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浅谈如何运用新课程改革理念改进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学为实例,浅谈如何运用新课程改革理念来改进课堂的教学。以高中物理教学为例浅谈如何运用新课程改革理念来改进课堂教学,供各科科任教师借鉴。
  【关键词】物理教学;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改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32-01
  新课改的内容给了我们明确的方向,那么新课改的关键还在于实践。本人从事的是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对物理这门科目的教学有所研究,而《物理课程标准》已提出了物理课程的五个基本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围绕这五个基本理念,具体的运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比如,在学习了“力的受力分析”之后,有学生可能会把压力与重力的方向混淆。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画出生活中各种情形的压力和各类物体重力的分解,这样就有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与自己对问互答,与同学相互讨论,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疑问,营造和谐并有效的学习氛围。其实,这样做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又比如,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让学生当一回“伽利略”,一起做探究实验,每人准备两张一模一样的纸,一张是张开的,一张裹成纸团,同一高度,同时下落,结果却不同时着地。这个实验很快能从中得出结论:物体的下落情况与质量无关。最重要的是这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真正的体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的理念。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例如: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给同学们讲关于“频闪照片”,一个图里就可以连续的记录物体运动的信息,也可以再进一步拓展:用相机固定频率的曝光来记录小石子下落的轨迹,然后让学生去求相机曝光的时间。如此之类的例子,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物理的魅力!
  又如,讲“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可以提出关于汽车行驶的安全措施,其实这讲的是“追及相遇”的问题,紧接着讲完知识点后,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真真正正体会“为什么”和“如何做到安全”。这样,学生既接受了知识教育,也接受了安全教育。
  三、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一方面是注意学科渗透;我们可以举一个关于“核反应方程”例子来说明,化学这门学科也会经常讲到方程式的书写,物理也会提及方程式,而且,化学课堂里也会讲解知识点及需要注意的内容,所以,这里的知识有了一个很好的衔接,学生对质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等有了认识之后,特别是知道电荷量守恒这知识点后,就会很容易理解物理的“核方程式”。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学科之间的渗透。
  另一方面,关心科技发展。世界日新月异,不与时俱进就等于落后,如今的教学,应该时时刻刻都要关心科技的发展。比如,讲到“圆周运动”时就一定要提到当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从万户开始、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次载人航天、“神州十号”、“嫦娥一号”等等,我们都可以生动的讲起,甚至可以让学生开一个研讨会。除了“航天”,还比如远距离输电、核电站、超导体等等,这些都是与前沿科技接轨的例子,关注最先进的科技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国人的民族凝聚力!
  四、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首先,注重科学探究,加强物理实验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例如,讲“探究安培力”这节课时,需要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实验,给学生观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归纳出安培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最后结合动画演示,从中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实验,并掌握“左手定则”的使用。
  又如,为了有效学好“力的合成”这节课,教学地点就设在物理实验室上,通过学生自己做实验,自己方向、总结出两个力的合成规律,即分力与合力所满足的关系。这样,学生在观察中学,在做中学,这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了重要知识,培养了观察、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
  最后是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单一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上的疲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如:多种情境的创设、学生活动的次数增加、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等等,通过使用这些方法,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延续。根据实际的需要教学地点有时在课堂有时在实验室,甚至可以走出室内,走向室外。
  五、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针对物理教学的特点,抓住多元化、发展性的两个特点,本人提出评价的几个主要内容:①学习成绩情况;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能力考试、学期成绩、学年成绩。②学习效果情况;包括家庭作业、课堂练习、章节测验和学生实验。③能力测试;包括自习与归纳能力、知识反馈能力、观察与实验能力和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④其他情况;包括创新性和心理品质。
  俗话说:“教无定法,貴在得法”,改进课堂教学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作为在第一线工作的教师们,需要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大出版社,2006.4.
  [2]张兴顺.新课程下的中学物理教学之转变.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09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