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水平四《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标》“健康第一”和“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下,对《正面双手垫球》进行了教学设计,并根据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特色的反思,得出适用于水平四学生有效的组织练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垫球的质量和数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水平四 排球垫球 教学设计 特色反思
  排球运动作为世界三大球之一,在中国开展的较为普遍,深受大众的喜爱,尤其是中学生。经常参加排球运动,不仅能增进健康,强健体魄,而且能培养和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运动中培养学生勤奋、助人,拼搏的优秀品质。加之,依据长春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审视水平四《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全面、有效的反思。
  一、教学设计
  1.设计的理念
  依据《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培养锻炼意识和习惯的理念下,合理利用排球开展多项学练活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掌握动作方法,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旨在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有方法,练有进步,实现“小组帮帮练,人人有进步”的课堂理念。
  2.教材的选择
  季浏教授曾提出,运动技能的选择主要有三个依据,一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二是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联系,三是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1]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水平四阶段的学生能掌握1—2项终身体育锻炼的球类,排球作为我校的传统项目,在女生中开展的较为普遍,因此将“正面双手垫球”作为排球单元教学中的基本动作技能之一,旨在创设轻松愉快、趣味盎然的学习氛围,在“合作式”、“小组制”的学练中感受垫球的快乐,力求在有限的课堂中,学会“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能够学会合作,找到归属感、找到自信。
  3.学情的分析
  水平四阶段——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练习的手段,不同程度的发展了速度、灵敏、有氧耐力,因此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和运动的基础。[1]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进入青春发育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喜爱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展示自我。由于我校采取男女分班授课制,加之中国女排精神对女生的影响较大,因此对排球的教学兴趣浓厚且充满期待,有利于教学的实施。
  4.过程的预设
  (1)活力四射——熱身运动:通过“手拉手合作穿越跑”、“动起来”、“让球跳起来”等游戏场景,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兴趣,克服“怕球”的心理,为垫球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运动基础。
  (2)激发兴趣——快乐体验:通过教师启发式和示范式教学,理解动作的要领,根据每人学习感受的不同,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的重难点,通过学生自主练习、分组学练,基本掌握动作方法。尝试从徒手模仿的“准备姿势→击球→击球后随球跟进”的三步走法→自抛自垫球练习→两人一组垫固定球练习→两人一组移动中垫固定球练习→自垫球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课堂实践中还通过观察模仿(教师或她人的示范)→体验(自抛自垫、垫固定球、自垫球)→展示→超越,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在练习的过程中,通过一轮轮的比赛或技能展示,推选出大家公认的组长,实行组长、组员双选制,以组为单位,进行垫球积分制。[2]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发扬了体育公平竞技的本质,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垫球的技术技能,领略到排球的魅力。
  (3)快乐放松——恢复身心:在舒缓的音乐下,教师带领大家进行肌肉的拉伸放松,通过对本节课的冥思,对本节课进行回顾。
  二、教学反思
  1.教学方法的反思
  (1)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始终贯穿在课堂中。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要注意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教师的预期或归宿是学生学会、会学,并能熟练的运用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同一个年级同一个教材,不同的教学班级所采用的方法也会不同的。本节课通过对8年13.14和15-17班上课,每一次面对不同的学生都要对教学的方法进行适时的调整。比如在13和14班上课时,主教材的重点是垫球的部位“腕关节以上10厘米”,要求学生固定垫球的位置,仅仅是语言强调,整节课下来,仅有20%的同学垫球的位置正确的。课堂有效性低,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进行适时调整。在15-17班上课时,借助于颜色亮丽的标志物帮助学生固定垫球的位置。具体做法是:教师事先准备好宽10厘米,长15厘米左右的颜色亮丽的胶带,上课时教师示范垫球的技术动作,用设置疑问法提示垫球的位置,然后变魔术似得将准备好的胶带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让学生将胶带贴于垫球的位置,固定垫球的位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90%以上的同学掌握的垫球的重点。
  (2)根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个性特点决定了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同性格的教师,呈现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3]作为一个年轻的女体育教师,活泼好动,师生之间无距离感,因此多通过自身的形象、语言、肢体等来进行教学。如在本次课中,采用大比拼的方式与学生较量,选出垫球小能手;课中当某些同学出现问题时,我会用夸张的方式演示错误的动作,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模仿纠正错误动作;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也会“有意识”的犯错误,让学生来纠正自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也不是神,也有犯错的时候”。
  2.教学特色的反思
  (1)最大限度的使用排球:充分利用排球进行各种练习,体现人球合一的教学情境,使学练更有趣、更实效。如,利用排球编排球操,改变了徒手操的单一现状。动作的创编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的,简单易学、活动到身体的各个关节,效果不错。
  (2)有效的教学组织:体育教学组织是为了实现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具体情况、教学环境而合理采用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易行、实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效果的组织保证。[2]正确合理的教学组织,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俞向阳.三年级《小足球:脚内侧传球》教学设计与反思[J].中国学校体育学,2013,9,32.
  [2]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9.
  [3]张向葵著.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0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