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中职学校主要培养学生具有某一工作专业能力,在校期间,指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参与实践技能训练,进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作为一名中职学生,需具备职业道德,拥有健康的身心,拥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等。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应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路径。
  [关 键 词] 中职;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156-02
  从现阶段来看,部分教师在中职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人才培养效果不太理想,不能够满足社会和行业对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为提高中职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教师应注意积极探求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方法,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确保人才培养成效突出。
  一、中职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现阶段,中职教师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逐渐表现出了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到了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在培养目标上,中职教师始终贯彻传统模式的理念,甚至沿用普通高中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且不注重突出中职学校的教育特色,就此显现出低效的人才培养问题。其次,在校企合作方面,很多中职教师缺少校企合作意识,不注重给学生创造更多岗位实习机会,令学生在缺乏广度、深度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始终达不到专业上的成長。再次,部分教师不注重了解环境工程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不注重结合环境工程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对学生实施教育,促使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快速融入岗位工作中。最后,部分中职教师在心理健康和素质发展教育方面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笔者建议,中职教育应结合中职学校教育特色积极创新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些可行性的专业人才培养办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专业成长环境。
  二、中职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确定培养目标
  中职教育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以适应社会需求定位为目标,确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中职教师在中职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可秉承“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实施“生活德育”和“教学做合一”的改革思想,确定如下几个人才培养目标。
  1.围绕知行合一、德能兼备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围绕本班学生毕业就业率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找到工作。
  3.围绕社会发展需要合格技能型人才这一种情况,积极探索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方法。
  中职教师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了解行业当前和未来可能需要的人才,以此为依据,定位好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逐一确定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并以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为终极目标,设计好人才培养方案主线,真正取得高效的人才培养效果。
  (二)加强校企合作
  中职教师在环境工程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落实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承接企业岗位外包”“实训—就业”“一体化教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在“承接企业岗位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教师要事先了解行业运作流程和一些企业管理经验。然后,适时调整人才培养中的专业知识教育,让学生既熟悉专业知识,又能够清楚掌握到行业运营状况。“实训—就业”一体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中职教师以就业为导向充分运用好企业优势资源,为学生争取一些实践锻炼机会,令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发展。比如,中职教师在“实训—就业”一体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下,可将人才培养周期设定为4个月。确定好时间周期之后,分解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任务:(1)制定人才培养教学计划;(2)做好中职学生的教育动员工作;(3)做好校外实习教学的对接工作;(4)做好实习总结工作;(5)做好学生的实习安排。然后,以多元化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评估学生的实训成绩,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工作岗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中职教师应积极学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接受现代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然后,对学生实训方面加以指导,并保持与企业内部骨干人员的联系,要求企业骨干成员担任起学生“师傅”的角色,为学生布置一些工作任务。总之,校企合作有利于提升中职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中职教师应提高对这一方面问题的重视,为学生争取更多岗位实习的机会。
  (三)强调自主学习
  一个优秀的环境工程专业人员必须是一个“百事通”,因而,中职教师在中职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可促使学生全面了解环境工程行业的点滴。同时,中职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件演示、观察现象、回温旧识学习中,实现知识技能的拓展。比如,在人才培养中,中职教师可围绕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包括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工程要求、素质要求等。然后,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平台。如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素质拓展平台,引导学生根据未来就业方向展开自主学习,吸取更多专业知识,成为专业人才。
  学生厌学是当今职业学校最普遍的问题,厌学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这一种情况,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应注重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偏重于传授课本知识,围绕“活力”这个关键点组织学生在玩中学、交流中学、发现中学,在自主学习中充分感受到专业知识学习的美妙之处,获得愉悦且成功的学习体验,最终增强对专业知识学习的自信心,乐于学习专业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人才。比如,“小课堂”“管理演习”“模拟训练”等专业课堂教学模式都有助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一名中职教师,要想把中职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专业人才,需要让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拥有“经历”和“体验”,并注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令学生知识、技能方面得以更好的发展。   (四)创新课程整合
  在中职环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取得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中职教师应以岗位能力为依托,创新课程资源,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比如,在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时,教师应逐一完善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专业课的模块化教学、职业心理辅导、职业规划指导、实践能力训练指导等。其中,在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中,中职教师应参照“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吸收国外一些先进的执教经验,遵从层次性、实用性原则,丰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内容先进且适用性强的课程体系方案。在教学计划上,中职教师应适应行业技术发展情况不断更新课程的设置,令学生能够学习到最新的知识、技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具体实施期间,中职教师应将专业课教学内容分为单元模块、多元模块、“模拟车间”工作模块三大板块,并结合“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为学生设计一些课堂学习任务,发展学生的专业素养。在创新课程整合的基础上,作为一名专业的教师,还应懂得育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测评,帮助学生疏导心理压力。在职业规划方面,中职教师应教会学生坚定自己对职业的忠诚,为自己制定一个恰当的职业规划,始终走正确的职业发展道路。
  (五)关注心理健康
  中职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方面进行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中职学生年龄一般是在15~18岁,他们心智发展尚不成熟,中职教师可依照“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理念,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在课外设置“亲情聊天室”“留守学生之家”等,幫助每一位中职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让他们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比如,中职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组织学生一起诵读《我能行》篇目,内容是“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让他们自己肯定、认可、接受自己。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中职教师要试着做到热爱、理解、尊重、鼓励、信赖学生,有意无意地向学生透露自己的期待,鼓舞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此外,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应做到尊重全体学生,包括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陷的学生,并注意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平等对待不同的学生,给学生提供平等的上课提问、担任班干部的机会。
  作为合格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因而,中职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采取各种措施端正学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六)重视素质拓展
  新得的方式为学生分享合格专业人才道德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又如,教师可把社会视为学生德育发展的“拓展区”,为学生组织环境保护活动、社区义诊活动等,让学生在社会体验活动参与过程中慢慢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努力成为有责任心的专业人才。另外,中职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应以实践德育为载体,促进学生德育方面的良好发展。比如,在班级里组织一些小型的“诚信伴我成长”“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实践活动,规范学生的德育养成,为学生成为专业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可知,现今中职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不太理想。针对这一种情况,教师应注意创新中职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确立一个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积极落实校企合作计划,依照岗位能力需求,对学生实施教育。同时,通过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心理健康、素质发展方面的教育,把中职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取得高质量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新胜,郝丽娜,周琳.浅谈中职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2011(5):149-150.
  [2]韦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职就业导向与升学导向的探析[J].考试周刊,2017(53).
  [3]赵彦玲.浅谈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价值工程,2011,30(36):246-247.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4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