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文体特点,培养语用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文体特点展开学习,这样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针对记叙文,可以抓住其中的动词展开分析,针对神话作品,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针对古诗词,可以提供拓展资料,引导学生抱着知人论世的态度展开阅读。这些方法都结合文体特点展开,能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 文体;语用能力;小学语文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陈先云提出了文体意识,认为语文教育改革的特殊问题就是忽略了文体意识,不管教授怎样的文体,都按照记叙文的方法来教学,这样的教学会影响教学效果,而我在教学中就避免了这一点,尝试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展开教学,这样就能起到优化学生学习效果的特点。
  一、抓取动词,指导生动叙事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记叙文所占比率比较高,所以我首先研究如何针对记叙文设计教学方法。我尝试引导学生从内容的理解走向写作意图的领会,促使学生把握其叙述的方式。我鼓励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动词,然后尝试分析作者为何选择这些动词,它们如何形象化地展現人物形象的特点。这样学生就能将动词作为切入点,理解记叙文的叙事如何才能变得生动活泼。
  在学习五下第17课《爱如茉莉》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抓住其中的动作进行分析,尝试感受其中的真情。如可以让学生阅读“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找出其中写得好的动词,并说说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如有学生提出:“‘紧握’说明爸爸十分担心妈妈,所以就算是在睡梦中还是会握紧妈妈的手,生怕两人会分开,这体现出了一种舍不得的感觉。”又如可以让学生读读“便直奔医院”,说说从“直奔”中能感受到怎样的情感。有学生提出:“‘直奔’这个词说明爸爸非常关心妈妈的身体情况,所以别的什么都顾不得了,只想快点知道妈妈的身体情况。”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发现精彩的记叙文中往往会有作者精心选择的动词,作者用这些动词展现出了生动形象的人物,甚至能起到体现情感、表现性格的特点。
  除了动词比较有特色以外,在记叙文中还有一些地方是比较有特色的,如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我在教学中也尝试指导学生挖掘这些部分展开分析,这样学生就能逐步认识到阅读记叙文的关键点,其阅读效率也会得以提高。
  二、放飞想象,讲述神话故事
  在小学课本中还有不少神话故事,在教授这些文章时也要围绕神话故事的特点展开教学。神话具有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而小学生的想象力也比较丰富,所以我便鼓励学生在阅读神话故事时尝试放飞想象,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六上第13课《牛郎织女》是一个感人的神话故事,我在指导学生展开阅读时,就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尝试进行补充,让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文章中展现了王母娘娘拆散牛郎织女的场面,你觉得在此过程中,双方会有怎样的对峙呢?尝试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让故事变得更为丰富。”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展开了积极的想象,尝试将故事变得更为丰满。如有学生提出:“王母娘娘恶狠狠地看着织女,对其说道:‘织女,看你做的好事,竟然敢背着我来到人间,还敢和凡间的男子在一起生活。’织女却正色道:‘我觉得我并没有什么过错,难道追求爱情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奢侈吗?’”该学生展现了织女勇敢的一面。也有的学生在想象中展现了织女深情的一面,补充写道:“织女嘶吼道:‘我可以跟你走,但是不要伤害我的两个孩子。’她泪流满面,痴痴地望着两个孩子。”
  我鼓励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尝试在神话的世界中畅游。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还给学生展示精美的图画,用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这样学生就能在想象、文字和画面中进行交替转换,不仅能积累语言,又能增强句式训练,内化表达规律。
  三、拓展资料,学会知人论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如果只是让学生背诵并解释古诗词的意思,那么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刻。在教授这类作品的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拓展资料,让学生能在知其人的基础上读其诗,这样学生就能在知人论世中提高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六下第20课《古诗两首》的《墨梅》是一首能展现人物高洁气质的诗歌作品。我在教学中尝试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辅助阅读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了作者王冕的事迹。学生发现,王冕是一个品性高洁的人,年幼的时候家里很穷,但是他却凭借刻苦的努力成为博学的儒生。此后他又谢绝了朱元璋的邀请,拒绝当官,并且在看到统治者的恶行后内心十分愤怒,创作了不少展现民众疾苦的作品。学生在了解了这一点后,对作者王冕的形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此时我鼓励学生说出自己阅读诗歌后的感言,有学生提出:“我觉得作者借助墨梅展现的是自己高风亮节的形象,同时也是他的宣战书,他想用这首诗歌表现自己不会同流合污。”学生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对诗歌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鼓励学生先尝试找出诗歌中的诗眼,然后再围绕拓展资料进行分析,一方面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于诗歌的看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提高。
  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呈现出螺旋形上涨的趋势,所以我在教学中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尝试让学生在阅读大量相同文体的作品后展开分析,进而自主找出阅读这一类文体的最佳方法。这样学生才能根据文体的特点展开阅读,在关注文体意识的基础上提升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艳.小学语文文体与语用教学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8):27-29.
  [2]郭娜鸿.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注文体特征落实语用教学[J].教师,2018(13):41-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494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