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共读,共写,共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系列课例回放
  上学期一开学,安排了读书活动。全班学生共读一本《柳林风声》的童书,边读书边写话。下面是本月在读写结合一系列探究的记录:
  1.3月3日,组织家长购买《柳林风声》一书。
  2.3月4日——10日,课内指导学生读课外书,从模仿开始。从圈圈生字,画画感兴趣的词语开始。读到感兴趣的句子,我们停下来,模仿写一写。例如:读到“‘哦耶!太棒了!’鼹鼠跳起来,撒开脚丫向前飞奔。”一句时,引导学生说说。上次我们班级跑步得了第一名时,你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学生骆远航写下来这样的句子:“哦耶!太好了!”同学们跳了起来,互相击掌,互相拥抱。读到鼹鼠看到奔流的大河时,再引导学生想象鼹鼠还会看到什么,学生又写下来:河边有一大片不知名的小花。矮得刚能没过他的爪子。小花在风中摇着,像在欢迎鼹鼠的到来。鼹鼠捧起小花闻闻这朵,嗅嗅那朵,陶醉在这片花海中。当读到鼹鼠与河鼠初次见面时,书中只写道了鼹鼠看到了河堤中的河鼠的样子,我又引导学生:“孩子们,此时,河鼠也正看着鼹鼠呢!那在河鼠的眼里,鼹鼠又是一副怎样的相貌呢?”一学生还机灵地提醒大家建议大家看插图来写。下面是一学生写的话:“河鼠盯着河边的那只又蹦又跳的鼹鼠已经很久了。近了,近了。终于看清他的面容了。一身灰黑色的毛发,发亮,发油。一对大眼睛像宝石般镶嵌在毛发中,挥舞着小爪子,尖如镰刀。哦,那是一只鼹鼠。
  二、探究反思
  (1)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之思考。想先说说为什么要研究读写结合这样的探究。因为在平常教学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课内时间不足,放任自流者居多,只布置不指导、不总结者居多。那么学生也就应付者居多。虽然每一个学期,都会向学生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现在家长也是非常支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但是,现状还是令人不满,阅读能力还是参差不齐。有的爱阅读,但是速度很快,浏览式的,只挑自己喜欢的科普类的阅读,此类男生居多。有的只喜欢漫画类、绘本类的阅读,不喜欢文字阅读。一来认的字不多,阅读有障碍,二来图画带来的刺激更具直观性。曾对本班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
  
  从上表可以看出,男生的兴趣有待提高,语文素养能力的提升有待加强。我们总感觉学生课外阅读像是一块璞玉。我们不去琢磨,学生应我们的要求回去看,但是没读到心里。没有读到心里,学生的写话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和限制。阅读晚势必写作晚,读写自古不分家,当然写还得从读进去开始。
  三、学生读写兴趣之思考
  首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和写话的兴趣。每天师生一起细读一两个章节,课内一起来交流。学生听着读着我们自己写的话,让它们感受到写话就这么简单。我们三月份沉浸在阅读带来的快乐和分享中。所以需要我们切磨。一个月共读了一本书,收获也是满满的。考虑到想象是学生写话的一对翅膀。因为是二年级的学生,我们要估计学生的识字和认知规律,只是依托《柳林风声》故事情节,进行小范围的拓展想象。因为《柳林风声》书中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而且故事情节历险刺激曲折,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写话训练也是找准故事的每一个点,书中有一个章节就是“雪中探险”,那我就对学生说,鼹鼠雪中还会遇到什么呢?請大家写写不一样的探险故事吧。写的《雪中探险》鼹鼠简直就是英雄的化身,学生的话语中,充满了了童真、童趣,甚至是正义满满,读来觉得一点也不比原著差一丝一毫。《柳林风声》读完了,又要求学生,写一个不一样的结尾,学生也是脑洞大开,凡是我们大人能想到的结局,都能在我班学生写话中找到。这个月来,一共进行了多次训练。训练也是由导——扶——放。从模仿童书中的有意思的句段开始,学生运用相同的句式,相同的标点,写出自己生活中相似的场景和经历,这个过程降低了学生写话的难度,对一二年级学生来说,照样子写话,能激起他们写话的信心和兴趣。到后来,同一主题写出与童书中不一样的经过,选择的训练点也很重要,小学生对历险都很感兴趣,叫他们写历险,100个孩子就有100种精彩的故事等着你。到最后的独立创新,经过5-6次的写话,学生写话快速成长起来,从标点到内容,慢慢变得流畅和完整。二年级多数孩子能写出400多字的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足以说明童书读写的训练是有效的。
  (三)读、写都需要一个影响的过程
  读书和习作都需要慢工出细活,都需要我们老师慢慢炖熬的一个研磨过程。读书能力的提高不是一点就通,也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低段小学生不喜欢阅读也好,不喜欢看书也罢,归置原因有千万种,我们老师心里有数,我们只探究一种原因,那就是我们老师的影响力够不够。我们知道低段学生模仿力是惊人的。在这样师生共读一本童书的活动中,影响那是无处不在的。学生有老师的引领下,一页一页地读,一页一页地圈圈画画,读读写写,学生看着,读着。老师怎样读写,学生跟着怎样读写,相信学生就会站在老师的肩膀上往上跳,向书中要知识。周边同学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每天都抽出几分钟交流阅读的感受,分享写话的快乐,在这样良好的交流氛围中,班中会写话的同学起着领先、榜样作用。大家对拿来范读的习作,都会报以掌声,无疑是对落后同学的一种激励和鞭策,更多的是实打实的影响。同一话题和内容,别人怎么写的,可能是一句话,可能是一个字,对没思路的孩子,就是一盏指路的明灯。在同一个话题中,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的火花碰撞,产生出咱们二(2)班的读写之花。
  在一个月的共读,共写中,我班的孩子们在读写能力上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从不会写,到敢写,再到乐写;从不爱看书,到逼着看书,到愿意看书,这一系列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都说一种习惯在尝试坚持六十多次后形成的,真期望再坚持两个月,与学生们共读、共写,共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31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