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尊重个性 因材施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并没有充分考虑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优等生更优秀,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更困难的现状。小学数学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通过分层教学和梯度训练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立足于小学生个体差异性和数学学习需求,采用分层教学和梯度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139-01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小学数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会受益匪浅[1]。每个学生都是极具个性的独立个体,智力、思维方式、数学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并不相同,也正因如此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差异。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差异化教学密不可分,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个性特点来有选择性的进行分层差异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力求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进而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根据学生不同需求来进行分层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因材施教应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为前提,突出学生个性特征为导向,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来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2]。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讲究统一性,忽视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教学要求,因材施教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更为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给予每个学生发挥空间,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能力范围内获得数学成就感。在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高了新知识讲授的效果,优等生和学困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并不相同,教师应合理的利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来进行分层教学,引导优等生采用自主合作学习探究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学困生则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学习新知识,这种分层教学的方法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在保证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例如在“圆的面积”一课学习中,教师共设置了三个教学目标,第一,理解圆面积概念,掌握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第二,使用圆面积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三,熟练掌握圆面积推导过程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前两个教学目标是各层次学生均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而第三个教学目标则是专门为优等生设置的,这就保证了优等生有“拔高”的机会,学困生和中等生有巩固基础知识的机会。
  二、充分考虑学生差异性来应用梯度训练
  传统教学中教师留给学生的课后作业是统一的,课后作业难度大导致中等生和学困生难以消化,课后作业难度低则优等生难以发挥其优势。数学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应用梯度训练的方法来布置课后作业,梯度训练能满足不同层级的学生需求,中等生和学困生应以基础性题目为主,优等生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拓展类题目,实现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首先在布置课后作业不因数量过多、质量欠缺影响数学知识的巩固练习,通过高质量、低数量的课后作业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强化数学技能;其次教师在课后训练中要注意知识难度的层层递进,允许学生由简至难的进行知识积累,运用梯度训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层层递进的掌握数学知识。给予每个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其能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圆的面积”一课训练中,教师可将练习题分为三个梯度,第一,圆形半径为4厘米,求圆形面积;第二,圆形直径为8厘米,求圆形面积;第三,圆形周长为20厘米,求圆形半径;前两道题的均是在巩固圆形面积公式,通过反复的基础训练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这部分题目更适合学困生和中等生。第三题则是将原有的圆形周长计算公式与圆形面积公式统一起来,通过圆形周长来求出圆形的半径或直径,最后利用圆形面积公式来求出圆的面积,这部分题型更适合优等生。梯度训练的方式能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通过层层递进的数学训练方式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拓展能力也逐步增强。
  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应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个性追求,在教学实践中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落脚点,利用分层教学和梯度训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达成教學目标的同时,实现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暹苏.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109-110.
  [2]齐红艳.如何把因材施教运用到小学数学当中[J].学周刊,2013(29):170.
  作者简介:
  杨芬(1965-)女,汉族,太湖县晋熙镇人,大专学历,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新仓镇烟店小学数学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8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