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的发展也突飞猛进。高中学生正处于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是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兴趣、价值观等进行自省的重要阶段,也是即将走入大学的短暂过渡阶段,特别是新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一生职业生涯。因此,培养学生的生涯发展意识,启发学生的职业角色认知,引导学生规划未来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考综合改革背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引言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更加凸显,呼唤着生涯教育的回归,同时也倒逼着学校进行改革。理性面对生涯教育对学校与教师的挑战,需要学校加强生涯规划教育的顶层设计,转变教学理念,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在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开设生涯辅导课程、增强学生的生涯实践体验、开展个人生涯咨询等途径促使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得以实现和发展。
  1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背景与意义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201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提出,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并不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就定下具体明确的职业方向,并且以后都不得更改,而是要让他们在认识自己和社会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学会把兴趣转变成学科优势、职业兴趣和事业追求,在选课和选专业方面能够有的放矢。
  2新高考改革的内容和价值
  2.1新高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高考改革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现行高考制度相比,新高考改革更加关注人的发展,“3+1+2”的考试内容使学生在深度挖掘自我的基础上自由组合选考科目,完全地尊重学生的意愿。综合性评价成为学生被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考试次数,增加学生选择权。新高考改革的内容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教育本真的回归。
  2.2新高考尊重学生的选择性
  新高考改革提供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文理不再进行分科“走班制”,除了“语数外”3门统考科目固定不变;学生可以在物理、历史两科目中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或特长的1科目;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或特长的2科作为选考科目,英语可以考两次,选择最高分计入高考成绩,其他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学完即考”。这一系列举措,在扩大学生自主选择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兴趣、特长的发挥和特殊潜能的挖掘。在自主选择考试科目中,“随结随考”有助于减轻由于科目累积而带给学生造成的负担。部分学科实行多次考试,多年适用,不仅解决了应试教育中“一考定终身”的难题,而且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减轻了学生考试的心理压力。新高考改革注重学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共同培养,实现两类人才两种培养模式,其中技能型高考内容为文化课加技能成绩,学术型高考保持现行的高考模式不变。新的高考模式给了不同类型学生不同的选择机会,学生不再是被动的选择,而是主动地根据自身兴趣、专长,决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职业目标,这既满足了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又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可见,新高考改革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又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我国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3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现路径
  3.1重新思考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任务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肩负着双重任务,探索如何更好地为学生适应将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世界做准备。因此,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任务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学业规划的能力。新高考改革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学生需要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学科、选专业、选学校。因此,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了解自身兴趣、挖掘自身潜能、提升选择能力,从而能够正确地评估自身兴趣与专长,结合学科特点合理规划三年学习任务,制定阶段性目标。第二,培养学生职业规划能力。针对高中生对职业信息了解不全面、体验不够真实完整的问题,生涯规划教育应培养学生收集、筛选、关注、了解职业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思考职业取向,初步规划职业道路。此外,学校应加强与社会、家长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生涯实践活动体验课程,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去父母工作的单位进行调查访谈。
  3.2管理方式的更新与完善
  引导学生提高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主提升的能力,以多角度引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为升学和未来作好准备等,都是学校应急需关注的问题。另外,针对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的社团活动的开展、志愿活动的进行以及论坛讲座的展开都会占用以往的课堂教学时间,学校如何整体安排教学,如何健全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评价制度,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合理奖评,对学生的学业进行适时评价等,对学校管理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挑战。
  3.3加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学科渗透
  生涯规划教育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一样,其作为教学不应或缺的一部分,既有其存在的独立性,与其他五育也有着相互交融、相互依赖的关系。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生涯規划教育得以凸显,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就完全不存在生涯规划教育的影子。生涯规划教育并不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其合理的存在方式应是恰如其分地融入到各科的教学当中。为避免学生对新高考改革感到茫然、无力,各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深度挖掘本学科与职业生涯的相关性,通过对本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趋势和职业对应内容的教学,将专业、职业素养等基本元素,运用职场素养知识、职业素养案例,把生涯理念逐步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制定生涯规划。其实,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理想状态是“将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分阶段体现于各学科课程标准之中,结合基础型、研究型和拓展型三类课程的不同特点,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将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清晰地展现在学校的课程谱系之中,并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挖掘蕴藏在各个学习领域和学科教材中的丰富的生涯教育素材,真正让学科教学与生涯规划教育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比较清晰的生涯取向和生涯目标,为以后的抉择作好充分的准备。
  结语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新考验,也是对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新挑战。在这场新的战役中,需要多方力量的相互协调,才能在不断的探索中,做好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
  参考文献:
  [1]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纲领性文件[N].中国教育报,2014-09-05(01).
  [2]刘宝剑.关于高中生选择高考科目的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2014级学生为例[J].教育研究,2015(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39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