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新时代数学教学情感教育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时代数学教学情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越来越多的能力型人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应当承担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任务,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情感是一个人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新时代;教学情感;策略
  新时代数学教学情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越来越多的能力型人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应当承担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任务,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
  一、寓教于乐的策略
  教师在教学中应操作各种教学变量,使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他们的接受性程度,调整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求知需求尽可能的匹配。如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例如,在几何“引言”教学中,按课本内容讲,直接指出“几何学使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间相互位置关系的一门学科”,这不会引起他们快乐的情绪,因为他们并没有研究物体形状、大小及相互位置关系的求知需要,他们甚至不理解为什么现在要学习几何?这是就有必要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合适的做法是:为什么篮球架要造成三角形的?为什么折叠门要造成四边形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些问题能引起协商了解几何现象的兴趣,激起他们探索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秘密的求知需要,并渴望教师告诉他们。这时,再引出关键“这些都是几何课上要解决的问题,今后,我们会逐步学习到的”。并进一步指出,几何知识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在学生看来,几何课能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便怀着快乐的情绪听课,从而调动起了学生学习几何的积极情感。
  二、以情施教的策略
  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个性获得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数学教材进行情感处理,如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内容的情感无处不在。数学情感的产生来自于数学本身内在美的追求,数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既具有科学真理性,又具有美,数学的图形、结构、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美的因素。如果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是美的,而不是枯燥的运算,不是无休止的问题、问题、再问题,就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持久的、执着的追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展示符号的简洁美,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数学好玩”,这是在数学家大会上唱响的至理明言。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学生在不断的获得发现的快樂之后产生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反之则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教师要创设情景,使学生发现数学的趣味美,不断积累情感体验。教材之后所选取的素材既有现实生活中学生兴趣的问题、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有时代气息的问题,也有思考空间的预留等等。这种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产生乐学、好学的内在动力。
  三、师生情感交融的策略
  (1)满足学生的依恋需要。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不仅希望教师给他们知识、技能,而且也期望教师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这种需要在学困生身上表现的较强烈,甚至成为他们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源泉——努力学习是为了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认可和赞许。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师生间的人际交往,尽量满足他们的依恋需要。
  (2)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中学生的自尊感强烈,为了维护自尊,可以不顾一切,在自尊感的驱使下,同一学生的行为前后会判若两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注意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平等施教,贯彻“教学相长”的原则,努力倡导师生共同探讨、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教学气氛。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随时随地举手指出我的教学错误,注意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说话,在可能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避免正面对峙,及时进行冷静的疏导。
  (3)满足学生的理解需要。理解需要也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基本的社会性需要。中学生有日益强烈的独立意识,但由于各方面不成熟,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往往有一种不确定感,特别需要从成人那里获得对自己的认可、同情、支持、赞赏,从中增强对自己行为的确信感。因此,教师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直接观察,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随时随地找他们谈话,询问他们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与他们共同分析讨论。
  (4)注重情感交流的艺术。日常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交往更多地发生在极平凡、细琐的接触之中,上课时,教师尽量将目光放在学困生身上,让他们感觉到我对他们的关注;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分散时,用目光去暗示;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胆怯、畏惧,用目光去鼓励、支持。批评教育是常见的事。在批评时我尽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一片拳拳之心,真挚之情。批评学生时,根据各人的特点,把握时机,选择不同的形式,注意语气、语调,对自尊心强的学生,尽量不公开点名批评;对学困生,不讥讽打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口服心服。施爱于教学之余。
  四、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策略
  老师作为数学知识的传递者,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的个人形象会为课程增光或者减色,为此,数学老师务必在知识技能、个人外观形象以及内在涵养方面做好工作。数学老师在备课时,避免将知识以填鸭方式灌输给学生,应该结合学生特征来做出相应的联系和调整。而学生又可以分为个人和集体,对于个人而言,老师应该注意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认识到每位学生在数学知识上的大体储备以及对数学学习的态度。简单来说,要明晰学生的个人差异以做到“因材施教”。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这种“差异性对待”要继续进行,如每堂课表扬在既定基础上有所进步的同学,指出他进步之处,再为其制定下一个目标。
  五、结语
  通过师生情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人生情感的正确引导,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下,我深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责任重大而光荣。只有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团结同事,不折不扣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不忘初心,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新求,张卉。《探讨培养数学情感的心理学规律》
  [2] 浅议数学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J]. 盛宝良. 江苏教育 1996年06期
  [3] 谈谈新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情感教育”的学习与具体实施[J]. 刘楠楠,江宝龙,徐世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4(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8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