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预算松弛与应对策略浅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不断深入,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预算松弛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预算松弛问题,成为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本文就预算松弛的内涵、产生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进行了浅要阐述。
  【关键词】财务管理 预算管理 预算松驰 应对策略
  预算松弛是指预算执行者为了较轻松的完成预算,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倾向于制定较为宽松的预算标准,所预算的资源量大于实际所需的资源量,或预算的产量小于可能的产量。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高估成本和费用;二是夸大完成预算的难度、低估产量或收入,从而低估利润;三是为争取新的投资项目,在项目申报时压低支出预算,当项目批准后,投资支出又不断上升追加。一般而言,预算松弛意味着预算目标低于可能实现的目标。
  1预算松弛产生的原因
  1.1预算本身的局限性
  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预算编制要求从实际出发,尽可能接近实际情况,提高预算符合率。但作为对未来的经营活动的预测和筹划,预算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政策、经济周期、自然环境、科技水平和人等,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既有可预期的又有不可预期的,因此最终的预算结果几乎不可能与实际情况一致。尤其是不可预期的因素,使预算缺乏预测和筹划的依据,预算的准确性就难以保证了。企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就有很多这样的问题,例如国家对石油行业的调控带来的税费增减、世界经济周期的变化带来的油价波动等。预算编制部门和个人利益,这是预算松弛产生的根源。从经济学上来说,各个企业都是“经济人”,都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利己动机在各预算编制部门普遍存在。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考核是上下级业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为获得好的业绩评价,预算编制部门会倾向于制定较宽松的预算目标。另外,预算编制部门为规避生产经营风险,防止上级压减必需的预算指标,也会选择夸大难度,为自己保留一定得弹性空间,同时避免下一轮产量指标上升和总成本下降,从而多报预算支出,造成预算松弛。
  1.2信息不对称
  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下属单位之间,其预算范围、预算职责、预算侧重点及对实际情况的了解程度存在较大的不同。往往下级预算执行部门直接拥有或接触与全面预算有关的各类信息,而上级管理部门只能从下级预算执行部门那里得到间接的信息,这就使得下一级预算执行部门在提供预算信息的时候,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对上级的信息供应量加以控制、修饰甚至发生虚报,从而形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由于时间、专业性及信息渠道等原因,上级管理部门即使知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不能及时正确的做出决策,使得全面预算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预算编制人的综合素质。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系统管理过程,需要运用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和会计学等方面知识,这就对各级预算编制人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不仅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还要详细了解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情况,从而导致预算编制人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预算编制的质量。未来经营活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本身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况且预算编制各级部门职责不同,对存在的不确定性的认识也不一致,预算编制人在综合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很难对未来情况准确把握,从而导致预算与实际情况之间总是存在差距,在预算编制人通常同为预算执行人的情况下,预算松弛现象难以避免。
  2预算松弛的影响
  预算松弛有助于部门或个人实现目标,容易取得较好的业绩评价,并获得相应利益,因此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够激发出执行者的工作热情和自信。但是,对于企业整体目标而言,其消极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全员全过程的,如果有些部门出现预算松弛,势必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出现缺口和断层,不利于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
  不能体现公平的思想。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各部门统一按预算指标进行考核评价,如果有的部门按实际情况申报预算,得到较差的业绩评价,而有的部门却因虚报预算指标,得到好的业绩评价,这样的预算考核结果,不仅不能体现公平,反而会影响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运行,降低企业经营效率。
  不能实现企业总目标。企业的总目标和内部各部门目标不总是一致的,在企业总目标一定的情况下,部门之间若各顾自身利益,则会影响企业总目标的实现。而且,预算松弛不能及时的发现管理中的弱点,不利于找出无效成本,提高整体效益。
  3预算松弛的应对策略
  3.1建立科学的预算外管理制度
  预算外管理制度,就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预算外事项进行规范管理的各种制度的总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预算不可能与未来经济活动完全一致,反而总是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预算外事项,但作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又必需认真对待,严格处理。据此,有学者认为预算外管理是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到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与否。规范预算外事项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将预算外事项纳入正常预算管理范畴,且不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要认真制定预算外事项的管理制度,建立严谨的预算外事项管理流程。
  3.2实施战略管理会计
  通过战略管理会计,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企业的内部信息,深入成本动因分析和价值链分析,整合企业总体目标和部门目标,确保各级预算结果最优化。运用成本动因分析,可以识别每种经营活动的成本动因,做到明确相对成本的形成和变化的原因,为改善价值活动和强化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途径。运用价值链分析,则能确定企业的价值链,明确各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效率,增加企业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为企业取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提供条件。
  3.3建立合理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
  预算考核指標体系的建立,应根据各预算指标的重要性加以权衡,区分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并分别建立考核标准和制度。考核标准的建立,应将本单位、单位内部和兄弟单位进行横向纵向比较,经充分论证后确定。总之,预算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以调动各部门和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为目的,考核标准也应做到合理可行。
  3.4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
  各项制度政策的落实,需要具体执行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这则需要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奖罚制度,调动职工参与管理,积极管理的愿望,实现管理效益最优化。
  作者简介:朱敏(1979-),女,四川荣县人,大学本科,经济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29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