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有“度”与心里有“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当下散文诗创作,作品不少而精品不多,其原因何在?根本问题还是一些散文诗人心里没“底”、笔下没“度”。所谓“底”,即作品所具有的思想底蕴、文化底色、历史底气、现实底温、艺术底功、美学底线。所谓“度”,即散文诗要具备灵魂的高度、文化的深度、从容的气度、情感的温度、写作的难度、文体的法度。
一是攀登灵魂的高度,要有深厚的思想底蕴。决定一个散文诗人能站多高、走多远的,是他思想的高度与深度。一个有思想的人,总能在我们司空见惯的目标事物中发现深藏在其中的蕴意。著名散文诗人耿林莽说:“无思想的诗不过是一堆文字垃圾,即使外表华美,也仍是垃圾。”当然,散文诗中的思想,不应是概念化的呈现,而是如耿林莽先生所说的“其思想常会融在作品的血液之中,自然流露出来。”散文诗人首先是一个“思想者”,是一个“写诗的思想家”。“我不过是一个影”,野草、雪、秋夜、影的告别、复仇、希望、过客、死火、墓碣文、这样的战士……《野草》不仅是作为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的一部彪炳史册的散文诗集,也是这位思想文化巨匠思想底蕴最深刻的著作之一,他的《野草》便承载着他的梦与人生,他的生命哲学。即便是中国思想史研究,恐亦绕不开这本虽页码薄薄但思想重量却是沉甸甸的散文诗集《野草》,从这个意义上说,《野草》的高度也是思想底蕴的高度,一具大灵魂的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一部象征性的哲理散文诗集,作者借理想人物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出他自己的思想,他的超人哲学,他的从酒神精神到强力意志的全部思想,尼采便是强力意志的酒神。思想底蕴是散文诗的灵魂,一个真正的散文诗人,不可用华丽的辞藻掩饰或代替其思想的苍白,他理应将思想渗透形象并成为高尚、进步、深刻的思想的骄子。有了美的思想,散文诗人才能登高望远,在广袤的天空上找到北斗和月亮,找到喷薄而出的早霞和令人觉醒的朝阳,找到精神上富有的诗的璀璨。
二是发掘富矿的深度,要有鲜明的文化底色。如同一座富矿,文化是需要挖掘的。尼采说:“在立足的地方深挖下去,一定会有泉水涌出。”这“泉水”便是文化的泉水。挖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寻根”的过程。散文诗的文化寻根,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化之根的寻绎与确认,融入主体的现代思考,激活现代性的精神图式,重铸民族的魂魄。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降,杨炼写出了多部“文化寻根”系列长篇散文诗,如《自在者说》《与死亡对称》《幽居》和《降临节》,共同组成了以《易经》为结构的“文化寻根”散文诗四部曲。诗人在总注中指出:“《易》不是一部死的经典,它活在自然和人类不断分裂又重新达成的‘变化中的统一’这一现实里。‘天人合一’就其本义而言,从未过时……还《易》以原始的自由特征,人类其实一直在‘重写’这个古老的启示。”他的《自在者说》写“气”(天和风),《与死亡对称》写“土”(地和山),《幽居》写“水”(水和泽),《降临节》写“火”(火和雷),经由诗人的卦象对位,贯穿其中的线索为“外在的超越”“外在的困境”“内在的困境”“内在的超越”,诗人在语言中与万物合一,建立起诗的同心圆。杨炼的散文诗话语方式,从传统文化的源头开始,运用传统文化因素所组成的一个自足空间与多层次对应的散文诗艺术架构,试图在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困境中寻找本源意义上的“根”,建构一种新的文化支点与价值体系。诗人对于文化寻根以及垂续与绵延的文化价值的现代性建构充满着热情,他的作品中,不是一般的文化器物、记忆的传递与留置,而是致力于对深植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本根的“复活”,并在道体精神价值的维度上赋予其更富现代想象力的生长空间,通变古今,以文化人,正本清源,涵养化育,谱写一闋阕主与客精神对位、情与理相映相生、灵与魂飞动回荡的精萃华章。
