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读、诵、吟”是必须注意和思考的,尤其对那些充满强烈情感的文本,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也无论其情感的归宿如何,都需要思考学生的读。本文是对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的初探,有其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
  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一定的内容,是引领学生精神成长、完美人格奠定基础的经典。对于古诗文的人格作用的发挥是人们都有目可睹的,语文教学需要关注学生对古诗文的读,需要建立起学生比较理想的读的模式,以促進学生在理想的读的基础上的阅读感悟及精神成长。
  一、“读、诵、吟”让学生读有兴趣
  小学生读古诗文还是有一定兴趣的,在人们多要求学生背熟古诗文的前提下,学生对古诗文的读熟和背熟则会产生自觉,产生不背熟就不罢休的兴趣。但学生是否就有“读、诵、吟”的兴趣呢?从平时的教学实践看,小学生还多不具备这样的兴趣。这也怨不得我们所教的学生,因为在平时教师少在学生“读、诵、吟”上进行引领和训练。没有教师的引领,年幼无知的小学生又怎可平白无故地产生起兴趣?没有平时的训练,学生感受不到其中的乐趣和作用,根本也不可能产生兴趣。对此,小学古诗文“读、诵、吟”教学模式的建构,首先得在学生的兴趣上做思考。教师无需去做比较空洞的说教,而是对于一篇篇古诗文进行“读、诵、吟”的反复实践,学生是比较容易形成兴趣的。如引领学生进行古诗文的诵读,跟一般的读就完全不一样,学生可以从中品尝到诵读的味道,如李白的诗都是极具浪漫色彩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多么丰富的联想,又是多么充满气势的诗行。在学生读时,要注意为学生处理好诗句之间的轻重缓急,就可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行的抑扬顿挫,这样学生就可津津有味地读,直至产生兴趣。学生也不仅仅就去读李白的诗,而且可以去杜甫的诗,去读李清照的诗……
  二、“读、诵、吟”让学生读有发展
  小学古诗文“读、诵、吟”的教学,不是学生轻而易举地即可达到的,尤其是小学生对古诗文的吟读是相当难以到位的。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在相关课堂内让学生进行着“读、诵、吟”的训练,但多显得比较草率,在学生没有能够训练到位的情况下就戛然而止,这样的形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没有多少好处的,更不要奢望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必须摒弃。因此,在平时语文教学的“读、诵、吟”中,首先要建立起适应所教学生的比较合乎情理的目标,如一开始,我们仅让学生去认真地读,比较初始意义上的诵读,让学生去聆听教师的吟读。在学生进行这样训练的基础上,再提高学生诵读的水准,让学生在此前提下进行吟读的尝试训练,期许达到一定的效果。在学生多开始进行吟读尝试后,继续进行反复训练。这样循序渐进,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比较大,“读、诵、吟”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其次,经常利用相关活动,以了解学生的发展趋势,思考可能发展的境界。如从经典古诗文中选择相关的经典,让学生从读开始,然后再去诵读,最后再进行吟读尝试。学生的读可能有较多的优点,但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比较多,这便于教师对症下药及时矫正,从学生的科学发展角度调整教学。
  三、“读、诵、吟”让学生读有实效
  应当说,小学生古诗文学习的“读、诵、吟”当是读之逐步提升的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有基础层面的,有发展层面的,也有提升层面的。这三重境界的实现,每一个层面都不能放松。如要实现诵读,熟读是不能放过的,要实现吟读,诵读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三个层面的读,需要人们多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要追求每个层面上的实际效果,即“读、诵、吟”让学生读有实效。从平时的教学实践看,“读、诵、吟”让学生读有实效,也不可能完全凭借读即可解决问题,还需要有一定的支撑,窃以为这个支撑当是学生对古诗文之意向和意境的感悟。一篇篇质地优良的古诗文,如果学生不可悟出其深刻的意境,不去做比较深入的个性化阅读感悟,那学生的“读、诵、吟”只能是装腔作势,不具任何诵、吟的价值和意义。即使学生也在做着诵、吟,但其实际效果也微乎其微。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诵、吟”让学生读有实效,需要让学生能够对古诗文有真实的感悟,有真切的感受。对此,我们必须处理好这样的几个关系:首先需处理好“悟”与“读”的关系,学生需要“读”之基础上的“悟”,也需要“悟”之基础上的“读”,“读”和“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次需处理好学生接受性的“悟”和自主个性化“悟”的关系,小学生对古诗文的自主个性化的“悟”是存有制约因素的,教师有必要去削弱这些制约因素对学生感悟的影响,以此打开学生自主个性感悟的理想通道,求得学生“读、诵、吟”读有实效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琴.那些生命中不期而遇的柳荫[J].小学语文教师,2016.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3]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61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