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淡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学生是否对数学感兴趣对其数学的学习影响重大。因此,想办法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这方面除了与老师的授课方式关系很大外,还与相应的思想教育也有关系。以下是本人对于小学生如何提高其数学爱好兴趣的一些简单想法。
  【关键词】兴趣;小学生;数学
  兴趣是指人们自主自发地想要去了解某种事物,寻找靠近及研究某种事物所抱有的心理意愿。一旦学生产生了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教师应当全面引导学生去喜欢数学这门课程,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从而学好数学。那么,在讲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去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并使学生保持持续的“感兴趣”的状态呢?我认为作为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的发生和发展的特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精心设问,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们常常是由于注意到问题而产生思索的。在讲授数学知识时,老师应当在关键的知识中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学生注意到这个疑难问题进而自主地去思考,产生弄懂它的兴趣,指导着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去解答这个疑难问题。比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在黑板上写“9、90、900”问哪位同学能使用合适的单位,使这三个数等值?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到新奇,900总比90和9大,怎能用“等号”连起来?学生陷入深思。当得出“9元与90角、900分相等,9米与90分米、900厘米相等……”时,老师可以这样设置疑问:怎样才能用同一方式表达上面的意思?学生一听立即展开思索,进而得出自己的答案:9元和9.0元、9.00元相等。最后,再提问9、9.0、9.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相等?这时出示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创设问题的情境,形成悬念,可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二、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充分运用直观方式来教导数学,不只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论知识,同时也会让理论原理更形象生动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让学生能更好地把知识牵联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力图通过一个特例、一个类似的情况,使学生可以用眼睛看见、用手触摸到一样,让学生看到所学的知识是“一些显然的事实”。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应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育必然是师生同时在场的活动。在课堂里,要让学生将旧知识串联起来更好地接纳新知识,使用已经学会的应用公式、定律去解答新的,还没有接触过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新的知识。如在教授学生长方体这个知识点时,课前先要求同学们都备好六面糊上纸的小长方休,将对应的两面涂相同的颜色。教学时,老师边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每个面,边提问长方体是什么,每个面之间的关系,一共多少个面。然后,老师再指引着学生查看其他部位,这样的课堂学生必须兴趣高涨,涌跃发言,非常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其中来。在这样的前提下,老师再将知识点进行简单扼要地总结陈词,学生不仅从实践中了解了长方体,在理论上也对它有了一定的认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尝到学习的乐趣。
  三、重视学生操作,发展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在数学传授中,老师不能仅仅只关注直观教学的作用,更要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参与到动手操作,仅教师的演示,若是学生没有自己操作一遍,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只有都自己亲自上手操作一次,调动多个感官来参与其中,才能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更充分的体会。在教学中,老师务必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亲自上手操作,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当中,渐渐喜欢上数学这门课程,获取知识。如在讲圆锥的体积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事先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各一个,不等底等高的圆柱一个,并准备好一盆水,然后要求學生将空心圆锥装满水,先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里,连续倒3次,看看能发现什么问题。再倒入不等底等高的圆柱里,连续倒3次,看看又发现什么问题,从而推出圆锥体的体积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这样通过操作实验,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得出教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掌握,并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了学习的兴趣。
  四、结合实际生活,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阐述数学在人们平常生活中以及制造生产中的普遍运用,来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通过实际生活的例子,由于比较熟悉,兴趣就在这种生活的例子不断萌发、不断发展。如在巩固圆的面积教学时,有一条题目是要求在一个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求圆的面积。教师结合学生每天上课都见到的黑板,请一位学生在长方形的黑板内画一个最大的圆,想想该怎样画。这问题一提出,立刻吸引了全班同学,最后同学们都一致认识到要以宽为直径画一个圆才可以。由于题目结合实际,恰好符合学生的口味,这样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五、巧设练习,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是课堂教学结构中的重要一环,是巩固课堂教学中学到的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教师设计饶有兴趣的练习,才能有效地巩固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由于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和富有思考性,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当学生想到一种新的解法或简解时会激起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获得一种辛勤劳动后的乐趣。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教师给出条件“胜利小学六年(1)班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提出不同的百分数问题,并要求列出算式。问题一出,教室里立刻活跃起来,学生竞相说出问题和算式:(1)男生是女生的百分之几?算式:30÷20。(2)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几?算式:20÷30。(3)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算式:(30-20)÷20。(4)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算式:(30-20)÷30 。(5)男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算式:30 ÷(30+20)。(6)女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算式:20÷(30+20)……这样使学生同中求异,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寓乐于练习之中。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最重要因素。综上在数学授课时,老师要会设置合适的应景问题并使用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与方式,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提高求知欲望和激起其对数学的强烈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兴趣热情。
  参考文献:
  [1]李彩云.如何激发学生想学数学[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09(5).
  [2] 吴宁生.浅谈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89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