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实验室学生安全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几年国家大力鼓励大学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培育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安全,但是安全事故却时有发生,这警示人们要重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本文就食品检测实验室学生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积极探索有行之效的实验安全办法,尽可能从源头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保障学生科研活动安全顺利完成。
关键词:S-0实验室;安全;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530076
高校学生科研实验室是大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完成科研实验和毕业论文的重要平台,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是科研教学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在201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在此背景下,国内各高校相继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构建学生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对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顺利完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1 食品检测类实验室存在学生安全管理问题1.1 学生科研实验室承载力不足,管理对象复杂
新进本科院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时,容易出现学生科研实验室不足的情况。在专科时期,学生毕业环节主要是毕业设计,对实验室需求量较小,有一定数量的实验室就能基本满足需要。而发展晋升到本科阶段,学生在校时间延长1a,同时本科生对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积极性普遍高于专科生,而且毕业环节需要完成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毕业论文,这就要求增加数量较多的学生科研实验室。但是实验室建设周期较长资,金投入较大,很难在短时间有效增加实验室数量[1]。
1.2 学生自我安全意识单薄
学生科研实验室的第一道安全保护也是最重要的保护就是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但大多数学生为图一时便利,往往忽略自我保护。一般在进入实验室,各实验室都会要求学生规范穿着实验服和佩戴相应的保护器具,如在测定食品成份时一般要求使用一次性橡胶手套,在使用具有强挥发性和刺激性的化学试剂时需佩戴防毒面具。
1.3 基本功不扎实,操作不规范
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所接受到的实验基本操作训练大多只有实验课程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时间较短,训练强度较低,而一般的实验课一个老师需要指导20名左右的学生,难以面面俱到,这就出现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在学生科研中就表现为有的学生甚至不会正确规范的使用容量瓶、移液器等基本实验器具;药品洒落在电子天平上不及时清理导致天平被腐蚀,或者超量程使用天平导致天平精度受损;在滴定实验中,常有学生忽略滴定管的检漏,在实验过程中有液体渗漏在手掌才发现漏液现象;玻璃器材清洗不干净,化学残留影响实验精度等。
1.4 学生科研公共意识较差
实验室干净整洁高效的使用,依靠的是参與实验室活动的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在科研实验室的使用中公共区域的维护是一件相对较难管理的事情。公共区域及公用设备使用率高,学生的维护意识较差,常造成公共区域脏乱差和公用设备的损坏。
2 食品检测类实验室学生安全管理解决办法2.1 合理调节实验室使用,控制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数量 解决实验室容纳量的问题,增加实验室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新建立实验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现有容量较小的问题。无法新增实验室,合理高效的使用现有实验室,实行准入制度是解决实验室容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接受学生科研申请进入实验室之前,要根据实验室现有空间和器材科,科学评估实验室的承载力,根据实验室功能进行区域划分。在接收申请时应当优先保障学生毕业需求,和优先接受以项目组形式的进入申请。从实验操作规范性、公共意识、安全意识、消防意识、一般仪器基本操作规范性等方面,建立项目组评价积分机制,定期对各项目组进行考核评价打分。考核优秀的项目组在日后申请进入实验室时可优先进入,对考核评分较低的需要进行培训教育。
2.2 强化学生科研安全意识,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培训机制 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是保障学生科研安全的重要屏障。建立健全学生科研安全保护培训机制[2],定期对参与科研的学生进行安全培训,应当从实验室和指导教师两方入手。应从高发的实验安全事故中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重点关注化学试剂的储藏及使用,建立化学试剂的“五双管理制度”,重视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创新管理制度与准入制度相结合,引入品学兼优认真仔细的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定期为参为科研的学生提供安全培训,每月至少1次,培训内容应当包括药品的规范取用、特种设备的规范操作和通识类教育。
实验室建立和完善学生科研安全培训和管理制度的同时,应当建立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度。指导教师是学生项目的直接的指导人,具有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责任,应当切实履行指导和教育义务。当学生在实验室开展学生科研时应实施指导,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其基本的科研素质和实验安全意识,定期对指导的项目组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和实验规范操作指导。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定期交换意见,指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共同努力解决实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3 强化实验基础操作训练,规范进行学生科研活动 实验操作基本功是保障实验安全进行的基础,是学生科研素质的总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应当有实验操作技能评价一环,对其基本功进行详尽评价。评价测试内容应当包括基本玻璃器材的规范使用,常规仪器基本操作,实验室安全保护和化学试剂通识知识等。考核内容应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重实际操作,只有通过考核的学生才能进入实验室。在进入实验室后,需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基本操作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应当进行二次培训,考核优秀的学生进行积分奖励,和实验室准入制度相结合。同时需要和指导教师协调沟通,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实验基本功扎实进步以保障学生科研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2.4 强化公共意识培养,构建安全实验环境
实验室的公共意识是每一位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活动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意识。在实验室资源不足,而科研需求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实验室的公共意识就显得尤其重要,良好的公共意识是保障实验环境良好、安全、有序的思想基础。构建学生科研实验室的公共意识,这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学生和学校几方面的共同努力[3]。学校层面要在基本政策上支持实验室出台相关管理和服务制度;实验室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验室的准入制度,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参与科研的学生进行实验室公共意识培训;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应相互配合,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公共意识的重要性,并能切实落实到日常实验活动中;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应该以主人翁态度进行实验活动,共同维护实验室环境。
为良好落实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制度,构建良好的实验室公共意识,应当引入项目组监督制度[4]。将参与科研的学生以项目组进行区分分组,以7d为一个循环,每天安排不同项目组值日,让参与科研的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督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与实验室准入制度相结合,对每一个项目值日情况进行积分评价。
3 结语
学生科研实验室是大学生进行科学实践,理论结合实际的总要平台,也是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摇篮,保障实验室人员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管理和服务制度,为每一位参与科研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安全的实验环境;指导教师传除道授业解惑,还应在思想上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安全保护,让安全规范进行实验扎根在没有学生心中;学生要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学会自我保护,以安全实验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 张爱琳,司懿敏,蔚晓庆,吴海清,苗颖,孔庆学.高校食安专业化学实验室安全防控措施与对策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8(21):36-37.
[2] 王传花,张丽静,周玥,曹熙,李文佳,易有金.化学类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3):262-263.
[3] 張飞.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思考与实践——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3):348-352.
[4] 田冬梅,娄志红,张肖宁.浅谈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J].中国药房,2017,28(07):1003-1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7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