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养成教育促硕果,和谐班级供沃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助燃剂,养成教育全面体现了新型教育的理念,即让学生通过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习惯督促其成长与发展,最能催促养成教育生成的载体是和谐的班集体,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同时结合学生个体,家庭单位及社会资源,可使养成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关键词】班集体;养成教育;学校;学生;家庭;社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36-01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习惯是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它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往往决定着成败。养成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班集体的保证。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学生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以人为本,依靠家庭的配合,因势利导进行教育,为其终生发展、和谐发展奠基。而班集体就是养成教育实施的最好场所。
  班级集体伴随着每位学生的整个校园生活,是在校学生最为稳固持久的正式学生群体,一个和谐的班级集体可以提供学生学习、积累文化和人际关系,以及形成、发展自己个性的良好氛围。通过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班级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和谐班级集体氛围,对每位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等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功能,使得学生的个体行为得到调整,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和谐班级集体是实现自我教育、开展自我管理、拓展自我服务的组织载体。但是当前校园内一些不好的现象诸如学生说脏话、打架斗殴,上课迟到,课上睡觉,对家长、老师出言不逊,我行我素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和谐班集体的建设,何可以使学生改掉这些积习,真正达到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发展共进,每个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课题,认为养成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创建高校和谐班级集体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正规的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信、行”等素质,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中学生处于少年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抓好养成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素质的养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和谐班集体是前提
  首先,班级奋斗目标是和谐班集体的灵魂,它是学生心目中的自觉要求,有目标的班级,凝聚力就强,因而,班主任要制定好目标,贯彻、落实好目标。把目标既作为中心的方向,又作为工作的尺度,沿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班集体才会出现新的变化,班主任工作才会得心应手。其次,建立班委会要公正、公平、公开,要明确班干部的职责,要建立班干部的考评制度,对他们履行职责的情况要检查督促,要细化考评。
  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养成教育的客体,同样也是主体。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校和教师要努力转变管理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认为,教育的理想境界不是管,不是导,而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能自己认识自己,教育自己,自觉改造自己,从而不断进步。因此,为了从保姆式班级管理中解脱出来,教师必须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班规大家定,班级大家管,班风大家造。”具体做法有:首先,要抓舆论,讲正气。每一个学生想的每一个问题,提的每一个意见,讲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应从集体利益出发,形成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推动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进步。其次抓班集体的团结,防止和杜绝不正确舆论的存在和泛滥,保证集体步调一致。再次,抓学生的进取精神,要求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自觉地去做得更好。
  三、加强家庭教育的配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单位,一个学生是一个家庭的缩影,只有学校、家庭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工作的合力。我们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或致家长信等形式把行为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向家长宣传,请家长竭力配合、耐心指导、正确评价学生行为。
  1.开展有效的家访制度,教师要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家长对学生的希望、家庭成员的教育状况、亲子关系等,对父母离异、留守学生、独生子女等特殊情况要全面掌握,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从而增进师生感情,使教育更具人性化,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有效的家访要做到:①事前认真准备;②注意观察、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③要尊重家长,耐心细致地做工作;④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听得进不同意见,不能感情用事;⑤同时态度要坦诚、推心置腹,讲话要入情入理、以理服人,具有说服力;⑥要理智,切忌告状,以免激化矛盾。
  2.开好家长会。家长是家长会的主角而不是配角,要让家长看,让家长听,让家长说,让家长做,与家长共商教育方法。
  四、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发现社区资源,聘请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辅导,并且参与到班级体的管理,班会主题的制定等,在教授学生方法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自身体会,让他们在心理上接受养成教育。
  结语
  无论是在求学的过程,还是学成之后走上社会,已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都让他們获益匪浅,成功的几率当然也是相当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养成教育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况且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也是一项工程,不要让学校成为单一的知识制造厂,共同努力,任重道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24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