三是纵贯从容的气度,要有恢宏的历史底气。散文诗写作者会时常在历史的回望与追溯中穿越,他一定会打开历史的尘封,去面对与正视历史,去探索与感悟历史。面对历史的伤痛,他们会选择记住;面对历史的辉煌,他们也会不忘苦难。但无论是辉煌还是苦难,都得有着大文化的格局与恢宏的历史的底气。气度,是指气魄风度或诗文气韵。气度是一个诗人心理素质的表现形式,也是决定散文诗品质高下的重要因素。有什么样的气度,就会写出什么样的史诗,就会有什么样的散文诗。因此,要做一个有气度的诗人,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史识胆力与素质修养。有了历史的底气,就能达到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所说“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的不凡气度;有了历史的底气,对艺术的探索才能真正地进入自觉自为的状态,散文诗也才能更加从容自在地展开。耿林莽的《残简》即是一组以诗证史、以诗为史的精品佳作,由《握住》《焚》《遗址》三章组成。诗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一历史事件生发下去,着眼点乃是历史的感怀及现代人的寄意,诗人握住焚书坑中烧剩的残简,“像握着一只瘦骨嶙峋的手,握住了焚稿者的战栗。”(《握住》),耿林莽先生仿佛是一个“持微火者”,这组咏史诗,折射出了历史某些真实的火花,做到了文史哲的内在结合。史与哲皆融涵于美的诗境之中,不仅具有“史”的凝重,还具有“哲”的深邃,更有一种对于传统文化能够薪火相传的殷切期盼的气度,字里行间展露的是诗性语境与思辨色彩,彰显出幽邃渺远的历史视野与洞悉时空的穿透力量,让人心灵震撼。散文诗便是这样的在具体的历史关系中展开,通过生动的灵魂叙事,形象地建构历史,文史同一,文史互证,作品所写的东西既与客观存在的历史不相乖违,又体现深远的意义探寻的创作旨趣。
四是传递情感的温度,要有暖心的现实底温。底温者,底层温情也。一个散文诗人,是否具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并且拥有现实关怀和悲悯情怀,传递人性的温度,我以为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不切实际地把散文诗变成“纸花纸叶式的繁饰”或“章句的魔术”。因此,现实关怀则主要表现为文学的社会担当,是一种对现实人生的悲悯情怀,关注生存之痛,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低薪阶层,在自己的文字中,少一些情感的冷漠,多一些人性的光辉,使散文诗真正成为接地气、察民情、写世相、有温度的灵性之作。一个有责任感的散文诗人,应是一个置身于“平凡的世界”中的大爱的“仁者”,一个一心向善而面对“艰难时世”坚韧不拔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具有田野调查精神的秉承者,一个不囿于象牙之塔、不陷于“云深不知处”而始终不脱离现实、时代、底层人生与弱势群落的书写者。耿林莽的作品之所以亲切、温暖、朴实、动人,就是因为他的散文诗充满着民生关切、人文关怀与现实关注,要让散文诗为民而写、为事而作、为时而著,照亮时代与现实,谱写出有血肉、有情感、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五是挑战写作的难度,要有扎实的艺术底功。一个诗人在写作上的野心,是使散文诗成为有难度的写作,并不是什么所谓的轻骑兵。难度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形式上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语言上的问题,可能还涉及到灵魂叙事、文化精神、美学意蕴、文学想象与创新能力等。散文诗的“破”与“立”,我以为应实现从同质到异质、从单一到多元、从常态到变形、从平面到立体、从封闭到开放、从肉身到灵魂的现代性转型、开发与创造,应不断将自己从众多写作中区别开来并增强自己的“辨识度”,当然也要从自己过去的写作惯性思维中解放出来,重新找到散文诗的新的可能性。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别求新声于异质,在各种固有的与外来的思想、观念的碰撞、渗透与交融中,才能让创造的活水不断迸发,革新的清流不断涌现,如清末文学史家黄人所说的文学的杂交优势即“异质化合,乃孳新种”。