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活动 微观察 微写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文能力是语言积累、思维能力、生活经验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作文教学也恰恰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小学三年级作为作文起步阶段,对于学生能否走稳习作之路非常关键。基于此,笔者尝试通过“微活动、微观察、微写作”方法,直击学生写作的困难点,激活学生写作的兴趣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微活动:点燃学生表达的火花
  习作是儿童生命的一部分。而活动是儿童生命的本性,他们是在活动中学习的。正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言:“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而微活动作文正是以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组织作文教学,是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学生在活动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从中激发学生了解、感知、探究外部世界的愿望,加深对交往对象的体验和感悟,促进交际表达成为学生内在的积极需求。这样的语文学习不再是被动地灌输与塑造,而是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发展的过程。它符合儿童的生命轨迹,切合儿童的内在需求,能真正点燃学生表达的火花。
  课堂内外的微活动 课堂内外的微活动,可以是利用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也可以结合其他课程的活动,更主要的是老师自己组织的活动。结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单元的主题,笔者积极组织学生们开展了“包饺子”的微活动,既是对中华传统美食的传承,也是通过微活动进行作文教学。
  陈炯烨《饺子盛宴》片段
  下午第一节下课,俞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和一大堆的锅碗瓢盆来到临时的饺子馆教室。全班同学共分成六组,每组都聘请一位家长当师傅。我们组请来的是陈泊阳的妈妈——杨老师。开始包饺子了。杨老师先给大家作了示范,她拿起一块饺子皮放在手上,再把馅儿放在皮上,然后对折,最后在皮的边缘沾上水,左右一按,很快,一只饺子就包好了。它挺着大大的将军肚,样子好神气。原来这么简单啊!我也跟着做起来,可是我的手总是不听使唤,这边刚包上那边就散了,费了很大的劲终于包好了一只,但总觉得样子怪怪的,好难看!再看看同学们包的,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有的像元宝,有的像月亮,有的像小船,还有的干脆就包成了馒头和菜饼。
  蒸餃子喽!杨老师把一大盆饺子放过锅里,把火开得旺旺的,大伙儿就眼巴巴地围着铁锅等……终于熟了,杨老师揭开锅盖,一股香味顿时扑鼻而来,馋得我们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只放进嘴里,哇!好烫啊。可我管不了那么多,饺子实在太美味了,肉嫩嫩的,鲜鲜的,有一股浓浓的韭菜香,比饺子馆里的好吃千百倍呢!我一连吃了十多只,肚子都吃撑了。同学们也都狼吞虎咽地吃着、抢着,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学生家庭的微活动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港湾,有很多可供孩子写作的素材。感恩节的时候,笔者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们回家后大声对妈妈说出“妈妈,我爱你”,并抱一抱妈妈,同时细心观察妈妈的反应,把过程写下来。
  陈俞翰《大声说出“我爱你”》片段
  感恩节那天,老师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大声说出对亲人的爱。当大家听到这个作业时,许多人的嘴都成了一只“复读机”,不停地说着:“这好难啊!这好难啊!”这个作业还真是看着简单做着难哪!
  走在去妈妈办公室的路上,我的心乱跳一通,似乎有一只鹿藏在胸口。我是个不善于表达爱的孩子,现在却突然要对妈妈说“我爱你”,真是有些困难。心想:这该怎么对妈妈说呢?我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好办法。是写一封信,还是大声说呢?更多的想法在脑海中浮现,顿时各种点子像雨点般砸向我的脑瓜子,让我异常烦躁。
  我轻轻地走进妈妈的办公室,只见妈妈全神贯注地工作着,似乎没有看见我,其他的老师也在认真地工作着。我不好意思打扰她们,便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过了一会儿,王老师有事出去了,办公室里只剩下三个人了,我抓住时机,大喊一声“妈妈——”,突然,我的嘴巴似打了结,站在那儿哑口无言,大家都一齐把目光投向了站在那的我。突然,我急中生智,轻轻说出了三个几乎听不见的字——“我饿了”。妈妈立刻拿起了面包递给了我,然后又埋头工作起来。这时我的心底好像有个声音在暗暗地骂我:“俞翰啊,俞翰!你妈妈把你养这么大,你连说声‘我爱你’都不敢,你还有没有良心啊?”听到这句话,我心底似乎充满勇气,顿时大喊了一声:“妈妈我爱你!”妈妈还没有反应过来,我就跑过去抱住了妈妈,妈妈也紧紧地抱住了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也爱你,儿子。”顿时,我心里暖暖的。
  微观察:立足学生注意力
  有些家长时常疑惑,孩子书也看了不少,平时活动也很丰富,为什么还是写不好作文呢?问题可能就出在孩子不会观察。观察不是简单的“看”,而是需要调动部分或全部的感官来参与的一种比较系统的、主动的、有意识的思维活动。没有观察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也就无从产生作文的动机和愿望。要学生学会写作,首先从引导他们学会微观察开始,在观察中产生表达的愿望,使作文教学由被动走向主动。
  缩小范围,从观察部分开始 比如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去大自然观察春天的景物,面对纷繁复杂的景物,不知道看什么好,索性就走马观花,什么都看了,又什么都没看仔细。最后写作时凭着印象中春天里该有的几样景物,如“小花”“小早”“柳树”等泛泛而写,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毫无独特之处。如果缩小观察范围,让孩子集中观察一样景物,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会集中,观察随之就有了重点,也就更细致深入了。
