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数学教师基于教授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形成基本的思维品质之后,能够采用数学思维的模式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据此,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将发展学生思维为基本内容,引进数学游戏提升小学生思维品质。
  关键词:数学游戏 小学生 思维品质 案例研究
  一、充分了解小学生,利用数学游戏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
  教师想要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则需要对小学生进行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比如,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基于这个基础上,教师就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计划,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小学生总是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一直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这时候就需要数学教师采取有效的方式。
  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数学游戏,比如《猜数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手上拿着一个珠子,在双手交换后握拳,让学生猜测哪只手有珠子。这样的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增加珠子的数量,左手拿2颗,右手拿3颗,让学生猜出分别两只手的珠子数量,并且让学生得出总共的珠子数量。最后,还需要引导学生将其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2+3=5。[1]
  这时候,教师可以再次询问学生想不想再玩一次游戏,继续增加珠子的数量。左手拿4颗,右手拿3颗,让学生用数学式子表达出来:4+3=7。教师可以提问回答正确答案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表示出式子。再引导学生对数学式子进行转化,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猜数游戏》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2]
  二、教师需要通读教材,通过数学游戏深度挖掘思维品质的内涵
  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在有效的授课时间内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则需要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入的通读和研究,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有效的划分,理清知识结构,深度挖掘數学知识中思维品质的内容,适当的引进数学游戏提升小学生的思维品质。
  比如,三年级《认识小数》中讲解小数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之前上节课讲过的元、角、分的知识引导学生对小数进行认识,通过身边的事物,为学生创设相适应的数学游戏。例如常见的“经营游戏”。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糖果、书本、玩具、杯子、钢笔等物体,并为其标注价钱,在设计价钱的时候教师需要加入小数:糖果(2.3元)、书本(3.2元)、玩具(13.8元)、杯子(9.8元)、钢笔(19.4元)等等。接着让学生分别扮演商店老板和购买的学生,通过购买东西,计算价钱,引起学生对小数计算的思考和认识。通过这样的模式,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展开小数内容的教学。教师在教授完小数的基本读写方法之后,可以用实例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例如:200.22、313.334。并提问学生如何读这样的数值。再对学生进行肯定和纠正,让学生对小数读法进行准确的掌,利于加深学生对小数的印象,加强记忆,形成固定的数学思维。
  三、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引,通过数学游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身的知识储备成正比。数学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积极主动的进行探求、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便是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当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引,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教师在为学生进行点拨的时候,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结合改题目的解题思维。通过正确的指引,能够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较好的激发,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提高思维品质。
  比如,数学教师在教授“除法”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先通过游戏教学的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玩“报数找朋友”的游戏,根据教师报出的数字,进行同学之间的抱团游戏。例如,班上有45个人,教师报出4,就需要四个人抱在一起。则会有一个同学落单,就是表示被淘汰了,这时候就需要这个学生在黑板上记录相关的数据:4个人的有多少组,淘汰多少人,以此类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让学生对黑板上的数值进行分析,并且运用自己的知识对其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这时候有的学生可以发现用乘法将组数和个数进行相乘,再加上淘汰的人数则等于总人数:11×4+1=45(人)、15×3=45(人)、7×6+3=45(人)……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使用其他的方式对其进行表示,比如,如何利用总人数和个数求出组数呢?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反向思维,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充分发散数学思维。
  四、渗透思维模式,提升小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授数学知识主要是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思维能力又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上。思维品质能够较好的表现出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低。通过一些数学游戏,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比如,教师在教授《一起来分类》该课程时,教师可以先通过不同颜色的纸片让学生对其进行区分;接着发展为图形的不同,最后加大难度,为学生准备三个外观看起来一模一样的球,但是告诉学生其中有一个比另外两个球要重一点点,那么询问学生如何找出这个球呢?这时候就会有五花八门的答案:用手拿起来比较、用天平称重、放在同样的水里等等。这时候教师需要先肯定和支持学生的答案,再进一步询问学生:若是选择天平对其进行测量,最少要称量多少次才能找到最重的球呢?学生可以先使用不同的事物现在天平上进行尝试,经过多次尝试也可以得出答案。但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对其进行解决,例如使用画图的模式,通过枝状图进行更好的表示,也可以加强学生对分法进行更好的了理解,充分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赵红岩.课堂教学对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2017:4.
  [2]宋永红.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四卷)[C],201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7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