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双妙手抚平文物“创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温暖”了很多观众,文物修复,這个从来冷门的行业,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央视的一部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再次掀起人们对文物保护的兴趣。
  在潍坊,也有这样的文物修复师,他们是技法高超的匠人,用手艺缝补历史的缝隙,留存往昔岁月的印记。他们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师,沉睡干百年的文物在他们手中渐次苏醒,重获“新生”。
  在潍坊市博物馆500余平方米的场地里,十几名山东省文物修复师,文物修复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材料等完美配齐,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开展青铜器、书画、陶瓷器等多种文物修复资质也已具备。潍坊市博物馆文保科科长张晖认为,文物修复中心的成立正逢其时、恰逢其地。
  连续多日,笔者走近这群带着点神秘气息和文艺情怀的工作者,探访这群与文物为伴的工匠。
  潍坊市首个“文物修复医院”建成
  “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千百年前进行对话的特殊职业和生命体验”——《我在故宫修文物》在记录片的最开始,是这样介绍他们的:“他们视自己为普通的故宫工作人员,但其实,他们是最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是给这个国家最顶级的文物治病的医生。他们的着装言谈与我们无异,同是生活在机器工业时代,但他们的手艺,却有几千年的生命了。”
  在潍坊博物馆展厅二楼东区的文物修复中心,青铜器、陶瓷、书画、木器、漆器等多种文物的损伤均可在此修复,每天潍坊市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们对这些文物“病患者”进行精心“治疗”,让古老文物重现夺目光彩。在文物修复中心内,几位文物修复人员埋首伏案,目光随着指尖的“手术刀”轻移,如同在进行一台精密的外科手术。屏息静气中,眼前的文物在方寸间一点点显露真容,这只是他们的日常。
  文物是过去式,但修复文物是正在进行时。2018年11月19日,山东省文保修复鲁中区域中心在潍坊市博物馆正式挂牌,建成了潍坊市首个“文物修复医院”。
  接着,潍坊市博物馆十几位山东省文物修复师入驻“文物修复医院”,这里面有文物修复领域的老手艺人,青州石佛造像大师、潍坊锔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洛阳碑拓学会会长更是举家搬到潍坊,也有文物博物馆重点培养的新人。
  事实上,潍坊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作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展,文物修复师也早已有之,在大多数人的想象中,这一行业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近年来,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一系列有关文物类节目的热播,让文物修复师这个群体进入大众视野。
  突然而来的关注,在这些文物修复师看来并不重要,习惯了与文物朝夕相伴,他们只专注于手中的活计,无暇他顾。
  修复文物并非简单的贴补缝合
  潍坊是中国传统仿古铜器技术四大流派之一“潍县造”的所在地,潍坊市博物馆将这个传统技艺和现代的修复理念、技术相结合,探索出一套青铜器修复的技艺,更好地展现历史与传承。以青铜器为主的金属类文物修复是文物修复工作的重点之一,今年46岁的李瑜就是主要负责青铜器修复的文物修复师。
  李瑜来自潍坊一个文博世家,他的父亲就在潍坊市博物馆陈列部工作,书画功底深厚,所以李瑜从小就学素描、色彩、水墨,一直到后来学雕塑,这些都为他今后的文物修复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上世纪90年代初,潍坊市筹建“万印楼”即陈介祺故居陈列馆,李瑜参加了陈介祺故居陈列馆展陈的工作,也正是那一次,他真正感受到了青铜器的魅力。
