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音乐润泽孩子心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作为音乐教师,不但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与实践能力,还要有对于音乐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在核心素养的视觉下,在一年级的音乐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一年级;音乐课堂;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1个核心,即全面发展的人;三个维度,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素养,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时间创新。音乐的核心素养,要求音乐教师不但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与实践能力,还要有对于音乐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音乐能使我们充实、愉快、轻松,音乐具有它独特的功能,即调节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锤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个性,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那么,如何在一年级音乐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润泽心灵、美化情操,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
  一、营造轻松的音乐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年级的学生个性张扬,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音乐做一做游戏,可以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有的学生有极强的表现欲,敢说敢唱;而有的学生则显得拘谨、内向。为了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展现自我的能力,我采用独唱、领唱和齐唱等游戏方式开展教学。我对独唱和领唱的同学说:“同学们,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如果你不把你的声音表现出来,别人又怎么能听见你的优美歌声呢?”有的同学担心自己唱得不好,声音不好听,怕被同学们取笑,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同学们在其他同学演唱的时候,认真聆听,帮助演唱的同学纠正未唱准的地方,同时对能进行独唱的同学,给予正面的鼓励和表扬,并委婉地提出建议。而对能鼓起勇气进行师生接龙唱或生生接龙唱的的同学,则以直接的“你唱得很好”“你做得不错”来解决他们的顾虑,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通过以上的方式,同学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不仅能大胆自信地演唱,而且有的还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创作表演,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自信和勇气。
  二、以歌词激发学生情感,润泽心灵
  达尔克罗兹曾说过:“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的确,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把歌词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心灵受到滋润。歌词在一首歌中占有重要位置,一首歌曲的感情基调和感染力都在歌词里,如:一年级的歌曲《雁群飞》教学中,通过歌词的感情朗诵:“晴天高,白云飘,西风起,雁群飞”引起孩子们情感共鸣:大雁他们也有一个温暖的家,每当天气凉时一家人会飞到南方过冬;朗诵“排成一字一行齐,飞来飞去不分离。好像我兄弟姐妹,相亲相爱不分离”时体会家的温暖:一路上互相帮助,相亲相爱不分离。通过歌词中爱的震撼力,敲击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润泽学生心灵,使学生在学习中塑造积極向上的健全人格。
  三、多途径有机渗透,净化孩子心灵
  众所周知,一年级的孩子天性是好动、好游戏,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特性,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创编中、合作中不断培养良好的品德,净化孩子心灵。如在教学《好孩子要诚实》时,我选择了不同时机进行渗透:在教学歌曲前,我以《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进行引入,从而渗透做人要诚实、犯错就要敢于承认的道理;从演唱小花猫两次叫声“喵,喵,喵”和“妙,妙,妙”中的情绪变化中体会做到了“有错就改掉”成功喜悦;歌曲学习完之后,通过引导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动作创编、合作伴奏等,在合作准备的过程中增进同学们的友谊,培养团队精神,体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的强大和表演成功后的集体荣誉。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发挥,好动好玩的天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同时培养了良好的品德,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总而言之,神奇美妙的音乐,能像阳春白雪一样润物无声,陶冶孩子的情操;像高山流水一样奔流不息,净化孩子的心灵。只要我们抓住这一特点,不失时机地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孩子们一定会在我们的引导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蕴智.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 求知导刊,2015.
  [2] 毛海燕. 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小学音乐教学之中[J]. 当代音乐,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9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