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朗读是借助语言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語言活动,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熟练运用语言以及陶冶他们的情操。但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主要分析了朗读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引言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新课改背景下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然而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朗读,缺乏指导
  在新课改背景,下部分教师意识到在过去的习中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因此他们不再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练习,教师会让学生们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朗读,但是这样放任自流,无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小学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掌握的读书方式和朗读方法太少,这样漫无目的的朗读,只是在机械的咬文嚼字,并不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并不能使朗读发挥它的作用,还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光,而且容易让学生养成不良的朗读习惯,难以纠正。[1]
  2.缺少参与感
  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教学方式手段越来越先进,多媒体教学也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它能够展现声音、图片、文字、视频等满足了学生的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有部分教师过分的依赖于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展示课堂教学内容,在朗读教学这一块,给学生提供背景音乐,让他们随着背景音乐朗读,教师没有给学生进行范读,只是一味的美化情景,这并不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朗读技巧,而且会让学生对朗读失去兴趣。[2]
  3.朗读形式花哨,流于表面
  在朗读课文时,教师常常会让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或者一个组接着一个组读,一个人读完换成全班读。教室里朗读的氛围很浓厚,学生们读的很专心。然而,这样的朗读流于表面形式,看似学生们都在认真的读书,其实不过是在敷衍应付教师的要求,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口里在读,却并没有用心去思考文章内容,品味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这样会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没有目的性,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还有些教师只是将朗读作为一个环节,潦草应付,给学生时间去朗读,却丝毫不给予指导,也不检验学生朗读的效果。这些都不过是在做表面功夫,并不能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4.教师的评价缺乏针对性
  大多数教师都意识到在学生进行朗读之后需要给予他们评价,纠正他们的问题。但是他们给予的评价都是类似于“不错”,“很好”,“很有感情”之类的抽象的语言,这些评价并不能够准确的指出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更加不能够帮助他们纠正问题,评价的语音太过单一、没有针对性,在学生听来过于枯燥乏味,对于朗读也就失去了兴趣,还有些老师将朗读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缓冲,如此一来就没有认真的听学生的朗读,自然无法给予准确的评价,学生的朗读没有受到教师的关注,自然敷衍了事,长此以往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
  二、改善朗读教学现状的对策
  1.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
  朗读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并陶冶情操,因此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帮助他们学会朗读,利用朗读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来感受课文中的感情,从而投入到文章中,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文《秋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朗读前想一下他们所经历的秋天是怎样的,景色会有怎样的变化,他们会做哪些独属于秋天这个季节的游戏,这样的联想可以将学生带入到课文中,让他们带着感情去朗读,学生就能够读出秋天的感觉,这会让他们对于文本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朗读能力。
  2.读练结合
  由于学生个体化差异,对小学不同的年级段的朗读要求不同。因此,在引导学生朗读之后,还要适当地对他们进行训练,培养真正会朗读的学生。在训练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训练的形式,针对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提起学生对朗读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训练。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种方法适合对话较多、趣味性较强的文章。以《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找几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分工朗读这篇课文。这样可以让较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运用丰富的感情去扮演角色进行朗读,能够让他们对于文章中的情感、角色的性格特点把握地更加精准,加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3.朗读之余多思考
  每一篇课文其中都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学生要想把一篇课文朗读好,就要在朗读之余多思考,去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这就需要学生真正用心去读,去思考感受,而不是浮于表面。例如,在学习《小小的船》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美丽的星空,弯弯的月亮高悬在天上,上面坐着一个小女孩在眺望远方,星星一闪一闪的。再引导他们去想象这个时候如果是你,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随后让学生进行朗读,这时学生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与想象中,对于文章的感情基调就可以把握的非常准确,朗读能力也有所提升。
  4.给予准确的评价
  朗读光靠学生自己体会思考不够,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帮助。教师在给予学生评价时一定要因人而异,针对此时学生的朗读状态和情感进行评价,读的好的要表扬,读的不好的要帮他们纠正问题。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将学生表现的好与不好的地方都提出来,将评价具体化。例如“你读书声音很洪亮”,“你可以再慢一点,不必太着急”,在发现学生的不足给予指正时,要注意语气,温柔委婉一些,避免打击学生的信心。除了老师给学生评价之外,还可以让学生给学生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新鲜有趣,激发了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需要多思考,解决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提升朗读能力,成为一个真正会朗读的人。
  参考文献
  [1]刘长河.浅议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6(10):73.
  [2]马海燕.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华少年,2017(25):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8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