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唱,音乐教学的主旋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乐是最容易被人们理解、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合唱作为声乐的一种形式,是中学音乐课内与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学合唱教学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不仅能表达思想感情,丰富精神生活,还能陶冶审美情趣,它更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是美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中学合唱社团;合唱;音乐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152-01
  中学音乐核心素养表现为三大方面,一是审美感知,二是对音乐的艺术表现力,三是文化理解。而唱歌教学是学生进行实践,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合唱教学又是唱歌教学的高级阶段,是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学习音乐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重要方式。它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艺术形式,需要无数颗心灵的默契配合才能向完美的音乐天地靠近,合唱的艺术魅力,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人的心灵结合的巨大魔力,并意识到个人只有超越自我,融入集体,才真正有意义,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那么我们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合唱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验及认识。
  一、根据学生的兴趣做好基础音乐的学习
  识谱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和关键,这也是中学音乐学习的重点之一。仅凭每周一节的音乐课无法实现,而每周二次的社团活动时间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有了充足的时间才能打好这一基础,教师才能有效的开展之后的教学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学生们往往都会觉得十分枯燥乏味,难以对识谱产生兴趣。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教学。比如:在学习单音的时候,给每一个单音赋予一个学生们喜爱的卡通形象等有趣的方式,并且,可以通过唱来找音符,以加深学生们对于单音的印象。在平时教唱的时候,选择一些规整简单的歌曲带唱旋律。对于其中一些比较简单的节奏,可以试着让学生们认识认识每一句末尾的长音,或者是句子中节奏较长比较有代表性的单音,然后通过师生接龙的方式练习,这样可以使得教师更便于指导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进入到七年级之后,其思维能力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的提升对学生的要求。由原来的唱单音转变为唱一小节或者一个短小的乐句等等,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工作。反复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培养好学生的读谱能力,为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初中生的合唱兴趣
  教师应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合唱知识,参与合唱社团活动。学校一般都设有广播站,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利用课下时间为学生播放一些歌曲,缓解紧张的情绪;播放一些新闻,来拓宽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音乐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合唱曲目,利用课间时间或者中午、下午的放学时间进行循环播放。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化学生的合唱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举办一些合唱比赛,在比赛的激励下,学生会更加努力地練习合唱。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欣赏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合唱曲目,利用休息时间来欣赏这些曲目,研究之后,在班级范围内与同学展开交流,分享自己的欣赏感受。
  三、关注技能、技巧训练,准确演唱歌曲
  1.演唱姿势。
  良好的演唱姿势是唱好歌曲的第一步,初中生在音乐课堂上不再像小学生一样端正地坐在座位上,特别是音乐教室的座位更是给他们提供了摆出各种姿势的条件,像跷二郎腿、挺肚子、驼背等许多不良坐姿都会常常出现,对于这些错误的坐姿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在长期的教学中反复强调、及时纠正,让正确的动作要领深入学生内心,形成根深蒂固的印象,最终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
  2.声部协调。
  学生演唱过程中音量不均衡、低声部旋律演唱不准确都是影响声部协调的主要因素。首先,初中生在唱合唱时,他们往往还是一种独唱的状态,完全跟着自己的感觉和情绪演唱,忽略了其他声部的存在,争先恐后比音量,生怕自己声音不够响亮、被另外声部带走调而让个人的声音“冒”出来,这样就破坏了合唱的整体效果,结果就是声部之间混乱、不清晰。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求学生尽量控制音量用假声演唱,让学生保持准确的歌唱状态,反复练声掌握对气息的把握,咬字吐字,以及歌曲情感的把握,特别是在声音本质条件差异很大的情况下,不但可以缓解声部间的混乱,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统一音色。初中音乐教材上的合唱大多是二声部合唱,高声部的旋律性强,学生印象深,相对容易掌握,而低声部往往不那么流畅顺口,演唱存在更大的难度,所以在学唱合唱作品时可以先练低声部,再练高声部,让学生在强化低声部训练的同时主观上更为重视低声部的学习,同时可以通过分析作品的旋律特点找出难点处加强练习。
  3.音乐要素。
  音准、速度、奏等都是音乐中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我们不能用专业合唱团的标准去要求我们的学生,而是要体现出因材施教,在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内提出要求。例如,在音准方面,每个人的音乐天赋天生就存在差异,初中生普遍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因此演唱中有太多可能导致音准出现问题的原因,那么作为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可以用柯达伊的手势引导学生唱音阶,让学生了解每个音符的倾向性,对音高位置形成记忆。
  对于初中音乐合唱教学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对于非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的探讨还有待加强,首先,学校应该重视对于音乐课程的开展,以及社团活动的正确评价,保证课程的质量和开课的时间,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应有的教学平台。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教学知识体系的建立,不断补充和完善,保证合唱教学的顺利开展。对于学生而言,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必须的,同时也要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在合唱的过程中学会协调和合作。
  参考文献
  [1]黄晓云.让美妙的和声在课堂上交响: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浅析与新课程要求下的策略优化思考[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3(4).
  [2]王飞.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5(11).
  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音美艺术拓展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WW[2018]GH172)撰写的论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19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