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2002年以来,国家大力推广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要求各高校严格落实此项工作。然而各个高校在具体组织落实过程依然出现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测试工作开始前、测试中、测试后三个方面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呼吁学校领导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体育教师和学生积极性、切实落实与评奖评优和毕业相关联等政策要求、优化完善评价反馈措施等优化测试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 体质健康测试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为了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自2002年开始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简称《标准》),在不断总结经验和结合新形势进行修改和完善后于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201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要求学院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学校教育工作及体育工作考核评估相结合。在这样一系列政策指导下,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在全国每年均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组织测试、上报数据、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分析结果反馈等等,一番热闹非凡的工作中其实存在着一系列这样那样的问题,现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汇总和探析,以期引起重视和纠正。
  1测试工作开始前存在的问题
  1.1学校领导层重视不够致使经费不足、协作不力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往往是高校主要领导在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会着重强调的,然而在具体落实中往往显得重视不足。这点在经费保障、各部门协调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杨伟伟(2018年)在对连云港市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情况调查中发现“有的学校在体质测试上可以支出的经费为1 万元”,“有老师反应,体质测试工作是义务的,没有收到过劳务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缺乏经费保障,测试仪器得不到及时更新,数据有效性就难于保证;测试工作人员如果没有任何劳务报酬,仅仅凭借一份热情、责任去实施,消极怠工肯定是必然结果。
  《标准》实施办法要求测试工作“在校长领导下,由学校体育教研部门、教务部门、校医院(医务室)、学工部门、辅导员(班主任)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测试工作往往是学校领导直接要求体育部门全权负责,体育部门再寻求其他部门的支持。比如:测试现场的医务人员支持,需要和后勤部沟通,由后勤部分再跟医务室协调医生值班;测试工作具体事宜的通知、测试现场学生的组织,需要各学生所在学院下达任务给辅导员进行协助;测试过程中的违纪处置、测试结束后评价奖励,需要学工部协同学生所在学院一同处理等等。这一系列的情况非常需要学校领导层给予重视,进行协调。
  总之,大部分高校主要领导对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态度还仅仅停留在面上“很重要”,实际操作中大大折扣。这也是引发其它问题的根本原因。
  1.2体育教师和参测学生积极性不足
  体育教师无疑是完成测试工作的主要依托,然而体育教师本身就承担着繁重的体育教学、训练任务和科研压力。面对这份感觉“额外”增加的工作,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即便某些高校有劳务费发放,在缺乏工作评价机制时往往出现“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情况,恶性循环下教师的积极性一样会下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直面学生,对《标准》相关情况的宣传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刚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然而,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不足致使宣传不深入,学生们对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视程度势必有所下降。李晨(2014)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认识程度调查中发现有高达63.7%的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的本质不太理解或不理解,49%的同学对体质健康测试持“与我无关”、“敷衍”的态度。测试过程中不少学生消极测试,在身体机能和素质项目上根本没有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2测试工作进行中存在的问题
  2.1测试的规范性要求不足
  浙江省每年都会由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对各个高校的《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抽查,然而抽查结果显示学生们的及格率、良好率和优秀率和各个高校上报教育部系统内的数据比较总是有不少高校会略低。这里面诚然有抽查数据误差的影响,然而抽查专家组测试的规范性要求比学校自己组织的时候更为严格也有很大关系。学校自身组织测试过程中对测试项目的规范要求有所降低一般有两种原因:(1)学校测试过程中有意为之,因为国家教育部发文强调“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这就使得部分高校在测试过程中刻意降低要求;(2)测试工作人员对项目测试方法的掌握不足或者责任心不够,这点尤其体现在引体向上、一分钟仰卧起坐等项目。因为这些项目要求测试工作人员对该项目的测试方法有更细致的理解,对被测试者有更加细致严格的要求。
  2.2测试作弊情况较为突出
  《标准》测试过程中的作弊行为和其它文化课考试作弊行为相比较为突出。除了学生们对体质健康测试意义认识不足、态度消极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缺乏有效的处罚措施和处罚依据。体育工作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被边缘化,这已经是很多体育工作者的共识。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仅仅是体育工作的一部分,其受重视程度定然更加不足。各个高校学工部在学生奖惩管理办法制定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学生在体质测试中的行为规范,教务部更难于把体质测试像文化课考试一样等同相待在制定考试管理办法时把体质测试作弊行为纳入其中,这就使得在测试过程中体育部门发现作弊行为时更多时候只是进行批评教育而已,对其他学生的警示作用不大。
  2.3免测办理过于简单化
