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探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有效教学”是指“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是旨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是语文课堂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只有打破传统思想的课程定位,才能全面推行小学语文现代教育的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有效”是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教学”是指“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結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其在内涵上包括:教学目标上,方向明确,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切合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并有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机制;教学时间和空间上,根据不同的学校、班级、年级,有具体的规定和限制等。
一、做好预设,以有效的备课保障有效的教学
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有一个清晰、理性地思考和安排。同时,课堂又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因此课堂精心预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首先,预设教学目标力求全面。目标对课堂具有引领作用,是一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考虑,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还应照顾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
其次,预设教学资源力求充分。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资源、社会生活资源、网络资源等。新教材在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的同时也给了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好教材,如备古诗《赠汪伦》一课时,可以搜集以往学过的“送别诗”,抓住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学习活动。社会生活资源主要是指学生在社会生活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实际、生活实践及依据实践所积累的社会生活常识。
二、把握生成,以和谐的氛围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和谐课堂就是 “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课堂。课堂因预设而完美,教学因生成而精彩。好的问题能带动一堂课,好的问题需要设计,更需要生成。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和提倡课中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和谐美。
第一,活跃课堂气氛,在对话中生成。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第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生成中引导。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的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课堂内要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或画出来、演出来,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所以有时我们班看起来比较乱,但那是在各种形式读书、讨论问题,而不是在打闹,有时却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思考。
三、注重延伸,以切实的课后体验升华教学效果
“课堂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学习活动和课后体验互动起来,让学生用课堂上得到的科学知识去实践、去深入体验,才能真正强化和巩固所学的东西。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后体验的关系。
课后体验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素质。实践能力只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与增强,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实践教育方面,我们应当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设计和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实践能力体现于学生身上,但是却潜存于环境之中,教师只有加强实践环境的建设,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是语文课堂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想成为真正的、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在“实”上做文章。只有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的课程定位,全面推行现代教育新思维,才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领域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未来所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3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