作为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鼻祖和现代主义诗歌先驱的波德莱尔,他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在题材上大胆创新,遴选巴黎都市与人性之“恶”,并且具有在声光和色的背后捕捉事物秘密的才能。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尊他为“最初的洞察者,诗人中的王者,真正的神”。德国哲学家、思想家、文艺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由波德莱尔的散文诗入手,不仅仅展示这些诗歌本身,而且探索产生这些诗歌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给人“震惊”式的精神体验(即“惊颤体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圣-琼·佩斯著有长篇散文诗《阿纳巴斯》《流放》《航标》等,他的散文诗跨越了所有的时代,将叙事、抒情、幻象、冥思融为一体,趋向于一种史诗性的磅礴,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说他的“语句如此地与众不同,近乎于脱离诗歌本身,它不满足于接下来的雷同”。法国诗坛怪杰亨利·米肖散文诗代表作《有位毫毛》《内部的远方》《考验,驱魔》等,他那奇特的思维方式、不断地超越常规和已知、在内心宇宙和外部世界卓越的探索以及他所创设的一无通常的“诗境”,皆能博得众多批评家的好评。拉塞尔·埃德森被誉为“美国散文诗教父”,他的散文诗经典代表作《火焰不是好客人》《漫长的野餐》《手推车》和《饱受折磨的镜子》等作品均“具有陌生的特质,充满了奇异而迷人的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和寓言特征,有时候还类似于短剧或者超短篇小说”、“是对某种陌生未知而又未作筹划的东西的发现”(董继平语)。散文诗的“异质变构”,就是在写作难度上更具挑战性、实验性和创造性,在“诗体大解放”或“文体上的大胆与激进”上出奇制胜,不愧为“寓言体”或意识流小说体散文诗陌生化写作的艺术典范。
六是坚守文体的法度,要有诗化的美学底线。散文诗要发展,如果墨守成规、因循守旧,那它的艺术生命也就完结了。一方面,必须大力推进散文诗的美学变革,求新求变,变则洞明与通达,不变则会使散文诗僵化与呆滞,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亦即散文诗的“根”,我認为这个“根性”就是它的诗性本质与内核。说到底,这是一个文体的法度。诗化与诗性,是散文诗作为一个文体或文学体裁的美学底线,缺乏诗性法度或突破诗性底线的散文诗人,虽然悉听尊便,但实际上他已迁徙与投奔至别的文学“矩阵”与文化“营盘”了。散文诗的审美底线在哪里?诗性是基本的遵循。诗美维度的同气相求,应成为散文诗人自觉践行的“艺术契约”与“最大公约数”,借用诗评家陈仲义先生的话,即是“至少在美学的底线上让人感到放心”。散文诗的诗性美学底线体现在哪里?著名散文诗人耿林莽先生的“美而幻”对此作了精辟的回答。他所说的美而幻,即是散文诗人的心灵世界因为外部世界的感触所派生出的“诗意”,是诗美意境的创造,散文诗正是“以美为出发点和依归”,美中生智、美中生理、美中生情、美中生仁。而耿林莽先生所说的“幻”,我认为,它并不意味着华而不实,并不意味着子虚乌有,而是意味着“现实与梦幻的凝聚”,亦即虚实关系的处理,“得之于实,出之以虚”。因此,“美而幻”之“幻”,即虚实结合,真幻相生,情景交融,大美乃见,散文诗所创造的意境,也应该是相由心生,自成高格,至美至幻,令人神迷。唯其如此,才能不浪得“虚”名,才能坚守诗性底线,不断提升散文诗的思想含量和审美含量,才能在散文诗的文体意识及其实践中,展现迥异的美学形态,让散文诗在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的大好春光里,开拓更为深广的梦与远方、更为蓬勃的生机与希望、更为温暖的心灵与真理的力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9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