  李瑜向笔者介绍,文物修复并非简单的贴补缝合。首先要确保文物安全,恢复文物原貌,延长文物的寿命,修复的工作要扩大文物的社会效益。如同寻医问诊,正式修复前,修复人员要对文物拍照、测量、采样检测等,摸清“脉象”,并制定出完整严密的保护修复方案,待获批复后,方能着手进行修复。
  以李瑜工作台上的一枚汉代铜镜为例,这枚汉代铜镜送到李瑜面前时,铜镜已有轻微变形,残破成五块,还有两处缺失。修复前,李瑜搜集资料,根据年代文物特征,制定最科学的修复方案。“不同时代的青铜器,所含铜的比例,以及埋藏环境等不同,采用的修复方案也不同。”李瑜表示,文物修复就是要最大程度还原文物本身,“修旧如旧”再现原貌,即便是缺陷也要保留。
  “以最基础的除锈为例,不同的器物因年代不同、存放环境相异,形成的锈蚀也不一样。除锈要逐层进行,必须掌握好深度和力度,同时还要对锈蚀的性质进行判断,有害锈会导致文物腐蚀程度加快,需要及时清除;无害锈也需根据情况适当清理。有时反复刮了一天,也只清理了不到3平方厘米大小的地方。”李瑜说,单一的除锈过程甚至会长达数月,极考验修复人员的耐心。
  李瑜在全面掌握制作青铜器塑形、翻制、铸造、打磨、锈色处理等各道工序的基础上,将制作潍县仿古铜器传统技艺的一些技法与现代新的修复理念和新的应用修复材料、技术相结合。这在李瑜看来,大概正是传承的意义吧。
  复仿制毛公鼎不可臆造不能主观
  对于李瑜的修复工作而言,他除了文物补配,还有一项工作就是复仿制。
  李瑜介绍,如果一件文物不适合陈列,或者是已经流失或收藏于其他博物馆,而这件文物在潍坊历史中又是必不可缺的见证,就需要复仿制。如曾被潍坊大收藏家陈介棋收藏的“楚公钟”现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曾伯筐”经过辗转如今藏于国家博物馆。目前,陈列在潍坊博物馆的这两件器物都是李瑜复仿制的。
  李瑜在老师铜印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昌年的指导下,熟练掌握了传统锡焊法、錾刻法等青铜器文物的传统修复技艺,并用传统技法复制近300件文物,在潍坊博物馆陈列复仿制青铜器中,有29件是李瑜复制的。
  李瑜是工艺美术出身,但是与工艺美术品追求的完美无瑕相比,复仿制文物要符合时代特点,对于文物制作工艺留下的痕迹、历史痕迹以及生活使用留痕都要真实再现,完全还原。“比如这个鼎,底部由于加热使用熏黑,都要完全真实还原。”   李瑜说,他复仿制一件青铜器都要根据资料、图片甚至全面端详真品才能下手。
  “不可臆造,不能主觀,没把握就放下。”李瑜说,就比如流失到日本泉屋博物馆的楚公钟,当时他只有一个正面图和相关尺寸资料,看不到编钟的横断面,他前后用了8年继续寻找资料,最终找到了编钟拓片,才仿制出这件编钟。
  李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过于1:1复制著名的仿古铜“毛公鼎”。仿古铜毛公鼎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重34.7公斤。毛公鼎是据今2800多年前周宣王时期的“国之重器”,因铸鼎者为毛公而得名,于清道光末年在陕西岐山出土。后由清代著名金石家陈介祺以重金秘密购得运回潍县老家收藏,现在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李瑜介绍,鼎内有铭文近500字,记载了毛公向周宣王献策之事,是研究西周晚期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从2000年开始,李瑜就开始着手准备复制仿古铜“毛公鼎”,但资料只有一张正面图片,因此复制工作迟迟未能成功。后来,李瑜去台北故宫博物院看真品,搜集所有有关详细资料,每一个字、每一条范线、每一块纹饰都反复核实对照。铭文在模板上刻6遍,从平面到弧面,位置是会有变化的,他就一遍遍计算角度,一遍遍重新做。
  “复制青铜器的过程,就像是与古人进行对话,研究得越细致,越能体会当时匠人们的环境与心境。”李瑜说,他历时3年做了多遍,才有了今天的复仿制毛公鼎。
  “病情”不一样修旧如旧
  将残破的瓷器修复的技艺主要靠锔艺,在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里,就可以看到街边“锔瓷”的场景。“80后”文物修复师、潍坊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锔艺传承人祝小朋主要负责瓷器修复。
  在祝小朋的锔瓷工作室里,祝小朋正坐在一张大桌子前,认真锔补着一个破碎的斗笠茶碗。只见他将金刚钻钻头立在茶碗裂缝的一边,像拉二胡一样不停地拉动金刚钻的木制弓子,一来一往中,一个极小的孔就钻成了。
