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真相时代大学生思政工作嬗变与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后真相时代”的到来,而后真相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思政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大学思政工作者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变化,迎接挑战,提升大学生思政工作成效。本文分析讨论了后真相时代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嬗变路径:信息环境从保守到开放、信息渠道从单一到多元、信息内容从简单到复杂,并探讨了优化策略:一是要提升大学生审辩能力;二是要培养大学生新时代媒介素养;三是要加强新媒体宣传阵地的建设,提升其在大学生中的话语权。
  【关键词】后真相时代 大学生思政
  【中图分类号】G206;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76-02
  高校大学生是新媒体平台的主要使用者,他们熟悉并善于运用新媒体来获取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的信息改变了他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后真相时代,大学生应当学习理性使用新媒介提升自己,运用批判性的眼光审视媒体,抵制一些情绪煽动大于理性分析的内容,积极面对后真相时代的各种挑战。为此,研究后真相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嬗变路径与优化策略,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意义深远。
  一、后真相时代大学生思政工作嬗变路径
  1.信息环境从保守到开放
  随着移动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获取越来越方便快捷,越来越自由。大学生是时代发展的受益者,但也承受着发展带来的伤害。他们是新媒体的使用者,也被新媒体主宰了。对思政工作来说,一是学生过度依赖新媒体,容易被影响甚至误导,社交媒体使用的新技术打破了空间和地域障碍让人们便于交流。
  2.信息渠道从单一到多元
  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对大学生视野扩展、知识面扩大有很大帮助,但存在难以把控的问题。从思政工作的角度出发,互联网、移动端等新媒体平台提供了新的宣传阵地。平台多了意味着大学生思政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学会平台使用方法,还要掌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内容展现方法。
  3.信息内容从简单到复杂
  新媒体的发展拓展了信息渠道,拓宽了大学生视野。新媒体凭借着其明显的优势已经发展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媒介形态,新媒体当中所蕴含的多元思想也在强势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其影响作用不容忽视(张桢,2016)。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大大加强,过去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政教育模式无法适应当前后真相时代的工作要求。信息内容的自由交流、自由表达也對思政教育带来了较大冲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趋于平等,向互动交流模式转变。
  二、后真相时代大学生思政工作优化策略
  1. 提升大学生审辩思维
  新文盲的标志之一,是缺乏思辨能力,盲目接受外来信息(南桥,2017)。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候,如何正确、合理使用麦克风成了重要的议题。“审辩思考”是中外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议题。高校要更加重视大学生审辩思维的培养锻炼,只有自身提高了思辨能力,在面对众多信息的时候才能独立思考,保持理性。高校应通过课堂、讲座告知学生要主动寻求多方信息源,面对网络社群中爆发的信息,不能只接受一方提供的消息,对不确定的消息保持怀疑的态度,并且做到不随意传播,不在朋友圈、微博能社交媒体上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
  2.培养大学生新时代媒介素养
  当代大学生应该善于使用新媒体,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媒介,主动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挑战。高校应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积极迎接“去屏障化”、“去身体化”和“去中心化”等挑战,从深化理论研究、培养师资力量、搭建实践平台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陈永斌,2014),开设大学生媒介道德讲座课程,让学生了解网络道德规范和相关法规制度,利用各种媒介平台,要把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纳入新生素养教育过程与常规工作中去。
  3.加强新媒体宣传阵地的建设,提升其在大学生中的话语权
  在信息消费快餐化的今天,学校官方媒体在大学生心目中是有很高地位和很大影响的,学生忠诚度较高。后真相时代,真相的缺位主要是权威和公信力的缺失。学校官媒要加强对价值传递的把控,以核心价值观整合多元表达,形成以践行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校园新媒体氛围(张婧,2016),积极进行舆论引导,将学生意见引入到同一个方向上,真正做到传播主流声音、弘扬正能量、维护校园稳定。建立起一个公正良性的媒介平台决不能一蹴而就,除了高校要承担其引导责任,媒体也应该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陈孟达.“后真相”时代大学生对台湾人的刻板印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2]南桥.后真相时代,教育学生不做信息文盲[J].当代教育家,2017(11):78.
  [3]张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探析[J].高教探索,2016(02):118-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