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极点,其经济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长江经济带在发展过程却面临着愈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对于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基于此,文章在分析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的各项影响因素基础上,并提出相应的环境治理对策措施。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状况。长江经济带拥有优越的地理、政策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工业企业驻扎,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口,这在促进长江经济带财富累积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桎梏了长江经济带的未来发展。如何兼顾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针的关键。
   一、长江经济带概述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部,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 。长江经济带可分为上、中、下三个流域,其中河源至湖北宜昌为上游区域,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游区域,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区域。长江经济带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产业、人力优势,水运交通方便快捷,淡水、矿产、农业生物资源储量丰富,吸引着海内外企业纷纷驻扎,长江经济带也成为我国著名的“工业走廊” 。
   二、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
  (一)产业结构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长江经济带两岸聚集着大量工业企业,其中主要分为两种企业类型:一种是以第二产业结构为主导的重工型企业,一种是以第三产业结构为主导的服务型企业,这两种不同结构类型的企业对于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截然不同。重工型企业很多仍遵循着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水平的粗放型生产模式,生产链条老化,生产技术陈旧,且很少具备完善的污染处理系统,生产所产生的工业污染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因此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环境污染。与此相对,服务型企业则多为清洁型企业,利用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高水平的集约型生产模式,以科技为导向,生产链条精简优化,生产方式灵活多变,在实现高产出回报的同时,很少甚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产业结构对于环境污染具有异质性,重工型企业会加剧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服务型企业则会抑制甚至降低环境污染。
  (二)城市化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较多的就业机会,这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长江经济带两岸城市人口急速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在促进城市经济财富增长的同时,却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跟上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原有的城市规划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城市居民的要求,城市处于盲目、无序的扩张之中。过量的人口不断消耗着有限的城市资源,同时每日排放大量的生活垃圾,却因为城市设施的不完善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这严重污染了长江经济带两岸城市的生态环境,加剧了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科技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的新兴经济发展基地,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前沿位置,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优化升级长江经济带两岸的产业结构,引进发展新兴高新技术类产业,淘汰传统落后的重工产业,实现两岸产业布局的新一轮革新,从而降低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可以优化长江经济带两岸的城市空间布局,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布局,确保城市以更合理的方式运行发展,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有完备的设施可以快速解决城市垃圾污染问题,从而降低城市污染。因此,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长江经济带的环境污染状况。
  (四)制度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长江经济带一直享有着优越的政策优势,国家、地方政府为了加速其发展,为其提供了很多的政策性红利。然而,部分地区政府为了加快本地区发展,过于急功近利,没有考虑本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其他限制性因素,盲目的引进企业,不断聚集外来务工人员,这对本地区的资源与环境都造成了较大压力。且部分政府为了快速实现本地区、本城市的增长扩大,加速财富的累积,大量引进了重工企业,并不顾城市承载力加大开发,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工业、生活污染,破坏了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
   三、对策分析
  第一,构建区域联防体系,相关部门责任明确。长江经济带各区域相关负责部门缺乏沟通合作,面对污染问题尤其是区域间的交叉污染状况,难以及时地形成一个统一的应对措施,这严重影响了污染治理效果。这就需要在区域间构建联合防治体系,在防治经济带污染过程中可以及时、高效地进行部署规划,落实治理效果,降低区域间的污染差异。
  第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快产业升级优化。扭转“重化工围江”现状,增加新兴技术企业是提升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科技创新力的支持。通过人才、技术引进,结合自身不断摸索,不断提升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入驻,另一方面能够优化升级部分传统工业企业陈旧的生产链条,降低环境污染。
  第三,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抑制经济过热发展。长江经济带流域两岸许多城市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忽视了城市本身的承载力与控制力,热衷于大规划大建设,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生态隐患。因此,城市政府必須根据自身实际承载能力,科学的进行城市发展规划,控制性的促进经济增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可持续性发现。
  第四,谨慎制定制度政策,坚持保障持续发展。长江经济带各地区政府与相关管理机构在制定本区域发展规划措施时,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在考虑本地区未来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各项制度措施。创造良好的招商条件,多引进高产出、低污染的高新技术型企业,提高重工型企业的进入门槛;加大对人才技术的投资力度。一方面引进外来人才、科技,另一方面培养本地区独有的人才技术,提高地区创新力与竞争力,努力构建生态城市、智慧城市,提高长江经济带整体生态环境水平。 (作者单位: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提升安徽省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基于产业价值地域分工的视角”(SK2016A0453);安徽新华学院校级一般项目“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2018rw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68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