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幼儿教师资格准入的价值困境与制度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薄弱,幼儿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而幼儿教师的素质却直接决定着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质量与发展前景。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存在着纰漏,与城市幼儿教师“一样”还是“不一样”,机制的变更与否,是保质还是保量等等,都存在着诸多的价值困境。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着笔者的多年经验,撰写了此文。
  關键词:农村 幼儿教师 准入制度 价值困境
  8年的幼儿教育让笔者对如今中国式、农村式的幼儿教育感到迷茫,管理上让人看不懂,教师自己的想法又难以顺应上时代潮流,上下级之间存在代沟。为此,如何做好农村的幼儿教育就成了压在幼儿教师头顶上的一座大山。
  一、我国农村教师资格准入门槛为何难以具体落实
  1994年,我国《教师法》就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明文规定,明确指出要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1995年《教师资格条例》的颁布执行,对幼儿教师的任职资格做出了进一步的划分。从法律层面来看,幼儿教师的素质应该有所保障才对,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如今的幼儿教育,虽然也在注重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各种培训不断,研究会研讨会也经常开展,但是却没有充分利用好培训学习的资源。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幼儿教师资源匮乏,许多幼儿教师都是非专业出身,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这便是导致幼儿教师素质不高的根本原因。再者,上级要求教师外出学习,回来下乡支教帮扶,进行对口交流,可实际上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教师资源储备不够,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30个孩子却只能配备一位幼儿教师的状况屡见不鲜。甚至在有的幼儿园区,整个学前班三个年级,就只有3位教师。在此基础之上,上级也会安排城市教师到农村进行支教,可即便是上级安排支教,也只限于走过程,走形式,没能起到真正的学以致用,支教也是蜻蜓点水,马虎了事。因此,难以落实的具体原因就出在师资力量分配不合理,支教教师不认真教学上。再者农村不比城市,有很多农村的幼儿教育设备并不完善,有的甚至连张像样的椅子都没有,更别提多媒体设备、游戏道具和教学书籍了。[1]
  二、农村教师资格准入的价值困境
  1.“一样”还是“不一样”
  无论是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在幼儿教师资格的审核方面,应当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来进行审查。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教师的知识储备放在一个合理的水平线上。但从实际来看,如上文所述,从资格准入层面来看,农村与城市并没有做到一体化,农村的教育相对落后。再来看我国现目前幼儿教育所面临的处境,知识分子不愿下乡,大多滞留在城市,又或者有一部分愿意下乡支教,可是有因为农村环境不如城市,很多支教教师也就只是走走过场,没有认真教学。还有部分情况,是由于监督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没有将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落实。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师资来说,教师资格准入的设计,不能脱离农村的社会背景,要根据社会改革的推进度来进行调整。现目前我国留守儿童大部分是在农村,因此农村的幼儿教育更应当得到重视,在城乡区域不同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是一种趋势,更是现目前缩小城乡幼儿教师素质差距的主要方法。另外还要对教育设施进行完善,增加对贫困幼儿的补助等等。
  2.机制的变更与否
  制度是一种规范,很多事情若是没有了规范,那么社会的体系也就崩塌了。制度具有导向性作用,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作为幼儿教师进入该行业的门槛,在制度的落实过程中,是以不变应万变,还是固守姿态求稳步运行,这两种不同的选择体现的是农村幼儿教师资格准入的机制运行困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道理,既要考虑到历史因素,也要综合考量未来的发展可能性。《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实行)》的颁布,为幼儿教师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带来了契机,同时也为一些准备成为幼儿教师的人提供了自学路径。从我国现有目前的状态来看,虽然有教师资格的固定门槛,可是机制的不变在遇到农村教育情境时,幼儿园教师的准入质量,教师的发展前景未必如预期设想的那么美好。毕竟农村的幼儿数量比较庞大,但条件远不如城市,所以发展前景也就不如设想的那么美好了。[2]
  3.保质还是保量
  幼儿教师不同于其他教师,它具有特定性,并且专业的标准、认证、培训都是与其他有所区别的。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实行)》,从专业理念入手,引申师德,并且强调了专业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性,规范了幼儿教师的资格准入依据与标准,毕竟在任何时候都是能力强者优于劣者。但是现如今是幼儿教师质量与数量二者不可兼得的局面,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是保质还是保量。对于农村幼儿来说,具备专业素养的优质教师和体贴照顾到每一位孩子的、不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显然后者更受孩子们的欢迎。但是为了农村幼儿的未来发展,我们应竭力做到质与量二者均衡。对现有的农村幼儿教师加以培训,加强专业素养,另外在原有幼儿教师外出培训时。应多增派具备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到农村幼儿园,帮助幼儿完成日常的益智训练,开发大脑活力。另外对于教师的工作,不能只看资料,不讲实际。
  三、农村幼儿教师资格准入的制度选择
  幼儿教师资格制度建设不能够脱离幼儿的教育事业所面临的机遇。我国幼儿教师群体在教师专业中的定位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有统一,也有多元化趋势。幼儿教师资格的准入是否应当存在城乡差异,这是现目前所有幼儿教育研究者们讨论的话题。就如开篇第一部分所述,农村很多地区的幼儿教育不仅条件差,且幼儿基数大,教师实在难以做到将培训所学应用到课堂上,很大一部分都只是在开展公开课的时候才会使用,成效不大。因此对于制度的选择,我们应建立一个“由外而内求量”、“由内而向外求质”的双边准入政策,在质与量都有所提升的状态下优化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以幼儿为主体,从主体利益出发,谋求利益最大化。
  结语
  农村的幼儿教育应当跟紧时代的步伐,幼儿教师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并将所学全数应用到幼儿教育课堂,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教育部也应当注意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不能因为下农村支教就耽误了城市幼儿园的教育。除此之外,不能只着眼于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培养,也应当将资金投放到增添幼儿教学娱乐设施上,逐步缩小农村幼儿与城市幼儿教育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汤颖,邬志辉.农村幼儿教师资格准入的价值困境与制度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2018(11):93-97.
  [2]于涛.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政策的内容分析[D].西南大学,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581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