  袁敏悦《美丽的樱花》片段
  进入同山,就像走进了樱花的世界。只见马路两旁到处都是樱花树,远远望去,就像有成千上万只白蝴蝶停在树枝上,又像片片白雪飞舞在林间,美丽极了!一下车,我和丁当便迫不及待地钻进樱花林中。哇!樱花开得好茂盛啊!大部分已经欣然怒放,它们仰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欢迎我们的到来。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它们含苞欲放,一个个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花丛中不敢露脸儿。凑近鼻子静静地闻一闻,一丝淡淡的清香就会沁入心脾,令人心旷神怡。我从心底里喜欢它。虽然樱花不像牡丹花那么华丽,也不像玖瑰花那么妖艳,但它有一种自己独特的美丽:淡雅、自然、朴素。   着眼细节,深入细致地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从培养学生“发现细节”的能力开始。教师应当本着由扶到放的原则,先引导学生如何发现细节,教给他们各种观察方法和技巧,然后逐步放手让他们独立观察。以观察“蚕宝宝”为例,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从外形、颜色、动作等方面去发现细节,其中对动作的观察,要把“大”动作细化成若干“小”动作。学生在细致的观察中往往都能有所发现,并产生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会反作用于观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陈泊仰《蚕宝宝观察记》片段
  我养的蚕宝宝出生约两个星期了。它从原来黑黑的,小小的变成了白白的、软软的,十分可爱。如果你仔细看,就可以看见它的眼睛呢!当你盯着它看,它有时也会放下手中的“活”——桑叶,也盯着你看,仿佛在和你交流眼神。看它的呆样,我每一次都能被它逗得哈哈大笑!
  对蚕而言,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吃了!呵呵,这有点像我,我也是一个贪吃鬼!让我带你们去看看蚕吃桑叶的样子吧!蚕小的时候,我把大桑叶撕成一小块一小块地放在盒子里。那只最大的蚕每次都是最先向桑叶进军。同时它好像在喊:“伙计们!新鲜食物来啦!大家快去吃吧!”于是,这些蚕宝宝一拥而上,好像在比谁吃得最快!现在我的蚕宝宝长大了不少,我就直接把桑叶盖在它们头上。我从侧面观察,有的蚕宝宝居然立了起来!它的尾巴立在吃剩的茎上,头向上一伸,就碰到了桑叶,它们立马变成“大胃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桑叶上就出现了一个个小洞,露出了它们小小的脑袋。有的蚕宝宝三下五除二就爬到了桑叶的上面,选择一个最有利的位置,开始工作……
  微写作:提高學生写作能力
  “微写作”,顾名思义,应将重心放在“微”字上,突出写作的灵动性,注重进行时间短,篇幅小,针对性强的习作训练。它结合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及时内化课文的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文本的情感升华。
  细节描写微写作 学生的习作常常写不长,写不生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习作缺少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事物的细枝末节进行细致而生动的描绘。纵观古今中外的著名小说,无一不重视细节描写。为了让学生们学会细节描写,笔者把他们吃饭时的视频拍下来,让他们仔细观察每个同学吃饭的样子。
  大家通过细致地观察才发现,原先平常只用“吃饭”两个字就能表达出来的事情,其实里面包括了很多个细节,从拿勺子到舀饭到吃进嘴巴里再咬碎咽下去——把这个吃饭的过程写下来,就是细节描写;并且每个同学吃饭的样子还很不一样,真是十分有趣!
  应跃如《午餐众生相》片段
  蒋画小心翼翼地拿起勺子,挑起一根菜叶,慢慢地送到嘴里,闭上嘴巴,细嚼慢咽;曹旌科挥动右手,一勺接一勺地把饭往嘴里送,腮帮子鼓鼓的,真是狼吞虎咽,一会儿功夫,饭盘就空空如也;赵锦鋆一手抓着鸡腿骨,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然后慢慢张开大嘴,用门牙一咬,把鸡腿上的肉撕下来,然后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那神情,真是在品尝人间美味啊!
  精彩句段微仿写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时常会有表达的意愿,但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此时用精彩句段引路进行微仿写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五课《翠鸟》一课,作者在描写翠鸟外形时,准确地运用了色彩的词语和拟人、比喻的手法,突出了翠鸟之“翠”美;在描写翠鸟活动时,抓住“疾飞”“叼鱼”的动作,精确地选用恰当的动词,生动描绘了翠鸟动作机灵的特点。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作者的方法,写一种小动物。
  张裕申《我家的小仓鼠》片段
  小仓鼠身穿一件橘色的衣裳,肚子是白色的皮毛,摸上去感觉暖乎乎的。它的牙齿尖尖的,跟兔子的牙齿差不多,它的脚和身体都是小小的,脚爪比芝麻还要小。我给它取名为“橘子”。
  橘子住在一个双层的“豪宅”里。白天像个懒虫在窝里睡觉,一到了晚上,就变成了活神仙。每天晚上,它都会从自己的窝里跑到楼下,去滚轮子或磨牙。它一会钻到这里,一会钻到那里,可快活了。橘子进食的时候,就会跑到楼下,等我把食物放到小盘子里的时候,先用手捧住食物,再用尖利的牙齿一点一点地啃。等吃完东西以后,它就用小手沾一下水,再两手相握,在脸上擦上擦下,它这是在洗脸呢!
  结束语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微活动、微观察、微写作”降低了写作的门槛,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从“微”开始,将教学成效落到实处,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行知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4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