  因病、残而丧失运动能力的学生,免于参加《标准》测试同时不限制评奖评优资格。办理过程需要提供医疗单位证明,再经过学校体育部门核准即可。由于政策文件缺乏“医疗单位”资质要求,有些学生甚至于拿着一份社区医院的证明材料进行办理,学校体育部门未避免承担意外风险,往往在审核时候直接通过。免测办理过于简单,使得办理免测的學生大部分仅仅是为了逃避测试而办理免测并不真的是身体原因丧失运动能力办理免测。除此之外,《标准》实施办法要求“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存入学生档案”,然而实际操作中也往往并未存入学生档案,一定程度上又助长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3测试工作结束后的存在的问题
  3.1学生评价工作未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实施
  《标准》实施办法要求“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奖学金评选”、“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然而在实际评价中,有些高校在评奖评优中并未参考学生《标准》成绩或者降低要求只要达到“及格”标准即可参加评选。至于成绩不足50分肄业处理更是鲜有高校严格落实,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标准》设定之初的“激励作用”设想,学生们积极准备、积极参与的思想难于有效调动起来。
  3.2测试成绩反馈不充分
  《标准》评价效能设计之初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反馈评价能够刺激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所以测试成绩的反馈能否引起学生对自我体质状况的关注并产生对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是国家大力推进此项工作的关键。目前,学生得到的反馈有时候仅仅是各项目成绩、等级,总成绩是否达标等等,很少可以得到个人数据的历年纵向对比,以及年级、性别的横向对比,更难于得到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建议。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面对较差的体质健康成绩也很难产生像患病一样的紧迫感,往往也就缺乏主动锻炼的动力。《标准》评价效能设计之初的目标也就很难实现。
  4优化高校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建议
  4.1体育部门要呼吁学校领导层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体育部门应该加强与学校主管领导的沟通,强化领导对体质测试工作重要程度认可的同时呼吁领导切实主动解决测试工作所面临的各类实际问题。设立专项经费确保测试设备、数据处理系统的及时更新,解決测试工作人员加班劳务报酬不足问题;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分担体质测试所涉及的宣传、组织、测试、后勤保障、数据处理、建档、违纪处理、反馈干预等工作,避免测试工作仅仅由体育部门基本完成测试收集上报就算结束。
  4.2强化宣传教育,提高体育教师和参测学生积极性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部门具体落实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重要依托,他们对测试工作的态度及落实情况极大的影响着学生们对测试的认真程度和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其改变对测试工作是“额外”增加的负担的认识,充分了解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着力落实此项的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体育教学和训练过程中逐步加大加深对学生们的宣传教育,介绍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评奖评优、毕业重要关系,不断唤醒其积极性,让其自主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4.3切实落实《标准》实施办法具体要求,激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标准》激励作用的重要手段就是将其与学生评奖评优、毕业等关系学生在校发展的关键事项相关联。然而在具体落实中,不少高校考虑到可能对学校的招生、就业产生不利影响,或者可能出现大范围不能毕业的群体事件没有参照政策要求实施或者将政策要求大折落实,使得《标准》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各个高校应该刨除这些想法,更多的《标准》实施的本质意义出发切实落实具体要求,激励学生运动参与体育锻炼。
  4.4探索体质测试工作学分制,减少测试违纪行为
  测试工作中作弊行为较为突出的问题一直存在,更重要的原因是处置缺乏依据或者处置措施难以达到警示作用。探索将《标准》测试学分制,一方面落实关于“《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的政策要求,另一方面将《标准》测试课程化,对于测试过程中的各种违纪行为就可以参照课程考试考核违纪管理办法进行处理,警示作用就更加突出。
  4.5完善测试成绩评价反馈措施
  测试结果评价反馈工作是整个测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是否有效落实是《标准》实施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目前的评价反馈工作所起到的激励作用还非常有限,学生对测试结果的好坏并没有非常关心,即便关心也并不清晰后续要采取什么样的有效锻炼措施。这就非常需要更加细致完善的反馈,比如让学生及学生家长清楚了解学生自身目前的身体状况、历年来体质变化情况、同学间体质对比情况,体质改善的方向是什么、可采取的锻炼方法和内容有哪些、锻炼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可以在哪个部门哪位老师寻求咨询等等,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励学生提高运动参与度,最终达到提升体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戴霞,朱琳,谢红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效能的反思与优化——大学生体质健康预警机制的构建[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03):75-82.
  [2] 李晨.高校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09):43-44.
  [3] 林振华,林宇,万文博.大学生体质健康预警机制构建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8,40(06):79-85.
  [4] 彭三鹰.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4(35):175-176.
  [5] 武东海,明应安,赵云雷,孙国栋.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问题反思与策略优化[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02):52-54.
  [6] 杨伟伟.连云港市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02):37-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71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