叙事平淡,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对于这一类题目,我们必须结合散文化小说的文体特征去把握。
  当然,答题还须讲究条理性,实现要点的全面覆盖,避免遗漏。例如针对答题中的要点不全的问题,就要认真考虑“点”从哪里来,从不同角度分点作答,切忌重复交叉,将几个要点混淆在一起等。
  了解并掌握散文化小说及其命题的相关特点,并在具体的文本阅读实践中加以统合利用,相信对提高该类文本的解读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汪曾祺文集论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編辑:龙贤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1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