  祝小朋告诉笔者,因为瓷器胎薄而轻盈,所以钻孔特别考验锔瓷匠人的功底。“钻孔是个关键,浅了锔子把不住,深了又容易漏,最好的位置就是打到瓷器胎厚度的三分之二处,这样它才能抓得住,固得牢。”祝小朋说。
  “锔瓷过程中难免遇到瓷器碎片缺少的情况,这就需要采用花雕镶嵌的技法。”祝小朋说,就是根据缺失碎片的大小用铜片雕刻树叶、花朵等图案镶嵌在瓷器上。虽然有时一片树叶或一朵花就要耗费一个上午,但每当看到它们与器物融为一体的时候,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高兴。
  文物修复一般遵循“最大限度保留价值与最小干预”的原则,祝小朋多次表示,博物馆文物修复与一般商修有很大不同,“文物已经从实用器物变成了负载文化价值的文化遗物,对文物的修复则要尽可能达到延续文物生命、保留文物价值和传承文化的修复目的。”
  文物的“病情”不一样,相应的处理方式也不一样,需要修复师因地制宜地去对待。不同文物的修复难度存在着天壤之别,有的文物修复一天可能就能完成,有的则需要好几年。
  “目前,博物馆文物主要是陈列修复,依照‘修旧如旧’的规则,在结构、形制、色彩及设计上恢复其历史原状。远距离辨认不出修复痕迹,近观则可看出细微差别。”祝小朋向笔者展示一只来自大明正德年间景德镇的瓷碗,当初送到祝小朋面前时,已经四分五裂残破不堪。“整个修复过程没有采用一钉一铆。如果锔钉,那就是破坏了文物,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祝小朋说。
  坚守的同时与时俱进
  对于文物修复师这个行业而言,坚守的同时,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只有善于利用工具,顺应潮流而行,才能创新技艺,让行业进步。
  祝小朋表示,以前陶瓷色彩的釉水是用刷子一层一层地刷上去的。
  “薄薄的一层一层地刷几百遍,即使如此,用60倍的放大镜依然能看出不同。”祝小朋说,如今,做釉水有了直径0.2毫米的喷笔,雾化程度很高,颜色过渡很自然,最大程度还原文物。
  技艺在不断改进,文物修复师对文物的热爱和敬畏心依然不变。繁复细致的修复工序,在旁人眼里枯燥且单调,文物修复师们却能从中挖掘乐趣,怡然自得。
  祝小朋研究锔瓷12年,12年来,数不清有多少四分五裂的瓷器在他手中获得了新生,无论是充满温度的纪念物还是无法估价的古董瓷器。对他来说,每一次成功修复破碎的物件,就像是自我修行的一次圆满。
  始终对这门手艺和古物怀有一份敬畏之心。这也是每个修复师心里坚守的底线。
  文物承载着历史的印记隽永留存,古往今来那附着其上的匠心,也似雪泥鸿爪般,散落在每一道缝隙,每一笔刻痕,每一粒微尘间,延续着历史的血脉,进发出文明的光彩。
  传承弘扬技艺让文物活起来
  在潍坊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中,“80后”“90后”的年轻人也开始逐渐加入,并开始占半,博物馆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实现了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弘扬。
  在这些文物修复师中,最小的是出生于1995年的潍坊男孩张然,他从大学文物修复专业毕业后,在北京社科院考古所实习,2016年进入潍坊博物馆工作,主攻青铜器修复工作。从小对历史感兴趣的他将这项工作当成一场漫长的学习和修行。
  文物修复不单是一门技术,更涵盖历史学、考古学、化学、金属工艺、艺术鉴赏等诸多知识领域,是多种学科的综合运用。
  “文物修复是一项非常细致且耗时很长的工程,要做到慎之又慎,不能有一点马虎。”张然告诉笔者。2018年,他参与了一批青铜器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开始对文物修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前只着眼于修复技艺本身,现在更会关注到每一件文物的历史渊源,前世今生,感受文物的厚重感。”张然说。
  站在先人的肩膀上,潍坊市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作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文物修复师们用自己的一双妙手,为一件件文物抚平着千百年的“创伤”,让文物重现昔日光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5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