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开展计提折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背景下,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尤为重要。然而,固定资产管理时暴露出许多问题,特别是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难以实现科学化管理。基于此,以新制度作为根本依据,分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然后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一、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与管理面临的问题
   1.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方法尚不明确
  新制度下,虽然对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折旧予以明确,可是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方法并没有进行详细规定,仅仅规定了三种计提折旧方法,即直线法、年数总和法与加速折旧法,而针对不同性质、行业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则需要选择相应的资产折旧处理方法。市场经济体系下,事业单位正朝市场主体方向发展,进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处理之时,若是一味的使用直线方法,是无法客观反映事业单位经济情况,从而增加固定资产管理难度。
   2.无法呈现固定资产公允价值
  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可以客观的呈现固定资产真实价值水平,但是无法呈现固定资产的具体价值变化情况。比如,加速应用固定资产,或者是固定资产过时,那么固定资产的现实价值与账面价值就会出现巨大偏差。根据事业单位的会计基本准则,通常采用年终检查方法实现减值准备计提,但是新制度却未详细规定。所以,仅仅依靠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无法客观呈现固定资产真实价值水平的,还应借助减值准备方法,才能客观呈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情况。关于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方法的应用,事业单位应该选择现值低于账值的方法进行计提资产减值,还能以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之后的金额高于资产账值作为原由不计提减值,但是无需估计现值,从而就能客观呈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真实价值。可是实践时,必须综合分析事业单位的具体规模、资产繁琐性,根据会计重要性基本原则,科学、合理使用计提折旧方法,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同时深化会计工作成果。
   3.固定资产会计机制的残缺
  新制度的推广与落实,要依托于内部控制机制。如果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那么固定资产的管理就会引发混乱,从而造成折旧年限制定与现实应用情况出现严重不符问题。此外,会计内部机制的缺失,也会致使固定资产发生不必要流失。由于固定资产使用时缺乏有效的管理,忽略其重要性,比如肆意挥霍,资产借用缺少相关手续等,常常会发生资产流失问题,由此不仅会加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压力,而且还会侵占事业经费。
  二、加强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与管理的新策略
   1.深入学习、理解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从事业单位角度分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出台与实施,对增强固定资产的核算能力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市场经济体系背景下,关于重要表外信息、非经济信息等的披露要求加大,新问题相继爆发,对此优化会计准则、健全配套规定尤为关键。第一,优化、改进事业单位关于会计基本准则的有关规定,不断完善新固定资产规定,同时对现有会计基本准则进行合理修订。关于与经济发展严重不符的会计基本准则内容则需要进行修订,以免发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处理无据可依问题。第二,消除新制度模糊性规定,所有的会计基本准则内容都要采用肯定句,尽可能不用模糊语句。尤其是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必须要予以详细规定。既不可过于严苛致使会计准则呆板,保证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以客观呈现事业单位存量固定资产具体情况,又不可过于宽松为盈余管理创造可乘之机,以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发生失真问题,从而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出现严重不实。
   2.规范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处理,需要增强房屋、建筑物之外的所有固定资产应用率,以免发生停用、或者是不需应用的固定资产。关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具体应用,必须尽可能追求一致性,如果事业单位必须改变折旧方法,那么就需要把折旧差额建立专门的折旧基金进行核算。此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净残值,因为会计基本准则未对比例进行详细规定,净残值计提过程中基本以人为的方式进行估算。对此,为能提高核算的准确性,固定资产净残值估算过程中必须综合分析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若是没有明确资料表明税法对固定资产净残值的规定不准确的,事业单位应当参照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净残值的估计。
   3.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基于事业单位视角下,内部管理的粗放化,固定资产估算方法并不科學,加之人力资源的短缺,事业单位中的会计职员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不高。基于此,必须要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财务管理基本行为,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制定基于会计信息之上的短期激励、基于市场价值之下的长期激励相融合的报酬机制,以免事业单位借助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实施业绩操作。
   4.加大固定资产处理可回收金额核算管理力度
  以事业单位基本经营情况为依据,结合当下经济条件、环境建立具有实践操作性的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标准,从而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供科学指导。若是事业单位属于经济性质,那么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制度,看事业单位是否具备采用在用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来确立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基于内部信息来源角度分析,若是事业单位可以表明固定资产过时,或是固定资产贬值,那么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预期价值严重不符。对此,就需要将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进行有机融合,表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减值才可以完成减值准备计提。与此同时,还应该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加强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以免出现主观随意行为。
  5.优化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为能提高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核算行为的标准性、规范性,就需要以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突破点。第一,拓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具体会计信息披露范围,尤其是非财务方面信息披露,比如资产市场价值、资产过时、减损等等。借助非财务方面信息的有效披露,实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可回收金额的有效估算。第二,以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作为基础,构建详细的实施原则,为了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应注重在采购成本、折旧、固定资产损失等方面制定完善的披露规则。
  总结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出台与实施,为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管理引入新规定、新内容,而且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与管理带来了积极性作用。基于此,为能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效率,增强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就需要深入学习、理解新制度,规范会计核算,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优化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等,从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高俊卿,赵立兵,于津,耿建华.新制度下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16(12):106-107.
   [2]任敏.浅谈现阶段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弊端[J].当代会计,2015(09):37-38.
   [3]王秀华.从会计核算角度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J].财会学习,2017(20):98+100.
   [4]潘爱丽.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难点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6):2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9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