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数形结合巧解化学题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化学解题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化学解题中,运用数形结合能够快速找出题目中的化学原理、解题条件和解题规律,从而达到高效解题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数形结合;解题
  在高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化学解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高中生的化学解题能力不强,那么,就不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一些同学在解化学题目的过程中,总是不善于采取有效的策略,导致了化学解题的低效化现象。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化学解题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解化学题目的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能够达到高效解题的目的。
  一、运用数形结合,找出化学原理
  进入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已不单单是分析化学方程式,重点已转化为要求学生对方程式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简化数量关系和图形分析,来进行有关物质数量的求解。而从化学学习中,我发现很多化学原理可以利用题目“数”与“形”的对应关系进行理解。故而我们所需要的教师课堂指导就是带领我们对不同元素的化学意义进行分析,并理解图形中关键位置的含义,以便我们能更有效地挖掘出化学原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下,同学们就会经历化学思维的探究过程,从而在实践中已更直观地形式有效地理解抽象知識。
  在求解化学问题中,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效地促进我们的思维,在遇到一些配有辨识度高的图形的问题中,求解起来更加简便。针对这类题型,首要任务就是弄清题意,在明白其化学原理的基础上,找出求解思路完成对问题的解答。
  二、运用数形结合,找出解题条件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老师在教学中也常常是引入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引导我们理解其平衡关系。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在图形的帮助下,对化学反应的各阶段产生更直观的感受,进而找出求解对应问题需要的关键信息。最终在这些信息的帮助下,利用个人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实现对化学平衡问题的有效求解。
  以学习《化学平衡状态》一课为例,同学们以前的化学基础没有与之相关的内容,所以大多难以对其抽象性产生较好地理解。所以很多教师就会通过v-t图的方式,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反应速率,以此来帮助我们对化学平衡状态进行理解,以达到对题目含义深刻理解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掌握数与图的关系。有了图形的直观辅助,同学们就可更有效地分析数量关系,进而弄清正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的条件。如,“N2(g)+3H2(g)2NH3(g);ΔH<0”的反应在一段时间后,其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而逆反应速率却在增大,当二者速率相等时,达到平衡状态。很多同学往往会认为平衡后,就不再有化学反应进行了。其实不然,在图形的帮助下,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平衡状态下,化学反应仍然没有停止,而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化学反应。
  三、运用数形结合,找到解题规律
  在高中化学题目的解答中,老师一般会引导同学们结合数形结合的方法,让我们联系已有的化学知识去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同时准备与之相关的图形来将抽象的化学原理形象化,让我们能在解题中实现更好地运用。把图、数量和知识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以数解形、以形助数”的效果。在数形结合的应用中,不光体现出图形形象的特点,也兼顾了数量关系的精确性。
  下面,举一个关系容量瓶误差的例题进行阐述:仰视容量瓶,会使实际液面高于规定的液面,导致溶液体积增大,在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会使其浓度比规定的低;俯视容量瓶,会使实际液面低于规定的液面,导致溶液体积减小,在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时会使其浓度比规定的高。
  对于容量瓶的使用,如果没有平视液面,就会导致读数不准确,这就会增大我们进行误差分析的难度。只有在清晰地错误示范的指导下,我们才会对读数误差产生更形象地理解。
  (1)如果图为俯视读数的情况,其结果是使得所配溶液浓度高于规定浓度;
  (2)如果图为仰视读数的情况,其会导致溶液体积增大,使所配溶液浓度低于规定浓度。
  事实上,对于容量瓶定容的问题,一直是我们容易混淆的地方。老师在教学中会通过对规律进行提炼,得出“俯大仰小”的规律,以期我们达到更好地掌握,但是这一规律并不是通用的。而数形结合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对这一问题的不同情况产生更印象地理解,从而准确地分辨出不同读数的误差结果。
  总之,从以上分析来看,数形结合法对解决高中化学解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探究化学原理时,要把图形与数字相互联系,以便更好地把握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为后续有效地分析打下基础,从而在求解中实现更直观地理解。在培养个人数形结合思想的过程里,亦可推动个人的逻辑思维的发展,为抽象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供思维基础,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能更快地理解题目条件,这对综合素质的发现而言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85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