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常态下资产公司收购金融不良资产路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驱动要素进行全方位的转变,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转型升级,我国的经济进入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常态。金融机构在隐形不良资产逐步显露的同时,也在加大出清力度,资产管理公司发挥金融“稳定器”的作用,收购不良资产后以多种方式化解风险,推动产业调整升级,发展经济新动能。文章以金融不良资产市场为切入点,分析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资产的演变历程,并提出新常态下实施收购的路径。
  【关键词】新常态;金融不良资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3-0236-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银行业等金融机构作为支持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放缓、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关期,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结构由分散粗放向集约高端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转型不可避免的阵痛,加上金融严监管、去杠杆等政策的叠加,使金融机构隐形不良资产逐渐显现。不良率大幅攀升的同时,金融机构也在加大不良资产的出清力度。而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承接和处置不良资产的专业机构,以多种手段化解金融风险,熨平经济周期,发挥金融“稳定器”的作用,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在不良资产市场扩容、参与主体不断增多、市场竞争加剧之时,如何丰富和扩大收购来源和渠道,抢占市场先机,已成为各家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重要议题。
  1 金融不良资产市场现状
  1.1 不良资产市场不断扩容
   我国在1999年相继成立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业对口承接、处置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剥离的1.4万亿元政策性不良贷款,使商业银行的不良率一直下降,同时不良资产市场规模也在逐年缩小。
   虽然商业银行的不良率于2012年达到最低,但我国的宏观经济從2012年起不断下行,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实体企业,应收账款出现大量逾期甚至长期未收回的情况,使实体企业面临严峻的财务压力,甚至难以偿还银行借款。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银行的不良资产不断暴露,2018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0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9%,较2016年、2017年的不良率上升0.15%。
   随着金融制度日渐完善,监管措施日益趋严,“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计入不良贷款”这一监管要求加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暴露的速度。加上各种新规的密集出台,信托、租赁、券商资管、基金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风险项目数和规模出现“双升”,原本隐形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逐渐真实显露。据此推断,金融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仍处于上升通道,因此金融行业的不良资产规模将会持续增加,不良资产市场的容量加速扩大。
  1.2 市场参与者逐渐增多
   2012年,财政部、银监会联合发布的《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作为设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政策依据,明确各省可成立一家地区性的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涌现“成立潮”。银监会在2016年放宽限制,允许地方政府增设资产管理公司后,全国获批成立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超过60家。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陆续成立的同时,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及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为银行成立债转股子公司提供政策支持。银行系资产管理公司依托母体银行的客户、信息、资金等资源优势,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同为持有牌照的金融机构,可以直接从商业银行批量受让不良资产,成为不良资产一级市场上的新兴力量。
   不良资产市场逐步开放及准入门槛的降低,使该行业再次兴起。券商系及保险系资管公司、私募及产业基金、民营及外资机构等也纷纷抢滩布局。各类机构的不断加入,为不良资产二级市场注入新鲜活力,同时起到了活跃市场、提高市场效率的作用。
   至此,我国不良资产行业形成以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主,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系债转股子公司为辅,民营、外资机构及产业基金等多方并存的多元化新格局,也印证了不良资产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 不良资产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末,接连爆发的各种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银行的不良资产大幅上升。为防止不良资产高度聚集而引发系统性风险,各个国家都积极地采取各种方式探索应对。而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用市场化经营的方式处置银行不良资产,避免银行清盘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有效手段。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是诞生于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特殊金融机构,是国家为了支持国有银行及企业改革,化解国有银行危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而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大制度创新。
  (1)政策性时期。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成立的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正是应时代需求而生。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均有10年的存续期,主要通过打折、打包、打官司的方式,以及债权债务及资产重组、债权转让、招标、拍卖等手段,集中处置国有银行剥离的,遍布全国各个地区、各大行业的房产、土地、设备及股权等不良资产。1999年成立以来至2006年这一时期,被称为政策性时期。通过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剥离,遏制银行不良资产的上升势头,为国有银行轻装上阵、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高国有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2)商业化转型时期。此后,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逐步积累市场化运作处置经验的同时,打破专门对口接收的限制,探索性地运用商业化竞价、逐包报价等方式开展收购业务,对不良资产收购从政策性时期的被动承接转变为按照商业化原则的主动接收。经过几次有效的剥离,商业银行不良率大幅降低,但不良资产资源却日渐减少,造成市场的供给严重不足,不良资产主业的竞争加剧。随着10年存续期大限的到来,资产管理公司按照银监会“一司一策”的要求,作为不良资产处置机构长期存在而开始规划战略转型。至2009年底,这一时期称为商业化转型期。   (3)市场化运营时期。从2010年起至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围绕不良资产主业开展转型,扩展了不良资产的内涵,使其从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向社会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延伸。为了提升及实现不良资产的价值最大化,4家资产管理公司按市场化原则构建专业化、集团化兼具国际化的业务平台,发展为涵盖国内全部金融牌照,综合评估、投资等辅助资质的金融控股集团。股份制改造完成后,资产管理公司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其中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已在香港挂牌上市。资产管理公司在这期间以市场化手段盘活大量社会存量资产,称为市场化运营期。
  3 新常態下实施收购的路径
   我国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形成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伴随着金融严监管、去杠杆政策的深入推进,实体企业债务违约频发、地方债务风险加剧、资本市场价格不断下挫、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层出不穷,导致银行信贷,非银行如信托、租赁、证券等投放的“类信贷”,银行间发行的债券等产品出现逾期不还、打破刚兑、债券违约等情况。资产管理公司在新常态下顺势拓展业务资源,开展合法合规的创新业务。
  (1)收购银行批量转让的不良资产。在《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中规定批量转让是指金融企业对10户/项以上的不良资产进行组包,定向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的行为。至2016年,银监会将组包批量转让由10户降低为3户。对资产管理公司来说,组包批量转让带有批发业务的性质,不论是从价格上还是资产质量上都存在谈判空间和优惠条件,为后期处置留下利润空间。因此,商业银行组包批量转让的不良资产成为资产管理公司业务的重要来源。
   资产管理公司除了与商业银行加强“总对总”的业务关系,以此巩固双方在全国范围内良好合作的业务基础外,还应深入拓展其他不良资产的资源渠道,如当地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加深与地方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区域内的合作。
   商业银行采取批量转让的方式通常有一次性买断收购、多次循环收购和保底加分成收购等方式。
  (2)收购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资产管理公司在经济新常态下,不仅面向银行开展传统不良资产收购,更应延展业务广度,积极发掘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监督的各类机构如租赁、证券、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将潜藏的风险化解。
   从操作层面来说,来源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自有资金开展业务产生的不良债权项目,原则上属于金融不良资产,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良债权的资金来源于委托人。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来说,其网点、人员配置、项目个数等都少于商业银行,3户以上组包批量转让存在现实困难。因此,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适宜采用单户或两户的转让方式。
  (3)收购单户违约的债券。近年来,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屡屡发生,已经趋于常态化,打破刚性兑付成为市场共识。在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加速暴露的背景下,资产公司围绕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风险点开展业务创新,积极探索银行间债券市场发生违约时,实施单户金融不良债权的收购,如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债、证券公司的短期融资券等。收购后资产管理公司对出现风险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救助,对其进行重组,帮助其摆脱困境。
  
  参 考 文 献
  [1]巴曙松,杨春波,陈金鑫.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新趋势[J].当代金融研究,2013(3):38-46.
  [2]周礼耀.不良资产处置的周期策略[J].中国金融,2016(7):55-57.
  [3]四川银监局课题组.试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J].西南金融,2006(8):14-16.
  [责任编辑:高海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83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