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12-01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是求知最丰富的源泉,是学习的动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要想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必须想方设法地调动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其好之、乐之。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来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打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孔子《学记》言“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语文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首先应该想办法让他们爱上自己。10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基本上有了一套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独特方法:就是让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的。老师无论是在学生表现优秀时发自内心的表扬,还是在他们犯了错误时的真情批评教育,都是出于对他们深深的爱。这种爱就像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子女一样,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养成了一个习惯:喜欢在课间休息时与我的学生交流谈心,同时也习惯在自己的办公桌里放上一些涂伤口的消炎药和卫生棉。因为小学生自制力差,难免磕磕碰碰,平时有一点小伤小痛,老师就可以帮他们呵护解决。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所教的学生隔几年就在发生变化,但是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已经成为了我的教学习惯之一。正是这种习惯,让我和学生的关系变得十分和谐、融洽。所以,我所教授的语文学科,总是会有让学生们喜欢学习的理由。
  二、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赞可夫说:“学生在课堂里高高兴兴地学或者是愁眉苦脸地学,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想让自己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快乐,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地创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我经常使用的方法是:化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形象有趣的生动图片或者动画视频,借助生动有趣的图片或者视频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课前我组织学生在网上观看《草船借箭》的电影,学生在观影时已然十分激动,情趣盎然。再结合之前的预习,学生对整篇课文不仅有了一个很好的整体印象,而且非常渴望再进行下一步的深入学习,学习兴趣已经在他们的眼神和表情里充分地表露出来了。然后组织学生对电影进行回顾,顺势进行阅读课文、分角色表演等富有乐趣的学习环节。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表情、动作、图像文本等一系列直观、形象的情趣活动,潜在的兴趣和思维得到充分的激发。沉浸在“看电影”、“品文本”这样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中,学生自然“乐在其中”,體会到学习语文的无限乐趣了。
  三、精心设计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精心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巧妙问题,也能恰到好处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在教学《玲玲的画》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说出了“遇到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样的道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如果没有爸爸的一次又一次的指导,玲玲肯定拿那幅弄脏了的画没有办法。”他的回答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进一颗石子,激起了无数涟漪,学生们就此展开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方法。最后,我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的语文课,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去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渐渐地爱上语文学习。
  在运用提问技巧时,老师还要注意,自己面对的是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要只顾优生和中等生而忽略后进生,这样很容易挫伤后进生的积极性。对此可设计一些较易回答的问题,用以关注学习较困难的这一类学生,让他们也有机会展示自己,得到老师的肯定,逐渐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四、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们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立足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体验,去探索学习的规律,去进行实质性的操作,从而产生愉快感,从“乐学”到“会学”。
  如:在讲授“概括”段意的方法时,我是这样进行的:让学生明白,文章的段落大意大多出现在段落的开头,也有的在段末或段中归纳提出。如果一篇文章段落的开头有明确的总起句,段末又有相近的总结句,就应以开头的总起句为段意。如果全段没有一个明确表达观点的句子时,就需要将几个句子的意思合并、提炼,进行归纳性的概括了。这样一来,学生掌握了归纳段意的方法,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就能举一反三,得心应手地归纳段意了。自我体验的成功感在学生的心中慢慢地生根、发芽,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渐渐提高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26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