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语文“思辨读写”的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思辨读写”这一概念的形成和提出,为高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新血液和活力,思辨性阅读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思辨性阅读旨在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辩证性思维,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唯一。高中语文何如对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的引导和教学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读写;教学
  近年来,在中学校园中,“思辨读写”成为师生热议的话题。教师都在不断思考和探索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思辨读写能力方向多下功夫,在不断地探索中,慢慢形成相对成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高中语文,乃至整体科目的教学质量。
  一、高中语文“思辨读写”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方式的传统化
  部分教师的思想和教育观念还未能及时转变,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使用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没有什么改变,还是教师为主讲,学生听讲,最后把自己的理解和经验结合,给课文下了一个统一的定论,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必然固化,即使少部分学生有其他的观点和想法,教师也没有让学生表达出来,并加以评价和肯定,这部分学生慢慢地也会放弃多角度思考的习惯,渐渐的,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没有激情和热气,也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思辨读写”教学就无从谈起,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就成为空谈。
  2.难逃“标准答案”枷锁
  应试教育的现状一直在慢慢被改变,但是效果还是不太明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思辨读写”仍然难逃“标准答案”的枷锁。在现今的选拔制度和考试制度下,标准答案始终是教师和学生的最爱。有一部分练习题的答案写为参考答案,其实也和标准答案大同小异,答案基本只有一个,只要不符合参考答案的,或是与参考答案有出入的,基本都是错误的。而语文学科的答案,没有特别固定的,是多元化的。多元化的答案出现在学生的答卷中或是平时练习中,必然会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同时也是对教师学识的一个考量,在这种情况下,其实部分教师也是不太喜欢多元化的答案的,学生“思辨读写”的培养也就变得有阻碍重重。
  3.学生思辨意识的缺失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学生思辨意识的缺失,学生不会主动思考,不会质疑教师讲授的方式或者内容有没有问题,无论对错,学生都会全盘接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显得十分被动。慢慢的,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耐性,疲于思考,懒于发现,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惰性思维,教师再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读写”能力就会变得愈发困难。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教师在旁进行适当合理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阅读完成之后,小组进行深入的交流讨论,同学可以在这个时候进行充分的发言,各抒己见,有观点相左时,再反复阅读。很多时候,一部分同学的观点和另外一部分同学的观点都会出现差异,而同学相互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再进行阅读,就可发现其实大家的观点都很有新意,慢慢地在相互交流合作学习中,培养出思辨性思维,从不同角度出发看问题,透彻地分析问题,而不是单一地认为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虽然耗时,但是对学生思辨性阅读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效果也是显著的,学生在不断地阅读过程中讨论交流,思想不断碰撞,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发挥想象,从而形成更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思维。
  2.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读过的名著中挑选一些人物出来,让学生意义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鉴赏《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品性问题时,多多鼓励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说说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国演义是学生都比较熟悉的作品,而其中刘备又是一国之君,对其评价也不尽相同。所以,同学们可以根据他的生平来揣测他的人品。有同学说,刘备是礼贤下士之人,从三顾茅庐就可以看出劉备对人才的渴望。也有同学说,刘备是仁义之君,从他在襄阳撤退时,不肯抛弃百姓可以看出。而有的同学则认为,刘备是一个伪君子,背信弃义,被称之为大耳贼。吕布被曹操抓住,求刘备设法相救,刘备是答应了,最后却出尔反尔,最终吕布被曹操斩杀。后人很多对刘备的评价都不一样,褒贬不一,而学生也是一样,他们在阅读的时候,可能思维局限,并没有想得很深入,通过教师在课堂的鼓励发言,学生可以一一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不同观点在一起碰撞,慢慢学生的思辨性思维会被挖掘。
  3.在教学中,经常“为难”学生
  在教学中经常为难学生,其实就是教师多向学生提问题,而不是主导着帮助学生来分析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会很快去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想要很快地找出答案。教师的问题一定要由简到难,层层递进,达到“为难”学生的目的。而学生在一个一个解决教师的问题的同时,也在跟着教师的节奏,或者说是教师的引导,对同一作品进行不同角度的赏析、品鉴。在品读的时候随时保持怀疑的态度,又不断地去求证,久而久之,在不断地学习积累中,形成思辨性阅读思维。比如在诗词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经常“为难”学生,因为古诗词对于学生来说,相对难以赏析和品读,而恰恰是这类作品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子宏.论思辨能力的特征及其与语言知识间的关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6).
  [2]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J].教育研究,2001(3).
  [3]吴格明.语文教学应当倡导思辨性阅读[J].语文学习,2015(1).
  编辑 刘瑞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55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