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信息化环境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调整,学校应使学生掌握专业性的知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因此,对复合型人才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并剖析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如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顺应科学管理和知识经济的趋势及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提出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如运用通知教育、教育信息化、完善质量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希望能为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些借鉴性建议,使学校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关 键 词] 高职学院;信息化环境;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150-02
复合型人才需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学校应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现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提升,高职学院应顺应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向社会输送一批批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一、复合型人才的基本内涵
人才应知识面广,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同时,复合型人才需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不是多种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有机结合,相互交叉、融合、渗透,文理综合、理工综合,形成良好的知识、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1]。此种知识结构不是松散的拼盘式的,而是“八宝粥”式的结构。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此外,复合型人才的思维辐射宽,需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且能相互交融,知识迁移性强,能够触类旁通,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考虑问题,迅速认识和把握某一事物与他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并且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要强,需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游刃有余。
二、高职学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
(一)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模式也发生变化,其需要全能型的人才,同时,在城镇化建设速度逐步加快的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也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因此,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便逐渐加大[2]。社会对具备一项专业能力人才的需求量便逐渐减少,社会中需要较多的复合型人才,从而高职院校应注意到复合型人才模式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社会中能独当一面,成为社会中的优秀人才。
(二)顺应科学管理和知识经济的趋势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复合型人才便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社会发展中的各环节是紧密联系的,企业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员工需具有提出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规律,顺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此外,现今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也发生变化,企业不需要单一型的人才,并且在新兴社会不断崛起的基础上,管理人员便会提出更高的就业要求,员工应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促进企业的积极发展,使其走向成功,使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景象。从而可知,复合型人才在企业发展中便会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三)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的需要
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较高的指向作用,学校中的学生将会直接服务于中小企业,并且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较小,人员数量较少,组织管理结构将会呈现扁平化的发展模式,企业的管理方法也较为简单。因此,企业中的人员应掌握较多的专业技能,具有创新性的意识,满足企业人才发展需求,从而在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将能使学校具有较多的人才。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一)运用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同时,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高职学院应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培养出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即學校关注人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
此外,学校应带给学生一种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使学生熟悉生活中主要领域内事实的思想的知识,包括关于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知识[3]。其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
(二)教育信息化
高职学院应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实现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教育环境、教学评估、教育管理、教师素质的“信息化”。如此,也有助于高职学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建立一支复合式人才培养的师资团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尤为巨大,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高职学院要想培养出复合型人才队伍,就需要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要实现这一点,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教师知识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文化专业素质的高低,人格气质的高低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教师需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接受终生教育,如此方能够满足新时期對高职教育的要求。因此,高职学院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实现多种技能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等成为教师素质提高的学习方向。与此同时,鼓励教师自修,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此外,学校还需要重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查,在学校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这样才能够让教师产生危机感,激励着他们不断学习、进取,以便他们能够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社会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2.引进外聘兼职教师前来教学
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讲授,还需要对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应对企业工作的各项要求。因此,高职学院需要聘请企业工作人员,或者聘请一些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管理人员等前来学校任教,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另外,这种做法也可以加强学校教师与外聘兼职教师的联系,使学校教师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并且,学校要尽可能为教师创造挂职锻炼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学校教师的教学更具广度、更具深度,也更具实用性。那么在这种教师团队的影响下,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能力都会得到提升,使他们能够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完善质量评估体系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核,如果学生仅具备良好的专业课成绩,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教师不应给其较高的成绩。同时,学生的质量评估体系应由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将多方的总分进行合计,最终,在多方合力的基础上,促进质量评估体系的完善发展。
总而言之,学校应使学生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跨学科意识、创新精神、职业迁移的能力,同时,学校在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一种适用于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闵玉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5,12(11):50-53.
[2]龙昱.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12(43):44-45.
[3]徐雅娜.TAFE模式下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与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4,16(3):31-33.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2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