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怒从黄河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有人说:“你混浊。”是的,因为蹉跎岁月赋予了你颜色,没有你的混浊,哪儿能显出日月潭的清澈。
  有人说:“你粗犷。”是的,因为你有震天撼地的气魄,没有你的粗犷,哪儿能显示出月牙泉的柔美。
  有人说:“你倔强。”是的,因为你心中装着梦想,没有你的倔强,哪儿有你在黄土高原上的奔流,哪儿有那黄土高原上的沸腾生活。
  有人说:“你鲁莽。”是的,因为你勇往直前地追求理想,小小的壶口怎能把你阻挡,没有你的鲁莽,哪儿能有壶口瀑布的绝唱,涛声震天响!
  不同的人对黄河就有着不同的理解。下面,让我们走进《怒从黄河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他心目中的黄河吧。
  清瘦、苍凉,即使是一棵,也在努力高举着一团白亮亮的雪花,一路裹挟了黄河的怒气——它们如同燃烧的白火焰,撕咬着,拼生赴死,奔向大海……在寒冷中,它们一棵紧挨一棵,一朵雪花开在另一团雪花里,一种倔强生发出另一种倔强,一群群、一群群在黄河口站着,一言不发地站着,站成了一股股排山倒海的雪浪——看哪,那寒风中呼啦啦怒放的芦花,那大批向东、大雪一样咆哮的芦苇荡!
  风,往风的旋涡中心刮,越刮越毒。我们的头发和衣服被刮乱了,我们像一个个棋子似的,在船的甲板上弹跳不止。听说上头是一处小型观景台,我们一路兴奋着爬上去,看黄河入海。
  滩涂之上,野生的芦苇荡随处冒出来,每一棵都高举着一种比雪还白的花,不分东西南北地盛开着、怒放着,大风刮过,就像下大雪一样。好家伙,一下子就是15万公顷。尤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边,数不尽的芦花见证了黄河入海时那动人的一瞬: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想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儿地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在这个地方,大海把宽容留下了,黄河把野性留下了。芦花的母性,在这个时候也显现出来了:它们婷而不媚,挺而不屈,寒而不冷。
  船颠簸摇晃得厉害,站都站不稳,大风再那么一刮,谁都会担心自己一不小心被风刮跑了。我牢牢地抓住白色的铁栏杆,迎着大风呼吸。我们此行,是去看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感受一下大海的大和黄河的黄,可是,风多么大呀,黑蒙蒙、灰蒙蒙的水色中,黑色和灰色倒成了主导,哪里有黄?又哪里有蓝呢?
  不,我分明看到了另一副壮烈的面孔,那是至死都在愤怒中煎熬,不甘、不屈的黄河!连大海都敢冲撞的黄河!那河道,那怒吼,那九曲十八弯,那退潮后的河底的龙脊,是鐵了心的牛,是犟了性的驴,使出了浑身上下的劲儿,一股股,一阵阵,一声声,一天天,一年年,后浪追赶着前浪,一股脑儿朝死里冲……冲!这充满血性、义气的一个字,是黄河的秉性,是中国人的秉性!
  船开始“哒哒哒”着调头,回返,想必船老板看这鬼天气也悻悻然,也只得无功而返。不过,很多游客却盼望着好天气能突然出现,船老板回心转意。其中的一个朋友,穿西装、打领带、皮鞋贼亮,他拎了一部专业相机凑过来,也不说话,径自盯着我的脸,5秒钟,想从中寻找出一种遗憾的感觉来。因为他们都来自当地,只有我一个外地人,外地人看不到入海的黄河,难道不遗憾得要死?不过很抱歉,他连哪怕一丝也没有找出,后来偷偷藏起了自己尴尬的眼神,仓皇之间丢下我。
  其实,他不知道我此行的最大收获——我看到了一条喝醉了酒的黄河、咽下血牙的黄河、发了怒的黄河、冲向大海的黄河!他更不知道,正是因为黄河这种野性,这种大气磅礴的怒气,才繁衍出了一片片野性的芦苇荡,凝结成一个民族的血性……
  这一刻,我多想指着黄河口那么多野生的植物,把它们骨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讲给他听。从大河到大海,从一个烈女子般的芦花到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一路,到处都飘飞着芦花大雪,为什么芦花会如此不惧生死?为什么野生的力量会如此排山倒海、不可阻挡?答案只有一个:“怒从黄河来!”
  (作者蒋建伟,选自《西部文学》2014年第10期,有删改)
  思有所悟
  1.通读全文,请说说作者主要写了黄河哪两个方面的“怒”。
  
  2.阅读第五至八段,简要概括作者此行观景的“遗憾”和“收获”分别是什么?
  
  3.简单分析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蕴。
  黄河水裹挟着大量黄色的泥沙奔腾向东,迎面冲向一排排隆隆作响的蓝色海浪,蓝色几欲想要抱住黄色,黄色不停地向蓝色发泄着怒火,一个劲儿地拼命挣扎,直到渐渐失去了力量……
  
  4.联系课文《黄河颂》,简单谈谈芦花骨子里究竟蕴含着中华民族怎样的伟大精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18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