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逐步落实,有关教育部门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上。这篇文章先是简要叙述中职建筑专业实训课教学模式的概念和中职建筑专业实训课教学模式的授课目标,随后根据教学教材过于陈旧、实训课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枯燥、课堂学习氛围营造的不够浓烈等中职建筑专业中应用实训课教学模式应用现状,提出一系列在中职建筑专业中应用实训课教学模式有效途径。
关键词 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1 在建筑专业中应用实训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课堂学习氛围营造的不够浓烈。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建筑专业课堂上都会存在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睡觉、玩手机等现象,加之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互动的缺失,学生很难主动去探究建筑方面的教学知识,长此以往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技能实训课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枯燥。中职院校作为一所以学生综合實践技能培养为主的院校,其实训课占据较大的教学比重。但是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授课理念的影响,其在建筑测量等方面实训授课模式较为单一枯燥,进而导致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较为薄弱,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较为低下; 第三,教学教材过于陈旧。大部分中职院校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教材都是过于陈旧与落后的,其与实际技能操作方面存在严重的差异。过于陈旧落后的教学教材使学生很难显著提升自身的建筑专业技能,其所具备的建筑专业技能也会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严重的脱节,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与实践技能的培养[1]。
2 建筑类专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1 现行标准和规范教学
现行标准、规范对促进技术进步,保证工程的安全、质量、环境和公众利益,实现最佳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等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意义。标准、规范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阐述按标准、规范进行设计的重要性,同时教会学生区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然后让学生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设计练习,如让学生根据《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教学楼进行保温隔热设计,熟练规范地使用。接下来通过演示法给学生列举不按现行标准、规范设计导致的重大事故,强调按现行标准、规范进行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 让学生可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是国际制造业强国成功的重要因素。 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 纵观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其产品总体上都做工精细考究,其原因是企业的精品理念和从业人员工作的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态度。这些国家的从业人员常将本职工作做得好坏与个人荣辱相联系,即便是十分不起眼的工作也力求尽善尽美。 其实,这应归结于这些国家职业教育中对准职业人灌输的职业精神教育。
2.3 BIM技术在建筑识图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程,建筑识图课程对于后面课程的开展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因此,所有建筑院校都更加注重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但目前该课程教学设置并不十分合理。由于教学模式的一成不变,二维图纸始终在教学过程中担当主要的教学材料,这也使得学生缺乏建筑行业始终强调的实践经验,传统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图像展示为主,主要依靠教师的口头阐述和学生的想象能力来完成课业任务。但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能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需要重点培养,最初的接触施工图是很难理解的。这导致学生发现学习困难,普遍缺乏兴趣,造成恶性循环。BIM技术的一大亮点就是让三维建筑模型取代二维的施工图像,BIM技术走入建筑识图课程,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大创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教学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2.4 BIM技术在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中的应用分析
为了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有必要改革毕业设计的形式。在国家组织大量BIM技术竞赛的号召下,学校应本着以赛促学的理念号召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培养学生早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毕业设计中适当为学生增加相对复杂的建筑设计任务,改善目前单一毕业设计的现状。
2.5 采用“互联网+”教学
传统上多媒体教学多停留在PPT教学的层面上,但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互联网+”渗透到各行各业,教育教学也不例外。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相结合诞生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智慧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课后布置家庭作业,而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颠覆了这种模式,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等,这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建筑物理这门课程涉及建筑热工学、光学、声学,内容很多,而该课程只有56个理论学时,在理论学时范围内学生不能充分地掌握该课程的知识,而且学习也不能仅局限于课堂。因此,笔者将“互联网+”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获得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2.6 通过师生合作模式的开展来加深学生对建筑知识的理解程度
学生在教师开展实训课教学之前对建筑施工场地的具体环境没有全面透彻的理解,其在教师授课后经常会出现似懂非懂的教学状态,教师通常片面的将这种教学局面当作课堂教学的失败。对此,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建筑教学课堂的理解能力教师就必须要适当为学生布置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例如:教师在讲解“混凝土浇灌”的实训课程后可以将班级同学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让班级同学自行对混凝土进行调配,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对配置的混凝土进行指标测试,从其中找出最符合标准的混凝土。这样的授课模式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训水平[2]。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专业增加实训课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职业观的形成、建筑专业职业素养的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鲁毅.建筑装饰专业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121.
[2] 王亚芳.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建筑装饰专业实训项目设计[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12):45-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33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