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育思想、教学手段随之革新,旨在助力教师完善教学体系,规避教育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人才培育切实需求,推动教育事业良性发展,这就需要教师秉持自省精神,能清楚掌握其育人优势与劣势,看清当前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并灵活整合新时期教育资源,在科学、可行教学手段、教育思想加持下,攻克育人难关。本文通过分析优质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略,以期提高高中心理活动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 心理活动课 问题 改进
高中生处于身心健康成长重要时期,其心理敏感、脆弱,抗打击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心理承受过大压力,无法及时疏解负面情绪,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此在高中开设心理活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为及时发现、干预学生心理问题,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然而,有些高中教师认为心理健康课程相比数学、语文等学科来讲并不重要,教师只要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即可,未能有效提高心理活动课程质量。基于此,为提高高中心理活动课质量,分析该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不佳。有些高中教师为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在有限时间内向学生讲述更多心理学知识,通常会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法,这虽能助力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但却极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究其内因源于高中心理活动课缺乏代入感,无法契合学生学习需求,降低高中心理活动课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不当。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先进教学方法不断增多,用以拓宽教学途径,完善教育体系,基于高中心理活动课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学生素养等因素存在差异性,需教师科学应用教学方法,不可一味求新图变,忽视教学实践有效性,例如有些教师为突出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构建合作学习小组,然而组内成员协助意识差,合作学习效果参差不齐,无法发挥合作学习成效,究其内因源于教师未能参与到学生合作学习进程中,没能发挥自身引导能效,出现教学方法创新性有余、实效性不足消极现象。
3.教学总结不良。良好的教学总结可弥补授课缺陷,完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并对所学知识产生思考,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消除成长烦恼奠定基础,为此高中教师需全面、合理开展教学总结工作,不仅能突出心理教学要点,还能引导学生反观其内心世界,及时消除学生心头的困惑,使学生得以身心健康成长。
二、高中心理活动课的改进策略
通过对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知,教师教学思想不佳,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总结不良,已然成为降低高中心理活动课质量突出内因,为此高中教师需在积极学习先进教学方略,提升自身育人能力基础上,从心理活动课教学实况出发,研究改进策略,达到构建优质讲堂的目的。
1.改进教学思想。教师需积极学习科学教学思想,摒弃以自我为中心教学理念,为构建优质心理活动课堂奠定基础,教师具体需改进的教学思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以人为本。教师需时刻关注学生心理,根据学生心理特征,科学创设教学方案,灵活调整教学计划,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例如教师看以“早恋心理”为主题,加之探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分享其对“早恋”的想法,并以“是否应该早恋”为辩论话题,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心理活动课程中,成为课堂活动主体,教师通过倾听、讨论、总结学生陈述内容,掌握学生心理,引导学生正式早恋、理解早恋,能够学会自我调整,让早恋成为开在学生青春时期一朵洁白无瑕的花;二是立德树人。教师除应教授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外,还需形成立德树人教学理念,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提高其道德素养,达到构建优质心理活动课程的目的;三是自省反思。教师需在自省反思思想加持下,定期回顾其教学情况,总结教学经验,跟住学生心理成长步伐,明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及时调整授课方略,达到优化教学体系的目的[2]。
2.改进教学方法。教师需妥善应用先进教学方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达到提高心理活动课教学质量目的,例如教师在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时,以感恩教育为载体,引导学生明晰付出与回报的关系,能用感恩之情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用感恩之心为人处世,使学生心理更加健康,为将感恩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我想对你说”活动,将那句迟到的“谢谢”说出来,继而有效落实心理活动课教学目标,再如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借助道具、音频、视频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真实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感染力,继而构建优质讲堂,如教师可组织学生模拟“重庆公交车坠桥事件”,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正确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3.改进教学总结。教师可将教学总结大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予以总结,避免心理活动课程出现“趣味性有余、教育性不足”消极现象,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印象;二是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情况予以总结,引导学生反观其学习表现,助其端正學习态度,养成核心素养自我培育习惯;三是给学生5min左右时间交流学习心得,突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地位,将学生情感灌注在心理活动中,对相关活动有深刻体会,同时营建师生交互氛围,为教师发挥其引导育人能效创造条件,继而有效构建优质高中心理教育讲堂[3]。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活动课是高中阶段重要课程之一,关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需引起教师的重视,基于此为有效提高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教师需注重构建优质心理活动讲堂,助其落实教学目标,完成育人任务,为此教师需积极改进其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学总结模式,从学生学习需求着手,合理设计心理活动课主题,突出学生活动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携手达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同时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白晔.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3):75-79.
[2]周双双.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5):195.
[3]任昊.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心理活动课中的影响[J].科学中国人,2017,0(4X).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7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