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设悬念 激兴趣 促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情感上融入文学形象和主题思想中,突然中止话题,代之而来的是令学生欲罢不能一团“迷雾”。这种“迷雾”萦绕在学生的头脑中,他们先是惊奇甚至震惊,随后便会在大脑皮质产生一个个“兴奋灶”,紧张、激动的心情油然而生。面对“悬念”这个挑战,学生就会产生高涨的情绪,并以极大的热情接受它,认识它,从而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关键词】悬念;兴趣;效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291-01
  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的心理因素做过生动的描述:“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情感上融入文学形象和主题思想中,突然中止了话题,代之而来的是令学生欲罢不能的一团“迷雾”。这种“迷雾”萦绕在学生的头脑中,他们先是惊奇甚至震惊,随后便会在大脑皮質产生一个个“兴奋灶”,紧张、激动的心情油然而生。面对“悬念”这个挑战,学生就会产生高涨的情绪,并以极大的热情接受它,认识它,从而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在语文教学中巧设“悬念”,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
  一、抛砖引玉法
  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亢奋状态。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40分钟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而且学生学习情绪是否高涨,也取决于能否能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例如:教学《看戏》之前,我这样讲道“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电视、电脑、手机陆续走进人们的生活,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特别是智能手机,集电影、电视、电脑于一身,近些年又成为了人们的新宠。那在这些高科技出现以前,人们业余生活是怎么过的呢?对,看戏。什么京戏、川戏、黄梅戏……唱戏的演员也深受人们的敬爱,人们就像你们追星一样的追捧着那些唱得好,表演得好的戏曲家。其中有一戏曲演员,人们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只有有他的表演,剧场就会爆满,人们不但听、看,还要上台和他一起演。你们想知道他是谁是吗?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他的舞台,和首都千万劳动人民一起去看他演的戏《穆桂英挂帅》。”这样巧设悬念扣人心弦,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并产生急切想知下文的愿望。
  二、故作悬念法
  1.扣题设悬。
  所谓扣题设悬,就是教师设置的悬念要巧妙引出教学的题目或题目相关的内容。设置引入课题的悬念,要能提携全篇,力求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管中窥豹,沿一点而知全貌;还要用生动的语言,巧妙的形式,尽快使学生染上兴趣,进入情境,启动思维。例如《把耳朵叫醒》一文,开课我就给了学生一个填空题“把 叫醒”,学生有填“把妈妈叫醒”的,有填“把小猫叫醒”的,有填“把禾苗叫醒”的……其中也有预习了课文填“把耳朵叫醒”的,我趁机设悬:“耳朵要睡觉?怎么把耳朵叫醒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又如《收藏阳光》一课,我首先以收藏的对象导入:“孩子们,生活中你们一定些珍贵的东西,并把它们收藏了起来,你收藏了什么呢?”吸引学生注意力,接着我又说:“有一只田鼠,它却将阳光收藏了起来,阳光如何收藏呢”,设置一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再引导他们去探究结果。这样学语文就像看悬疑剧一样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学生怎能不喜欢,课堂效率怎能不高呢?
  2.逆思设悬。
  在“逆向”思维下带学生品味课文,也会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如《迟到的奖赏》这篇课文,如果蒂姆当初将自己的万维网申请知识产权,或者根本不公开,世界网络又将如何发展呢?从而引发学生想象、思考、讨论,结合课文内容深刻感受蒂姆无私的精神,达到揭示中心,深化中心的目的。又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了解了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后,孩子们的同情心油然而生,我乘机设悬:“孩子们,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你的身边,你要为她做些什么呢?”孩子们思维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有的说要送衣服,有的说要给她面包,有的说要请她到家里住自己的房间,有的说要让她当妈妈的女儿……这样既训练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升华了中心,完成教学目标。
  3.险处设悬。
  试用于情节比较紧张复杂的课文,例如:《将相和》中完璧归赵的故事,抓住蔺相如与秦王一个个紧张的斗争设疑。“武官靠手,文官靠嘴,蔺相如是一文官,他是靠嘴完璧归赵的吗?他与秦王进行了几次斗争,分别是怎么取胜的?”在解疑的过程中让学生为蔺相如的危险处境提心吊胆,也为他的机智勇敢拍手叫绝。又如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敌人来了,眼看藏有情报的蜡烛越来越短,他们该怎么办呀?”当学生通过阅读解决了后,我又设悬:“母亲虽然机智,却没能骗过敌人,蜡烛更短了,怎么办?”当孩子们再次解答悬疑后,我紧接着说:“儿子的计谋依然失败了,眼看蜡烛就要熄灭,大家的心都揪紧了,孩子们,谁有办法帮帮他们?”这时孩子们被这紧张的气氛紧紧套牢,纷纷出谋划策,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余味无穷法
  从教学内涵来说,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终止和教学内容的终结。恰恰相反,它应是学习活动的延伸。如果说好的导入语有先声夺人功能的话,那么精妙的结束语就应有“余音绕梁”之功效,催人思索之作用。如教完《少年闰土》最后一节,我这样结课:“同学们,‘我’和闰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离别时难舍难分。三十年后,闰土一见‘我’就喊了声‘老爷’,这是怎么回事?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课后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从而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通过阅读寻找问题的答案。好的结课能给学生或震惊、或激奋、或沉思、或醒悟、或幻想,犹如曲终留下的袅袅余音。
  显而易见,老师若能巧设悬念,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语文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思想上形成“放之不忍,解之不能”的思维状态,发展思维能力,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1159.htm