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体差异,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尝试找出不同文体作品的特点,然后思考该怎样展开朗诵,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在诵读童话时要体现出趣味感,在诵读诗歌时要展现出意境,在诵读记叙文时要读出启迪,在诵读文言文时要融入情感。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诵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体差异;朗读能力
学者曹文轩认为朗读是让学生喜欢阅读的最好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朗读的确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朗读必须建立在朗读者积极朗读的意愿之下,它能促使朗读者积极主动地感受作品,理解作品,探究作品,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生命的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内容。然而,在朗读教学中也能发现一些问题,朗读教学多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够多元化,指导的方式不够具体,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思考了怎样能更具体而多元化地指导学生展开诵读。笔者认识到由于文体的不同,诵读应该呈现出来的效果其实也是不一样的,所有笔者在教学中就尝试引导学生基于文体的差异性展开诵读,这样能让学生更具体地了解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更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进而提高自己的诵读水平。
一、童话,讲究趣味
童话是一种能展现出童趣的作品,在指导学生诵读童话作品的时候我鼓励学生尝试读出趣味。学生尝试将自己融入到童话角色中,带着表演的性质展开诵读,学生尝试想一下,该童话中的角色为何会这样说,其内心想的是什么。这样能将学生带入到童话的语境中,进入到多元的角色世界里,从而体会到童话的趣味性。
五年级上册第5课《坚定的锡兵》是一则感人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条腿的锡兵战胜了很多的困难,最终回到跳舞姑娘的身边,展现了锡兵身残志坚、坚强不屈的精神。在指导学生诵读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鼓励学生围绕童话的特点展开诵读,尝试体会其中的情趣。有学生在诵读“她还能在那儿站多久呢?她身体那么柔弱,—定需要我的保护。我一定能够回去的,主人一定会来找我的”的时候,没有什么情绪,没有体现锡兵的情感,笔者则启发学生思考:“锡兵自己遇到了那么多的危险,但是心中还是想着姑娘。他能保护姑娘吗?在说到主人的时候,他会有怎样的感情呢?”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尝试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读出了几种不同的语气。在读到“她还能在那儿站多久呢”的时候体现出了一种担心的语气,在读到“她身体那么柔弱”的时候,体现出一种爱慕的语气,在诵读到“—定需要我的保护”“我一定能够回去的”的时候语气变得更为坚强,在读到“主人一定会来找我的”时又体现出一种撒娇的语气,展现出一个玩具该有的状态。这样就能更好地展现出童话的情趣。
学者王崧舟认为要注意朗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朗读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朗读者,是让朗读者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童话是一种能很好地体现童心的文体,所以是十分适合学生展开诵读的。笔者鼓励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情趣,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诗歌,感悟意境
诗歌之美主要体现在诗歌的意境上。笔者在鼓励学生诵读诗歌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抓住诗歌的意境,尝试体会诗歌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展现出意境。在学生读到诗歌中某些意象的时候,笔者还鼓励学生尝试在头脑中展开想象,尝试想象一下该意象是什么状态的,然后思考一下怎样能在诵读的过程中体现出该意象的状态,展现出意境之美。
在诵读六年级上册第16课《古诗三首》的《竹石》的时候,笔者鼓励学生先掌握诵读诗歌的节奏。在诵读前两句的时候采用的是“二二三”的节奏,诵读第三句是“四一二”,第四句是“二四一”。这样就既能体现诗歌的特点,又能结合其内容体现节奏。此后笔者又鼓励学生在诵读的时候体会一下诗歌的意境。“这首诗歌展现的是竹子,作者想要通过竹子这个意象体现出什么呢?”学生有所感悟:“作者想要表现的是竹子坚定不移的意志。”“那么怎样才能在诵读中展现出这种意境呢?”学生提出:“每一个音节都要读得短促一点,这样能给人强有力的感觉。”笔者鼓励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感受诗歌的意境。
学者吕叔湘认为语感就深藏在诵读的过程中,因为真挚的情感就是深藏在文字中的,当诵读者通过诵读将其释放出来的时候,就能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诵读诗歌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意境,其理解在诵读中逐渐强烈,在朗读中慢慢内化,进而体会到诗歌的意境,积累语感。
三、记叙文,获得启迪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记叙文,它们都是记录人物、记叙事件、描写景物的作品,看似写的是生活中简单而平凡的事情,但是若细细品味的话,就能咀嚼出其中的深味。笔者鼓励学生一边诵读记叙文,一边尝试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作者想要体现怎样的思想,这样能让学生体会到记叙文背后所隐藏的内涵,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
在指导学生诵读五年级下册第7课《珍珠鸟》的时候,笔者鼓励学生一边诵读一边体会其中的情感,尝试思考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要怎样读出一种惊喜的感觉呢?”学生采用抬高音调、倾注情感的方式体现出作者的欣喜感。“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学生在诵读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变得舒缓,读出了作者的情感,给人轻手轻脚的感觉。笔者鼓励学生思考:“作者想要表现的是什么呢?”学生提出:“作者想要表达人和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那么怎样在诵读的时候体现出这一点呢?”这样的诵读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启迪。
学者曾祥琴认为朗读就是试读和听读的结合,吸收和表达的统一。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借助声音参与创造。在诵读记叙文的时候,学生通过诵读展开吸收,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手法,了解怎样才能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尝试将自己的理解通过语气语调的变化凸显出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四、文言文,融入情感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开始尝试接触简单的文言文作品,这些作品往往语言十分精炼,文字优美,写出了古人的思想境界,體现出了很强的感染力。然而由于文言文语法、词汇和现代汉语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很难理解文言文作品。笔者鼓励学生在整体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展开诵读,并尝试在诵读的过程中将自己融入到作者的思想中,用充沛的情感表现作品的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10课《两小儿辩日》人物栩栩如生,且展现了知识无穷和孔子实事求是、大胆探索的精神。笔者鼓励学生在初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诵读,并鼓励学生思考人物的情感。“在读到小孩子的话时,你觉得要体现出怎样的状态呢?”学生提出:“我觉得要体现出一种天真的感觉。”还有学生提出:“要体现出小孩子较真的感觉。”笔者又提出:“当小孩子说到‘孰为汝多知乎’的时候,你觉得孔子是怎样的态度呢?他会生气吗?”学生意识到:“孔子不会生气,因为他觉得小孩说得有道理。”学生在整体诵读的时候体现出一种轻松而活泼的感觉。
朱熹在《朱子读书法》中提到:“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的确如此,“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虽然难懂,但是若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的话,就会逐步形成文言文的语感,进而积累一些文言文的语法知识,了解文言文的词汇特点,体会古人的情感,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就会有所提升。
在指导学生展开诵读的过程中,笔者尝试采用基于文本展开指导,让教学方法更为具体化,让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学生不仅能掌握各种诵读的方法,同时还透过诵读了解了各种不同文体的特点,提高了自己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田彦彬.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微[J].神州印象,2018(5):110-111.
[2]孙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7):74-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28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