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现如今,在素质教育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从而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更好传承,促进高中学生的长足发展。
  一、挖掘课本素材,重视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所在,是历经几千年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是每一个人的历史使命,是促进一个民族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度挖掘课本素材,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重视传统文化传承,深化学生的文化素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劝学》这节课时,首先,教师应准确导入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其次,带领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荀子对于学习的态度与看法,背诵“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经典词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再次,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及时、积极的教学评价,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在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同时,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开展课外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应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专题讨论,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学习《离骚》这节课时,首先教师应带领学生了解“骚体诗”的应用特点,理解《离骚》中对比、象征的写作手法,体会诗人的创作情感。其次,反复阅读课文,感受诗人在文中表现出的高尚情操与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再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他们对“骚体诗”进行专题讨论,并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浪漫主义诗歌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最后,让学生进行“骚体诗”的诗歌仿写,深化学生的传统文化记忆,强化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其二,营造具有传统文化的气息的教学氛围,举办相关比赛,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水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将古诗佳作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操,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进而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其三,组织学生观看与传统文化特点有关的电视节目,比如《朗读者》、《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化学生的文化印象,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借助节日习俗,加强文化理解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革新与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高中生的发展需求,因而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势在必行。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传统习俗,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文化体验,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例如,在中秋节时,教師可以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做月饼,举办关于“中秋”的写作比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端午节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让学生懂得端午节的由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传承,提升学生的传统节日体验;在重阳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敬老院的义务服务,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深化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还应充分挖掘、利用教学素材,深化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强化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促进我国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语文是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保障,对学生今后的长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满足新课程改革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石阡中学(5543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8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