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理实结合?提升技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发展步伐引导下,教育重心不仅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学校在教学过程过更加注重对教学质量的建设。对于中职院校来说,想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现状,培养出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良好的指导性作用,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增强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就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扎实基础知识,确立培养目标
  对于学生而言,有一个扎实的基础知识构架是一切后续学习的基础,也是高等技工学院为培养多层次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学校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只有学生的人文素质、政治思想、基础理论知识等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才能够达到宽知识、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所以,公共的基础课时和专业课基础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较大,它们要分别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除此以外,在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结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把知识串联起来,教给同学们,更要把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先进知识借鉴过来,用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学校的高年级多层次人才分为“研究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适用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于前者,需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安排,对于后者,则要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除此以外,针对学生不同的爱好和兴趣,还要因材施教,设置不同的公共课供学生选择,从而实现不同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技能教学
  由于机械制造以及自动化专业受到国家的重視,导致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比如:学校招生存在盲目性,招的学生自身具备的素质也比较差等。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学校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统一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杜绝出现能力强的学生学不饱,能力差的学生学不懂的现象,确保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动力不受影响。“适用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研究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学生都需要适应在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所以他们都要加强对英语方面以及计算机方面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英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教学课程课时。同时,要开设一些创新型实验,如气焊制作和钳工制作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些创意型设计,如让学生完成一些自行车、玩具、桌子、杯子等物品的制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新开一些平面机构创意设计实验内容,让学生通过对一些零件的排列和组合,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到模型搭建的整个过程,最终制作出实物作品,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注重以人为本,重视能力培养
  现在社会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学校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么分层化教育应该从低年级开始抓起,根据培养目标不同,那么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课后作业都会有所不同,这样教学会有目的性、针对性以及学生会适应的很快,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开设数控技术综合训练,以此来加强培养学生的机电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能够对零件进行数控工艺的分析以及简单地编程等。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增设机器人创新实验,让学生接触并学习智能移动机器人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给通过编写机器人的控制程序来使机器人完成各种设定的动作,通过配置一系列的传感器来使机器人完成对目标的提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分工协作,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行机器人的组装,编程能力较强的可以编写机器人的程序,从而增强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
  四、丰富教学模式,鼓励自主学习
  在中职机械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通过为学生设置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教学情境,通过一些生活化的教学案例来体现这一学科的魅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于本专业的热爱。同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对一些机械运动进行动态的模拟演示来增强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这样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就能够通过直观地演示呈现给学生,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敢于质疑;对于学生而言,学生也要发挥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和老师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尽最大的努力开发自己的潜能,并做到活学活用,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教师还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类型的实验活动,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安排时间来进行活动,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他们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来。对于一些完全自主操作的实验模式,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中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有所收获。
  总之,根据现实生活中的需要,建立一个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方式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