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如今初中数学教育与高年级其他科目的教育方式并无二同,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灌输,本意为培养学生思维逻辑。但由于忽略了学生本身潜力发展的可能,导致学生过多地忽视自身天性与潜能,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合作学习为切入点,关注如何培养学生践行合作学习,从而提高教师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效率
  引言
  数学是抽象的,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理解,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组建与数学相关的学习活动小组。根据相关案例与新课程背景的相关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有效地帮助初中学生理解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与数学学习能力提高的联系,体会用互相探讨的方式解决课堂上的数学问题。
  一、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氛围不活跃
  我国当前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使得小组成员组建过于随意,导致小组内交流不通顺,从而进一步限制了活跃课堂氛围的渲染。我国当前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采用单一化的教师教授口述与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虽然新课程规定需要学生以课堂合作学习进行探讨,但这种探讨氛围通常是冷凝的、不活跃的。以教师演示讲解为主要灌输方法,在教授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教育方法与教学途径的单一化使得学生在探讨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
  初中学生正处于各方面极易诱导的青少年时期,青少年阶段的学生需要以多角度、多感官、多色彩进行激发式的学习互动,而教学模式与教学途径的单一化容易给青少年心理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由于我国招生制度的单一化与普遍化造成初中数学课堂的高压。冷凝的气氛使得学生在进行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时效率低下。以相关报告显示的西宁市某校为例,当学生进行数学课堂氛围明显低迷等状态;再加入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时,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没有受到明显激励[1]。
  2.探讨的问题脱离生活化
  初中学生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在此阶段的学生逐渐脱离实际生活进行完全抽象的图像思考。教师可以通过学会用生活问题解释数学的运算与理解难题,以便于学生理解。我国数学新课程提倡“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但在相关的数学教材例题更新中,推出的八个版本仅有13个例题进行修改,因而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探讨数学教材的问题过于抽象,进而使讨论的问题变得难以理解。
  由于教材在数学例题选择上的不足,使得课堂讨论例题理应由教师进行布置。而教师无法完全脱离初中教材进行相关问题的选择,从而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理解问题的负担。教师作为学生数学课堂的引导者,应该主动寻找生活化例题,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以使其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合作学习之中去。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因而许多能力还未得到完全开发,但常常伴随着极大的好奇心。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这一特质作为突破口,主动以生活素材作为初中数学课堂布置的题目,从而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虽然我国新课程教材存在诸多不足,但它也使得初中数学在教授过程有条不紊,因而教师如何在教材例题与生活化例题中做出取舍,成为我国诸多教师实行课堂合作学习的重点问题[2]。
  二、针对上述问题提供的解决思路
  1.活跃的课堂氛围
  活跃的课堂氛围是由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努力营造出来的。教师的语言风格与教授方式往往代表了教师的个人魅力与专业素养,因而数学教师要对学生坚持进行言传身教,要善于幽默、灵活地将新课程教材中的数学问题将实际生活相结合。同时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实践生活进行讨论,在教学乐趣的潜移默化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本人师德以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不仅能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还能使得学生在课堂合作学习中积极探索问题。
  同时,为了保证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绝不能将负面的个人情绪带入到课堂教授中。学生特有的敏锐不仅能感知到教师的负面情绪,还极易受到负面情绪的感染从而使得课堂学习效率下降。因此为了保证课堂合作学习与教授过程的融洽,教师尽可能以幽默的方式进行讲解,从而将消极的负面情绪转化为活跃课堂氛围的能量,通过动作、表情等表达方式,给学生带来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3]。
  2.选择联系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是以,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逻辑推理。将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运用各种各样的数学元素,比如三角尺的组合与七巧板的计算。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授时,可以选择以生活中常见的因素作为切入点,这样既能吸引到学生注意,也能方便学生理解数学思维并参与讨论。用简单的概念代替抽象的数学符号,使得数学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在数学问题的探讨中掌握主动性,既加强了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又提高了学生以实际生活看待数学思维的理解能力。
  现代知识提倡“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复杂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时,可以運用简单的生活元素,灵活地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数学知识。比如“鸡兔同笼”与函数解析式相关,合理应用这些数学的天然资源,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再比如初中数学中,图形的对称与平行证明是新课程教材上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通过“桌面的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的引导比喻,给学生构建简单的生活元素模型,便于学生理解、讨论[4]。
  结语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讨论,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在讨论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而教师依靠活跃的课堂氛围与选择联系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不仅能改变传统课堂模式的呆板,还能用生活的例子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为实现新课程数学教学目标提高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陈现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华辞赋,2018,(9):15-20.
  [2]张建.小组合作学校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9):15-18.
  [3]杨清华.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6,(5):18-20.
  [4]王会.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4-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