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和幼儿园老师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理解和指导。但是家长和幼儿教师在沟通交流中,因为教育观念和思考角度的不同,常常存在分歧,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在家园沟通中,幼儿园教师如何有效和家长沟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方面的策略做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师;家长沟通;策略
引言:幼儿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是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的重要途径, 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然而,受家长和幼儿园双重因素的影响, 幼儿教师和家长沟通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开展途径。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园工作质量,而且对幼儿成长意义深刻。
一、幼儿园家长工作开展的现状
1.1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成效
1.1.1政策不断丰富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家长工作成为幼儿园的重要作内容,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十分重视家长工作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并且,很多学者对家长工作进行了专项研究,我国也出台并实施了家长工作的政策规定,为幼儿园家长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1.1.2.家长积极性不断提高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家长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对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参与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幼儿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亲自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去,自学幼儿教育相关知识,更新教育理念,与幼儿教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幼儿教育方法。
二、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沟通的作用
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思考问题,是人的一项重要智能。幼儿园作为孩子的看护者,担负着为家长教育孩子,发展孩子,帮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的重要职责。可以说,孩子在幼儿园中的一点进步,一点成长,都能为家长带去欣慰,让家长对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工作给予巨大的肯定。这既取决于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基础工作做得好不好,也离不开科学有效地沟通。幼儿的特点是对世界感知模糊,对人和事的感受和看法往往从自我出发,外在表现多以各种情绪为主,爱哭,爱闹,“不懂事”,调皮捣蛋等等。教师在管理和教育上,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耐心。面对孩子的“不懂事”,幼儿教师难免会出现各种情绪上的问题,可是又无法和孩子做到大人层面的沟通,所以幼儿教师和孩子的家长建立联系,既是工作需要,也是内在要求。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是被别人理解,正是这种理解构成了建立关系的基础。面对孩子各种调皮捣蛋的行为,哭哭啼啼怎么劝解也无效的性情,以及吃喝拉撒睡等没完没了的琐碎事情,
三、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存在的问题
3.11.关注话题不一致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与幼儿教师的关注点有些不同。幼儿教师喜欢从孩子是否调皮、是否听话以及生活中的成长等角度去与家长沟通,可对于有些家长而言,孩子的学习成绩才是他们关心的话题,于是就造成了,老师的反馈是孩子很乖,家长的询问是成绩怎么样的尴尬局面。
3.22.沟通非对称性
幼儿年龄小,自主意识不强,幼儿教师本应对所有的幼儿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班级孩子较多,幼儿教师精力有限,很难兼顾到所有孩子,从而对表现优异的孩子,或者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或者是家长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的孩子投以更多的关注。这种非对称性对待就会造成一些被动,家长无法收到教师的反馈信息,从而使得幼儿教师和家长间的沟通难以实现。
四、幼儿教师和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
4.11.必须了解家长的特点
幼儿教师家园沟通中的主要对象是孩子的家长,所以幼儿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是切实细致地了解家长的特点,摸清家长对孩子的各项意愿,做到心中有数。通常,影响家长来幼儿园配合幼儿教师工作的因素有很多,但在这些因素当中,时间是家长首先考虑的。很多家长都表示,虽然非常愿意来幼儿园看看自己的孩子的生活和成长情况,但是由于工作太忙,無法将这种意愿付诸实践。也有家长性格相对偏内向,客观阻碍了其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面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家长的工作性质以及性格特点做大致但是准确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共情建立理解基础。
4.22.和家长积极交流
交流是促进共情的重要措施。幼儿教师一定要和家长解释清楚来园配合工作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价值,让家长认识到因为时间少或是性格等原因不来幼儿园对于孩子发展的不利之处,以及时改正。要让家长了解到,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不仅能丰富孩子的交往范围,使孩子扩大认识社会的视野,有利于孩子社会人格的充分发展,而且家长主动参与,还可以加深孩子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安全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共情的产生和增强创造条件。
4.3.和家长设定共同的目标和内容
幼儿教师要欢迎家长来园参与配合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并为来园创造各种条件。为了促进共情,教师可以为热心且愿意配合工作的家长提供发挥展示个人特长的机会。比如向家长征集民间游戏,由家长来指导孩子游戏的玩法,让家长当老师,给孩子讲解或表演,或者通过家长与孩子参与各种玩具制作等一系列活动,让家长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为家长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从中体验幼儿教师工作的伟大和不易创造可能。同时,毕竟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幼儿园教育的专业经验,教师在活动前,要帮助家长分析活动的目的、发展意义及活动的形式、内容的组织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等,防止发生意外,既体现了幼儿教师对孩子和家长的关爱,也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教师工作的性质,完全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和成长着想,有利于共情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家长要想为自家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其各方面素质的良好发展,单单依靠幼儿园的力量是不够的。在幼儿教育、成长过程中,幼儿家长要在幼儿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摆正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态度,认识到家长工作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进而通过自身素质的完善、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等措施来实现家长工作水平的提升。进而结合幼儿园教育的开展共同促进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良好开展。
参考文献
[1]石香云.幼儿家长教育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7(18):208-209.
[2]逯行,李芒,喻凡,等.教育游戏家园共育模式下幼儿能力培养实验研究——以“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加减运算能力培养为例[J].数字教育,2016,2(4):14-22.
[3]何东云.家园共育视野下早期阅读活动的教师角色定位[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2):64-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7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