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意义出发,分别从学生自身原因、教师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 学风建设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25-01
一、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意义
1.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
高校的首要功能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质量主要表现为人格健全、知识与能力结构完善、富有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加强优良学风建设,对引领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勤奋刻苦、严谨朴实、团结创新的品格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是加快高校发展的迫切需要。
优良的学风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也是学校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的根本体现。新常态下,高校的办学质量已经成为高校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有质量、有特色的高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建设良好学风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加快高校发展就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
3.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严谨的学风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技能、自觉培养各方面能力的保证,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所以,学风的好坏影响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高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1.学生自身原因。
目前很多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抱着“六十分万岁”的心态,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的目的,缺少对学习的热情,缺乏学习的动力;同时有一部分学生,到了大学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能做到自觉自律,组织纪律观念相对淡薄;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受到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急功近利、好逸恶劳,不能静下心来学习,缺少刻苦奋斗的精神。
2.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成型成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新形势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风盛行,大学生通过网络、新媒体等渠道接收到这些信息冲击之后,思想容易受到影响,从而间接的影响到了高校的学习风气。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以及就业前景的不明朗使得很多学生开始质疑在这个拼爹时代之下,学习的意义以及价值,从而逐步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不良教风催生不良学风。
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不仅学生受到的诱惑越来越大,教师所面临的压力和选择也越来越多。教师对学生而言起着示范引领的作用,但是随着很多高校对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机制,使得很多教师一心搞科研,不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忽视了学生很多的不良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有很多任课老师照本宣科,不注重课堂的吸引力,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得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并且很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做到立德树人。
三、关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建议
1.规范管理,多管齐下,切实做好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各项工作。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做到以教风带学风,以管理促学风,以服务助学风,以环境育学风。加强学风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作用,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氛围,坚定不移地担当起保驾护航任务。教务部门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教学监督评估体系和目标责任制,引领广大教师主动向古人学习、向国内外同行学习,积极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生动性,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学工部门需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引领辅导员和班主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自觉提升综合育人能力,加强对学生的目标引领和价值观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好学业和生涯规划,走好人生的关键步。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浓郁的“教师善教”的良好氛围。
2.加强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广大同学来说,要进一步认识到大学阶段的关键性和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在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奋斗目标的基础上,转变学习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在勤学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思路和方法,真正做到会学、乐学。为此,大学生要积极倡导、大力弘扬“学风建设我参与,建好学风我受益”,充分发挥自身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大学生应通过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锤炼品格等夯实人生和事业发展的基础。
3.发挥学生骨干的示范作用,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
要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一方面要通过典型引导、示范带动,积极发挥朋辈教育在加强学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积极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在道德和学习上都能起到榜样带头作用,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要多开展学术活动和讲座,并且扩大影响,让学生感受到高校浓厚的学术风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心。
参考文献:
[1]张佳.高校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4.
[2]杨晓东.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5.
作者簡介:
李琳琳(1990-)女(汉族)江苏苏州人,硕士学位,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政管理。
孟劼(1990-),男,江苏苏州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