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作学习,体育教学的催化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是在教师主导下,小组研讨、合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法。其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会学生与人相处的道理,让学生学会关爱,学会团结,这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的教育觀念。
  关键词:合作学习;体育教学;创新;陶行知教育理念
  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可见集体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体育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各个项目都能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动力。然而光有动力是不够的,只有有了集体的互助合作、拧成一股绳的精神,才能使这股动力变为实际力量,取得胜利的果实,随之将这种精神渗透到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中。合作的精神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它是个体在后天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合作精神应该从孩子的意识和思想形成开始就进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让身心活跃好动的孩子都喜欢这个科目。其实,体育教学不但能够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更能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品质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一、正视社会现状,关注合作学习
  陶行知先生的“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都体现了教育应让我们的孩子学会珍惜生命、关爱他人、适应社会、创造自我的思想。而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的居多,在家里倍受宠爱,导致其个性缺陷越来越严重。大部分孩子在家中是“小公主”“小皇帝”,唯我独尊,自私任性,漠视生命,缺乏爱心,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遑论较好地融入到集体的熔炉中。而作为一个自然人,其一生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集体,离不开分工协作,若缺乏了合作精神,被淘汰将是必然结果。失去面对学习、生活、工作的勇气与信心事小,若心理产生疾病,如马加爵、药家鑫之流危害他人,危害社会则事大。所以,我们必须让孩子从小学会合作,学会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学会与他人分工协作,分享合作的胜利果实,在合作中养成珍惜、关爱、创造的品格。
  二、合作意识的形成
  (一)丰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合作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是教育的源泉。”要让孩子形成合作意识与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孩子体会到合作的乐趣。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多开发合作性体育项目资源,多以游戏竞赛为主,多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发掘教材,从沟通了解中变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笑声、加油声中体验什么是合作——合作就是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做好一件事;合作能够使自己进步,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如在跑跳类教学中,教师可以目标统领内容,让孩子们自主分组,通过各种方式的接力赛来进行教学,在游戏中,以小组的形式来比一比哪组的孩子创设的方法多、配合得默契;在跳跃类的教学中,应多创设学生爱玩的障碍情境。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乐趣中逐渐认识了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到合作给自己带来的成功,从而逐渐形成合作的意识。
  (二)及时表扬,让学生在认可中强化合作意识
  有句话说得好:“表扬是加法,批评是减法。”在孩子初步品尝到合作的甜头时,我们应给孩子们一场表扬的及时雨,在孩子心里扬起合作学习的风帆,通过鼓励的语言让孩子铭记合作学习带来的进步与成功,让他的努力与付出得到认可。如在一次“换物接力跑”的练习中,一个体形稍胖的孩子慢悠悠的动作引来了其他孩子的嘲笑,老师的一句“没关系,老师觉得你很棒,因为你坚持到底了,你战胜了自己!”让这个沮丧的孩子抬起了头,让那些窃窃私语的嘲笑声戛然而止,课堂顿时安静了下来。当老师再次安排换物接力小组比赛时,这个孩子在比赛中没有再听见嘲笑声,而是队友们一阵阵的加油声,这让他又重新找回了学习的自信与乐趣。比赛结束,老师逐个点评了每个组孩子的表现,都送出了一句鼓励的话语。孩子们都得到了需要的肯定,表现出再来比一次的愿望。无论孩子的合作成功与否,老师及时送上鼓励与表扬,孩子都会得到满足,铭记合作的意义。
  三、合作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一)科学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笔者曾经在一节课中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拼字接力的游戏中,第一次,老师只讲了规则,没有给孩子们方法上的指点,于是孩子们只知道要合作,每个人都要认真,互相没有分工交流,结果没有一个组完成任务。第二次,老师给了他们提示,根据要组的字,先给每个人分工,再让他们合作。经过点拨,孩子们顺利完成了任务。在总结中,孩子们明白了光有合作的热情还不够,还要讲究方法,这样才会完美。
  (二)放扶适度,让学生在实践中乐于合作
  陶行知先生说过:“如果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将儿童的创造力释放出来。”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才能水到渠成。在合作中,有了意识,有了方法,有了动力,也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如果这时老师限制了孩子们合作思考的空间,给他们的时间、空间加上铰链,那么这股东风就刮不起来了,等于给合作上了一把锁。所以我们更应该适时放手,释放孩子们的创造力,让孩子们在已有的学习经验上创新学习。如在一次“换位扶棒”的游戏中,我让全班的孩子围成一个圆,控制好适当的距离,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哨音响起后,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失败率超过50%。我百思不得其解,一直认为是学生没有领悟要领,做得不好。后来,前辈的一句话点拨了我:“你约束了孩子们的时间、空间与思维,虽然将他们都控制在了视线范围之内,但是却失去了教学本质,孩子们既没有体会学习的乐趣,也没有从中学会思考。”于是我改变了策略,告诉孩子们游戏的方法与注意点,让他们自由组合,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当他们出现错误时,以问题、正误示范的形式引导他们自己发现解决问题。我发现孩子们学得更投入了,课堂的氛围瞬间燃爆;他们还在自由的氛围中玩出了创新,由三个人的组合,变成四个、五个甚至更多,方向的改变方面也玩出了新意!这样的放权,还思考给学生,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自主探究,不但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而且还让学生学会了学习,增强了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与学正验证了陶行知先生说的“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合作是手段,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才是价值所在,它是民主精神、团队精神和力量的表现,是成功的重要条件。有人说“团队精神是学校体育的灵魂”,一点不错,从大的方面说,它更是振新中华的力量。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合作。新课标的实施并非让教师无所作为,而是大有作为。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设计与创造合作学习的情境。教师既是教育者,充分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合作者,全身心地与学生合作,做好合作的表率,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到自己的成功与小组分不开,小组的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与成功,产生“荣辱与共”之感。其次,教师要把合作精神渗透到整个学校体育中,诸如课间操、课外活动、竞赛活动等皆是教学的延伸与验证,如此,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和行为习惯、团队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才能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得到发展,这也是合作学习的最高目标和终身体育的目的。
   (责任编辑:韩晓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14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