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讨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步入素质教育以来,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点就是要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中语文教师对此必须要围绕教材展开,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真正主动融入到学习中,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关键词:主动参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更重要的是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在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增强自信心,获得新知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创设和谐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参与
  传统教学中,大部分的老师在课堂授课时都是比较严厉的,但凡学生稍微有动静都会一顿训斥,这给学生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影响思维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新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围绕平等主义的课堂为前提的,因此老师要塑造一个和蔼可亲的形象,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要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充分得到学生的信任,让学生自觉喜欢上这门课程。除此之外,老师要有还需提高自身能力,在课堂上要发挥高超的情感驾驭能力,让学生有很大的欲望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解答问题出现错误时,老师要积极鼓励,耐心帮助学生分析其问题,提高学生的判断力,让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教材《师说》一课,有的学生针对原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进行翻译时会表达成“文章句子停顿不知道去向老师请教;但对于人生困惑的问题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请教”。这很明显出现了学生译句错误,这时候老师不能急于批评和否定,要先帮助学生找寻翻译错误的原因,是不是对某个重点词语理解错误,是不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不知道翻译的规则等等;分析完原因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课文进行前后理解,进一步纠正翻译的方式和语法,保证翻译出来的现代汉语通顺。同时,老师也要肯定学生敢于把自己的译文分享给其他同学们,这样一来即使有错误,学生积极改正反而可以增加他们的信心,调动其他同学主动参与到学习的互动中。
  二、架设拓展思维桥梁,让学生能够参与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最好的途径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活动要充分创设情境和条件,让学生之间产生各种合作互动、交流探究等。
  1.妙设情境,呈现问题――初步参与
  在教学前,老师可以针对课题,创设情境,明确学习的主要目标。创设的问题要让学生有互动的机会,让学生想要迫不及待挖掘答案。简而言之,就是要把教学的内容问题化。那么应该如何操作呢?首先要科学导入,其次需要明确目标。具体的说,老师在帮助学生复习课文时候要重点渗透引导学生对新知识探索,可以通过新闻趣事或者成语故事又或者是诗词歌赋等等,给学生制造悬念,打开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知识。相反,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借之前学习过的文章作为铺垫,引导学生学习新课文。例如,在教授课文《雨铃霖》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尤其是以宋词为代表,接着让学生回忆过去所学习过的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再引入词风截然相反的婉约派最具代表的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最后通过“雨霖铃”是词牌而设置问题,让同学们仿照《念奴娇·赤壁怀古》也给《雨铃霖》拟一个标题。学生们为此会展开激烈的讨论,让学生初步参与到课堂中,带着问题学习宋词内容,充分理解之后,紧扣主旨,选取一个最合适的题目,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这首词的学习探究,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学习目标。
  2.启迪思维,自学找疑――自主参与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提炼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是發展主体参与能力的前提,也是学习最基础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构建问题空间,进行逻辑推理。老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在科学导入新知识的同时要精心构建问题空间,可以通过读、视(电视、录像)、听(录音、讲解)、练等一系列的多媒体方式,更深层次的利用定性、定量、比较、因果等教学方法分析、类比问题,最大程度调用已掌握的知识去找寻新问题的答案,提高逻辑的推理能力,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在学习《雨铃霖》前,大家根据题目并不能马上就知道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时候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相关的朗读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充分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所想,接着带着疑问正式进入课文内容;在老师讲解完课文上半段时,让学生们和听音频时自己所认为的主旨进行比较,通过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再进行推理下半段课文内容,让学生真正掌握新知识,从而对宋词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3.多维互动,讨论质疑――合作参与
  完成自主学习后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在交流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生在针对老师引出的问题,要充分进行思考,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要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交流讨论中解决问题,老师可以针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全班讨论,任何有疑问的问题都可以大胆的提出来,哪怕是认为老师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时候,老师也要及时肯定学生、鼓励学生,再和学生一起讨论,找寻答案。比如老师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关键句是哪一句?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先全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都可以选出自己所认为的关键句,接着再由小组组长进行阐述,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入自己的讲解内容进行穿插,对于有疑问的部分,还可以继续提出探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充分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互动,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4.精讲析疑,总结升华――深入参与
  老师在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要作评价式、解疑式讲评,加强师生之间的深度问答交流,促进学生更深入的参与到语文课堂中去。在这一个环节上,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评讲。比如在《荷塘月色》的讨论中,每个组长阐述完自己小组选择的关键句后,可以让每个小组再互相进行评价,进一步拓展思维。接着再让老师进行评讲,老师要针对课文的重点,围绕知识主线展开,借题引导学生思维的延伸,帮助学生分析难点,遵守“三不讲”的原则,即学生看书能看得到的不讲;看书不懂但想一想、自悟能懂的不讲;自悟不懂但小组讨论能懂的不讲。全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语
  随着我国高校课程的不断改革发展,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高中语文的学习效率,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全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黄国华.主体性教学意识再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体现[J].中学语文.2016(06):34-35.
  [2]张宝杰.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10):78-79.
  [3]邓余勇.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07):55-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687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