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在现代学徒制体制下建筑工程类教学及课程体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现代学徒制在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能工巧匠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高级技能,专业培养方面,学徒制能够进一步加强文化的传承以及人才的培养,先天的继承了原有学徒制的一些优势和特点,适合在现代企业发展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ax的过程中使用。对于高职院校专业教育而言,也需要能够积极构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加强教育改革,以保障高素养的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
  [关    键   词]  高职;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108-02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企业和学校深度融合为基础,以企业和学校共建课程为载体,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将企业的文化、管理、标准与培养人才的过程全面对接,形成教师与师傅对接、学生与员工对接、生产与教学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将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培训有机结合,能有效地解决高职教育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在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相关的实践与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学徒制在建筑工程类专业中的适用性
   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仪器设备,也需要使用到大量的计算机操作,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不单单需要了解到相关的理论知识,而进一步学习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相关仪器的使用,另外还需要依照其项目和工程的具体特点,适当地选择相关的操作方法,灵活的使用,这就需要测绘类行业的工作技巧和工作经验,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常用的一些软件和仪器的基本操作,然而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导致学生在独立上岗之后,出现很多失误很难独立操作仪器。
   在建筑类专业当中,实行现代学徒制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加强他们理论结合实际的水平,让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更好地对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进行理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企业学习的时候,学生可以对技术工人的工作步骤进行模仿,观察他们的工作技巧,这是传统课堂当中无法了解到的技能和知识,在对工人进行模仿和观察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一些社会行业使用的基本方法,接触建筑行业的一些新技术、新变化。如果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进行办学,首先需要对企业进行筛选,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在学校完成基本操作技能和基础理论的学习之后,到企业当中,在相近岗位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做好专项学习工作,让学生在同类企业当中的工作能力提高,让学生做到毕业就能够成为合适的技术人才。
   三、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未来就业选择范围较大。专业课程构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必须要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学校要能够结合学生个性化的工作岗位需要,设置具体的岗位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选择相应的岗位知识和技能,保障所选择知识与技能能够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这样才能保障高素养技能型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
   (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要保障专业课程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保障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必须要能够以培养优秀员工为依托,对专业教育课程设置进行完善。学校与企业一定要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能合作探究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策略方式,能够在现代学徒制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育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要建立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必须要加大专业课程改革,能够改变传统课程结构模式,在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对课程安排进行有效的规划。能够借助于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师傅的力量,开展专业教育活动和相关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根据具体岗位工作流程、职业要求、人才培养标准等对教育内容和教育环节进行不断的完善设计,不断完善高标准的、实践性强的企业专业教育内容,通过校企合作,推动教育体系的创新构建,促进学生的完善发展。不仅如此,学校还需要与相关企业和施工单位联合,确定合作流程,能够合理编制课程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思路方法,为一线技术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支持。
   (三)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托科学安排教学过程
   学校和企业要能够联合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能够以工学结合理念为依托,在职业岗位需求的指导下,落实双导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要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为主导对教学组织模式进行进一步完善,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安排和设计。在第一学年,学生主要在学校完成文化课程学习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任务。在第二学年,要能够落实工学交替的教育模式,实现校内专业技能基础训练和以学徒身份在企业跟随师傅学习实践模式的交替应用,在这种交替教学中,落实班组化管理,保障学生校内学习实践与校外学习实践的效果。第三学年,学生要以准员工身份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安排时间使学生进一步深化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通過这个环节的设计,保障学生专业理论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有效培养。
   (四)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    要保障高素养人才的培养、保障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成功构建,必须要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工作。通过合作,共同制定人才考核评价标准,要能够完善学徒责任制度,完善相关责任监督体系,并落实学徒工伤保险制度、合理报酬制度等制度体系。要能够基于企业用人需求,针对不同的课程建立不同的人才评价标准,能够完善评价方式,实现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的多种方式的结合,并要能够建立以学生能力、现场和职业表现为核心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评价考核方式,能够加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和监控,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以这种方式,保障高素养人才的有效培养。
   (五)推行“双证书”制度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构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需要能够实施“双证书”制度,通过这种制度,实现对现代学徒制学生身份的有效管理。落实双证书制度,需要在课程评价中,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要能够建立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这个第三方评价结构是由合作企业和技能鉴定机构组成的,通过第三方评价机构对现代学徒制学生进行岗位技能达标考核,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考评,要通过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实现学生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结合。学生在毕业后,相关考核成绩合格,才能得到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才能取得相关学历证书,以这种方式有效提升学生校内外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开展精诚合作,达成校企合作的一致性
   现阶段,专业的人才培养以现代学徒制为主导,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关系,就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校企联合招工招生、学徒培养管理制度、相关标准、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协议的签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技术标准、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制度、制定导师及师傅的职责待遇、落实学徒制责任保险及体检、三方信息通报制度、考核评价标准等各方面问题进行探究。校企双方要重点就企业接纳学生人数、保险问题、岗位问题、顶岗实习阶段的同工同酬问题等诸多方面进行有益探讨。校企双方要弄清楚现代学徒制的含义,开展精诚合作,不断完善学徒制教学实践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建设方案按步驟进行,严格要求学生学有所成,力争校企合作实现双赢。学校还应对行业、企业调研,需求调研等情况进行把握,然后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情况,结合学校专业开设情况及学生需求现状确定汽修运用与维修专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专业课程采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学生技术技能提升也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当然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项目诊断与改进体系将会对本专业现代学徒制项目的深入推进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蒋翠翠,孟国强,郭海龙.从学徒班反观现代学徒制的本土化实践路径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68-71.
   [2]姚东伟.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实训室建设途径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7,1(1):46-49,62.
   [3]陈和祥,徐随春,周志近.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8(16).
   [4]郭妍.认知学徒制视域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8).
  ◎编辑 尚思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32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